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每年的税收是多少?
问题2:中国古代朝代每年的税收是多少?每个朝代的税收制度都不一样。
据说宋朝鼎盛时期一年税收1.6亿多元,白银却很少。
到了明清时期,海外白银大量流入,白银兑换量增加。
明朝一年的税收是400万两白银,清朝是5000万两到7000万两。
因为到了宋代,全部征收分配给地方政府,而到了明代,地方政府保留“需要”的部分,然后上缴国库。而且最后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征税800多万顷(1.2亿亩),征粮2950万石,目的是“永不创业”。
明朝的商税原来是30比1,3.3%。后来明成祖和内阁考虑减轻国家负担以减轻人民负担,万历时期降到1.5%。小生意,摊贩,年营业额40两白银,即营业额在26432元以下的,免税。
结果到了后期,一个耕地面积十几亿亩,人口接近两亿的国家,税收少得连二十万真正有战斗力的士兵都招不到。
明朝赋税太低,农业税低,商税更低。
明朝税收几乎250年没有增加(实际上是持续减少,农业税减少,商税减少更多)。
明朝后期,人们对任何加税都怨声载道,以至于* * *试图加税时,阻力很大。
姓
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颁布“使郡首部分自种田地”的法令,让所有有田的地主和农民申报所占土地的数量,规定每公顷(15亩)土地缴纳草料3石(约120斤,历代不同,差别不大),秸秆2石。
汉朝/汉族/汉语/人类
最初的赋税是从秦制度继承下来的。但鉴于秦朝灭亡的教训,土地税的税率有所降低,先规定为15税,后降为30税。这一时期的主要税种是土地税和人头税,还有各种工商和山木制品的杂税。但是总体税率还是比较低的,所以有文化的规律。
魏晋南北朝
曹魏正式颁布法令,实行计亩计户的税制。每亩玉米四升,每户两帛(一匹为十尺33.33米),棉花两公斤。
晋武帝规定丁男(16 ~ 60岁)交50亩地租,丁女交20亩地租,每亩8升。一年交三帛三斤;
北魏孝文帝九年(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15岁以上的男性,分田种粮40亩,女性20亩,种桑20亩。在产麻区,男子分得10亩大麻地,妇女分得5亩。次年,颁布了收租调租法令,规定夫妻双方各缴纳租金两石一丝,15以上未婚男女四人,从事农耕织布的奴婢八人,牛二十头,相当于夫妻双方的调租。
这一时期,盐和铁一般由国家垄断。酒一般都是要上税的,有的还有官方专卖。市税分为向商家征收的入市税和向坐商征收的店铺税。
对交易活动的征税有两种:对买卖奴婢、牛、马、农房的征税,数额较大且有据可查,对价值较小且无据可查的交易征税。
对财富50万元的富豪家庭和财富20万元的僧尼征税。另外还有钱和路费。
隋唐时期
隋朝和初唐都颁布了均田令和地租调整法。规定丁南(21岁)和18岁以上的中年男子各分得100亩土地,其中20亩为永业田(永不归还),80亩为库班登。同时颁布了《租佃调整法》,规定了田定南应缴纳的地租、赋税调整和徭役(见《租佃调整》)。
中唐安史之乱(755 ~ 763)后,由于户口流放、土地兼并和均田制的破坏,租佃调节制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于是改为两税,实行“户无主客,以见住为书”和“人无选择,以贫富为差”(见两税法)。
这是中国土地税制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将中国古代实行已久的人头税改为土地财产税。而且各种税都是夏秋季合并征收,简化了征收手续。
这一时期,盐、酒、茶有时征税,有时免税,有时垄断。唐朝后期,除了恢复征收矿税和关市税外,还征收了房屋税和交易收入及公私款项税。
宋元明清朝
宋代的土地制度分为私田与官田,仍沿用两税法。一般每年每亩交一斗(约10斤),江南等...> & gt
问题三:宋朝的税收是多少?1亿两白银。
问题4:国家每年的税收是多少?清代中期约有7000万至8000万两白银,清末约有1.2至1.4亿两白银。当时一两白银= 1.20元。北宋中期以后,年均财政收入6000万元,而上下南宋财政收入常年保持在1亿元以上。宋朝财政收入的最高数字是1.2亿元,这也是南宋一贯创造的= 1万元。宋朝一直相当于明朝600元的税收现在少了很多,大概200万两,当时一两等于240元。因为当时明朝的税收收不上来。
问题5:宋朝* * *年收入多少?宋朝最高收入为654.38+0.6亿两白银,按一两白银等于20斤熟牛肉计算,一斤熟牛肉等于20元人民币。
宋朝的财政收入达到640亿元,而当时的税率是商人3%,商人2%,农业税只占30%。
不知道按3%算,GDP已经达到640/3% = 21333亿人民币。
问题6:明朝每年的税收是多少?不同时期不同,一般维持在三四百万两白银。但是明朝的税率是历史上最低的,40税一,30税一,秦朝10税六八,其他朝代也很高。
问题7:宋代城市居民纳税多吗(1)是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和交换活动。比如我们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生活费用;家庭背景。比如经济富裕,经济吃紧。
