什么是安塞腰鼓?

“腰鼓”是陕北,尤其是延安安塞县、榆林横山、米脂、榆林等地流行的民间鼓励形式,是陕西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舞蹈之一。安塞腰鼓历史悠久,诞生于西北高原。在古代,它既是激励边防官兵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士兵凯旋的迎宾曲。现在是陕北人精神面貌的象征。用鼓报警,用鼓欢呼,用鼓救急,用鼓欣赏,都是安塞腰鼓的功能。

安塞腰鼓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密不可分。安塞位于陕西省延安地区北部,地域辽阔,沟壑纵横。延河蜿蜒流经境内,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历史上是军事重镇,素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是抵御外敌入侵的边防要塞之一。据当地人传说,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守军士兵视为与剑、枪、弓箭一样不可或缺的装备。遇敌突袭,击鼓报警,发信息;两军交战,以鼓助威;战斗胜利后,士卒击鼓庆祝。随着时间的推移,腰鼓逐渐从军事用途发展成为当地人民祈求神灵、祝愿丰收和庆祝春节的民间舞蹈,从而使腰鼓更具群众性。但在鼓乐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了部分秦汉将士的英气。

1981年,人们在毗邻安塞县城的延安市梁村乡王庄村一处名为“墓崩”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了两件形制和人物造型相同的腰鼓画像砖,均为成型后烧制而成。经延安地区文物考古专家鉴定,为宋代创造。画像砖上塑造的鼓手,腰鼓细,侧身,头向左后方抬起,左脚着地,右腿踏出,双手高高低低,挥动木槌击鼓;左边一人是钹门环,双脚跳起,抬起左腿,看着左边,双手放在胸前做钹状。打鼓的人,赤膊上阵,穿着灯笼裤,腰间系着丝带,飘到前面和底部。特别是鼓手的动作和形象,与今天安塞腰鼓的“立脚踢”第四拍和“前进”第二拍颇为相似。腰鼓画像砖画面清晰,造型优美,生动地展示了宋代陕北腰鼓表演,为研究陕北腰鼓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而翔实的文物。

安塞腰鼓以其独特的风格、雄浑、豪放、雄伟而闻名于世。它将秧歌和武术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表现了黄土地人民淳朴、勇敢、开朗、乐观的性格。安塞腰鼓的表演不受场地和人数的限制。表演可以在马路上,广场上,舞台上进行。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玩,也可以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玩。歌者腾跃,旋跨,时而如蜻蜓,时而如春吞泥,时而如烈马奔腾,时而如猛虎显威;团战时能变幻出各种奇妙的图案,十分壮观。

安塞腰鼓分小钱鼓和军鼓两种,鼓以捻鼓为主,以重捻轻敲为主;武打鼓为主,重打轻扭。安塞腰鼓快放快收,变化迅速,自然大方,欢快流畅,刚柔并济,富有弹性。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它融合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打击乐、民歌,使自身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更具观赏性和娱乐性。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的形式,鼓手(称“打鼓”或“踢鼓”)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团队包括拉花女、伞头、野人女、野人男等角色,以及“跑驴”、“水船”等各种小程序,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民间舞蹈队伍。表演中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动作整齐划一,队形变化规范。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男性的阳刚之美主要通过鼓手大胆粗犷的舞蹈和强有力的击鼓技巧得到充分展示。

安塞腰鼓在安塞县相当流行,分布在谭家营、西河口、沿河湾、真武洞等乡镇,分南派和北派。1986年安塞腰鼓获首届中国民间舞大赛最高荣誉奖。近年来曾在11亚运会开幕式、庆祝香港回归等大型活动中演出,也曾赴日本演出。安塞腰鼓表演者由几个人或几千人一起表演。气势磅礴,表情细腻,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