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漆艺的当代传承
北魏司马金龙墓漆画《烈士传》木屏(山西博物馆)供笔者参考。
漆碗图片(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收藏)供作者参考。
漆器起源于中国。早在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漆的魔力,并开始在大量的日常器皿中应用。从8000年前杭州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到7000年前河姆渡时期的漆碗,证明了华夏先民通过反复试验,发现了漆的附着和防腐功能。《韩非子·十年过十》记载:“顺禅传于世,于为礼器,墨染于外,而朱绘之,帛为阴,江颇近,有所择,而饰之。”自禹以来,漆器一直被用作祭祀器皿的装饰和彩绘。漆的功能已经开始超越物质属性,进入审美创造的文化之旅。
战国时期荆楚的漆鹿,北魏司马金龙墓的漆屏,元代著名画家张承的韵雕犀盒,以及各地出土的漆帛画,这些漆艺术品都像青铜器、陶瓷、丝绸等一样精美。,因为它们“数不清的花朵都面目全非”(《明·杨明花饰序》)。
漆艺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追求。但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因为材料的特殊性和生产的周期性,它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衰落甚至缺席;化工材料聚酯漆的广泛使用,似乎取代了人们对天然漆的认识,以至于“漆”的概念似乎意味着“聚酯漆”,人们对天然漆的认识甚至需要重新启蒙。
可以说,传承漆艺,更新漆文化,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
第一,“非物质遗产”保护下的传统漆艺传播
漆艺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艺术门类。它古老是因为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传统漆艺,从史前简单的涂抹、绘画,到绘画,再到汉代的堆漆、唐代的堆漆、宋代的雕漆、元明时期的漆器,形成了传统漆艺发展史的跌宕起伏,并影响了东亚、东南亚各个国家。日本奈良唐昭提寺的佛教僧侣鉴真的坐像和药剂师佛陀的雕像就是例子。
中国传统漆艺作为一种艺术媒介,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南北气候不同,不同地区工艺美术发展状况不同,在不同的城市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工艺。如福州脱胎漆艺、北京金漆镶嵌、成都金银找平、山西平遥土广漆、山西新疆雕犀(云雕)、安徽犀牛皮漆、湖北楚漆画技法、广东阳江漆、贵州大方皮胎漆、彝漆等。都有自己的风格。
这些传统漆艺是现代漆艺的源头和基础,自2006年福州脱胎漆器工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以来,中国各级文化部门通过非物质遗产项目申报、非遗传承人培训等方式全方位保护和弘扬传统漆艺,提出“非遗走进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 形成非遗传承人“师徒制”、非遗传承人进高校开展等多种传承传播方式。 特别是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提高了传承人的审美认知,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结构,拓宽了他们的艺术视野,加强了各种工艺之间的交流。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持续研究和培养非遗传承人的基础上,成立了雪花秀非物质遗产保护基金,举办了“荆楚问漆——中日韩漆艺展”等系列活动,与各国、各地不同技艺的传承人进行交流合作,探讨漆树种植与材料应用的生产、创作与非遗传承、产业发展与工艺振兴、漆艺教学等,形成了良性的传统漆艺。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漆艺从民间工艺走进高校课堂,漆画进入全国美展,成为独立画种;此外,目前对漆艺的各种实验性探索,使得漆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行业内外的关注。
二、学科建设下漆艺传承的探索
漆艺在中国的传承,是艺术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信不移的结果,这既是一种文化自觉,也是文化自信的自然表现。
沈先生赴日学习漆艺,回国后与李有兴先生创办四川美术学院,并于1940成立漆艺系。自此,漆艺传承从民间走进高校,进入学科建设行列。如今,漆艺专业已经实现了全国八大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
高校对传统漆艺的学术介入,为这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契机。四川美院经过近80年的努力,形成了漆画与漆艺并重,构建了“先漆后画”的漆画理念和“漆为地,色为天”的纯画面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立足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吸收世界各国艺术精华,注重漆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倡导以人为本的手工艺文化。中国美术学院的漆艺教学与创作,主要是以尊重和遵守漆的材料属性、功能属性和文化属性为宗旨,倡导“传承”和“实验”的教学精神。
福建作为中国漆艺创作的重要城市,在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闽江学院、泉州师范学院五所高校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漆艺学科体系。其中,闽江学院绘画方向是在漆艺大师李志清的倡导下成立的。在教学过程中,李志清不断学习和拓展漆艺技法,创造了数百种漆艺技法模型,为漆画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准备。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依托福建丰富的漆艺资源和自热的地理人文环境优势,不断探索和梳理传统技法,努力探索漆艺在平面框绘领域的艺术表现,以及在空间造型和日常生活应用领域的各种可能性。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以传统漆艺与单一漆画的学习为结合点,以绘画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与漆的特性之间的相互制约为教学重点。厦门大学美术学院的漆艺结合传统漆艺技法,注重人物画技法的探索,充分发挥漆艺材料和技法的特点,实现了漆艺技术与漆艺的完美结合。
目前全国各专业艺术院校基本都开设漆画课程,招收漆画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漆画创意人才。漆艺从工艺美术范畴向大艺术方向的转变,也为漆艺在当代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当代漆艺实验下的跨界思考
漆作为一种极具辨识度的东方审美材料,为艺术家进行艺术诠释提供了足够的宽度、广度和维度。其文化背景使其充满了无限的创作可能性,并使作品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漆艺界涌现出许多创新艺术家。他们从自身的文化视角和技法,从装饰语言、图式、色彩、材料、观念等方面入手,甚至从中国画、版画、油画等绘画中寻找图式转换,在传统漆艺中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艺术探索。
从近几年的展览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成功的做法。如在福建举办的“重建置换——2005漆艺邀请展”、“创造与空间——2009中国当代漆艺学术提名展”、“大漆世界:源与流——2065 438+03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时间系列——2065 438+06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艺术家们试图用当代艺术的策展方式,为漆艺的当代发展探索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在实践中检验漆语言对材料本身的回归,希望以国际化的视野引导和推动漆艺的现代化进程。
当然,漆艺在当下的复兴与当代的水墨画实验或者西方油画的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仅是在传统媒体上寻求当代表达,拓展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力,更是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家从自身教育出发,对传统艺术风格和美学思想的实验性探索,这源于他们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如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美即是美,美即是美,美与* * *,天下为一”,以博大的胸怀和雅量,指明了中国文化在与世界各种文化融合过程中应秉持的态度和发展的基本路径。这也是中国艺术家与世界接轨的基本态度。
毫无疑问,“漆”不仅是一种工艺材料,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一种东方精神的传递。当代跨界艺术家对绘画材料美感的认知,以及在绘画过程中经过漫长等待而升华的对道的理解,已经从艺术层面触及到形而上的哲学层面,正如唐诗对佛与道的理解,在艺术境界上正在“脱胎换骨”。我们欣喜地发现,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赋予了他们的作品深刻的审美意象,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高度的文化自觉无不散发着坚定的文化自信。这是最有价值的,也是当代漆艺对“文化中国”建设的独特贡献。
(作者:邱志军,福建省美术馆二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