经济,人有自己的消费需求,所以物质资源是可以被认识和定义的。同时,商品有自己的边界和范围,因为人的需要而发挥作用。这样一种基于人类需求的时间性目的,在人类思维的认知下,赋予其表面的客观价值,在一定的人类思维下被普遍接受,从而形成基本的思维常识。
这样就可以确定商品的规格,然后在人与人的相互认同下流通,人与人之间就会有交流和交易...同时,人们有自己的喜好和取舍,这也决定了每一个方面所需要的材料...也许,这样一种基于商品客观价值和人自身意愿的合理有序的人类活动,是为了经济。
在经济下,公平自由交易的原则产生于人的意志和商品价值的决定。同时,各种意识、行为、交易都是在人的认识下出现和发生的。也许,这样一种整体意识思维的承载就是场域,它随着人的意愿自由伸展。
问题8:宋朝有多富裕?在很多人眼里,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烂的朝代之一。“弱宋”二字,似乎是这个统治了大半个中国三百多年的王朝的最终定论。的确,按照中国传统对朝代的评价标准,宋朝确实是相当可耻的。首先,似乎宋朝凭借强大的中央集权还能过得去。其次,在西域“遍天下,岂是君之地”还不够?最好的是把莫斯科带到宋朝,不好。南宋一角就不用提了,比如“暖风使游人醉,杭州为汴州”。真正把东部边境瞬间推到长城的是北宋,更别说西北了;最后,要提升域外的国威。“犯下反汉之罪者,必将受到远远的惩罚!”最好一年封一次狼。天可汗是什么?如果你想让宇宙成为可汗,在宋朝就更糟糕了。更别提在漠北开车,走黄龙了。连自己都保不住。你每年都不停的送钱,叫叔叔伯伯的人总是被打。两个皇帝被俘,两次在大陆都待不下去了,出海了。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光辉事迹。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自己的视角,试着用另一种标准来看待历史,我们就不会只看王侯将相的政绩,而会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或许情况会很不一样。
有一个惊人的数字。宋代最高财政收入达1.6亿,北宋中后期平均每年达8000-9000万。即使是丢失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万。这是什么样的概念?我们来和其他数字对比一下。明朝隆庆五年(1571),国家财政收入为250万两白银。张变法二十八年(1600),岁入400万两(张虽然死了,但财政变法相对受损较小,而且离张死只有十年,所以估计岁入并不比张在位时少)。明末有乱。在金末和农民起义的夹击下,明先后加大了对辽的征、剿、练,这就是著名的“三薪加派”。结果民怨沸腾,硝烟四起。那么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给国家带来了多少收入呢?一年约10万两。也就是说,此时明朝的财政总收入约为15万两白银。如果我们认为货币的一般汇率是1两白银=1铜钱,那么明朝的财政收入只有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虽然这是南宋灭亡后的300多年,虽然明朝的疆域远远大于宋朝。清朝财政状况好于明朝,顺治七年(1650)初始收入1485万元。咸丰年间(1850左右)营收约3000-4000万两。人口仍然远远少于600年前的宋朝,当时中国人口已经超过3亿,估计是宋朝的2-3倍以上。直到清末,国家财政收入才达到宋朝的水平。(宋朝的收入可能因为汇率和颜色转换率的原因被高估了,但即便如此,宋朝的收入远大于其他任何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不争的事实。)
宋朝的财政收入如此巨大,是否意味着人民的负担也是极其巨大的?当然,从人均财政收入来说肯定是这样的。但是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发生全国性农民起义的大王朝之一。只有几次大规模起义,如王小波起义、宋江起义、方腊起义、姚起义,从来没有超出一个省的范围。另一个战绩如此之好的朝代是西晋,而西晋之所以能够如此,恐怕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寿命太短,不足以爆发一场起义。
可见宋代普通人的生活并不差。我们之所以认为宋朝老百姓苦不堪言,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水浒传》的影响。先不提里面的虚构成分。其实从《水浒传》的角度来看,那些英雄被赶到梁山的主要原因是被迫害,或者是犯罪,或者是...> & gt
问题9:宋朝的中国有多富裕?看看史书上的这句话就知道了:当时辽、金、朝鲜、日本都停止使用本国货币,改用宋钱。
宋代经济
新中国成立时,宋太祖建立了土地私有产权制度,买卖自由,并采取不限制兼并的政策,租佃管理成为土地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租赁合同到期后,租户可以自由决定终止或续签[15]。人口流动性增加,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萌芽于宋代[16]。宋代经济空前繁荣,农业、印刷、造纸、丝织、制瓷都有很大进步。航海业和造船业成就突出,海外贸易发达,与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的58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南宋初期大规模全面深入开发华南,促使江南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彻底取代了华北的经济文化中心。
农业
北宋初期,大面积开垦土地,不兼并土地,扩大农田规模。为了提高耕作效率,注重兴修水利,改良农具和品种,农业发展迅速。宋代出现了许多新的田地类型,如梯田(出现在山区)、淤田(利用河水冲刷的淤泥)、沙田(海边的沙淤)、筑田(在湖上做筏,上面铺泥)。这大大增加了宋代的耕地面积。道道二年(996),宋廷拥有耕地312.52万余公顷。到天玺五年(1021),增加到524.75万多公顷。宋神宗元丰时期(1078-1085),耕地面积达到7亿亩的高峰。宋代出现了各种新的农具,如新的水车龙骨翻车、卡车等。代替牛耕踏板犁插秧用的马。新工具的出现也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一般每亩农田每年可收获一石至一石半,江淮、浙江、福建、川陕、京沪地区每年可收获二至三石。北宋时,宋真宗从占城引进耐旱、早熟的稻种,分布到江淮、浙江两省,成为南方的早稻,又称占城稻、黄籼稻[17]。宋代时期,太湖水稻产量全国第一,尤其是平江府(今苏州),素有“苏州湖州熟”或“苏常熟满稻”(苏州常州)之称。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迅速。一些北方作物如小米、小麦、黍和豆类来到南方。宋代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福建和广西广泛种植棉花。茶遍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桑、蚕、麻的种植面积也在增加。甘蔗遍布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18],糖成为广泛使用的食物,世界上第一部制糖专著出现:王拙的《糖霜谱》[19]。
制造
宋代哥窑——米色釉耳瓶北宋主要矿产有金、银、铜、铁、铅、锡、煤等。北宋仁宗年间,金属矿有270多处,比盛唐时期多了100多处。仁宗年间,每年收金一万五千余两,银二十一万九千余两,铜五百余斤,铁七百二十四万斤,铅九万余斤,锡三万斤。宋代的丝、麻、毛纺织工业非常发达。西北地区流行毛纺,四川、山西、广西、湖北、湖南、河南等地麻纺非常发达。到南宋时,广东雷州半岛和广南西路已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丝织业在浙江、四川、四川三省最为发达。宋朝还在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设立锦码,即官方丝织作坊。与之相关的印染行业也发展起来了。宋代,官窑和民窑遍布全国。当时有七大著名瓷窑,包括河北曲阳的丁瑶,河南汝州,蔚县的钧窑,开封官窑,浙江龙泉的哥弟窑,景德镇的景德镇,福建建阳,以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许多大大小小的瓷窑。生产的宋代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如日本、朝鲜、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北宋时期,主要的造纸材料有丝、竹、藤、麻、稻草等。四川、安徽、浙江是主要的造纸产地。四川的布质文具,冷金文具,麻纸竹纸,安徽的蒙砂纸,诚纸小米纸,浙江的藤纸,都是闻名天下的。甚至还有纸被子,纸衣服,纸钉子等等。纸和活字印刷的大量生产为印刷业的繁荣提供了基础。宋代印刷业分为三大体系。国子监刻在官刻系统中的书称为监刻书,民间书店刻的书称为监刻书...>;& gt
问题10:宋朝的财政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哪个地区?宋代的税种主要是继承唐朝两税法的两税和继承五代弊端的其他苛捐杂税。第二种税是向土地产权所有者征收地方税,其征税对象既包括地主,也包括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其他苛捐杂税只针对产权人,如移、收、换;还有地主、自耕农、半自耕农,包括佃农,按各国之首分摊,如丁、丁司等。从理论上讲,在私有产权的状态下,无论哪种税收征收方式,都来源于土地收益权的再分配。所以宋代的税收是以地租为基础进行再分配的,是中央集权的地租。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真正完成是在南宋。税收主要来自南方江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