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江流域地理
兰溪位于金衢盆地北缘,地质上称为“绍兴-江山深断裂带”,地层分布相当完整。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含少量侵入岩和次火山岩。地质构造属浙西扬子准地台褶皱带诸暨衢州凹陷。板块构造属于晚元古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带。该市属于振动加速度峰值小于0.05g的稳定地区。
地貌是浙江省中部的丘陵盆地。东北部群山环绕,西南部低山蜿蜒,中部平原绵延。境内有四大山脉:北部和东部的龙门山和金华山,西北部的千里岗山支脉和南部的仙霞岭残脉。三山:北山、南山、西山。两个盆地:金衢盆地和墩头盆地。一个平原:三江河谷平原。山地丘陵822平方公里,盆地平原403平方公里,水面85平方公里。自古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
境内河流均属钱塘江水系。曲江由西向东流,金华江由东向西流入兰溪市,形成兰江。
城市气候属于东亚亚热带季风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夏秋高温,冬春寒冷,梅雨干旱明显。7?九月也受到了台风的影响。它兼具盆地气候和垂直分布特征。年平均气温17.6?c、年平均降水量1476.5mm,日照总时数1766.2h,年平均风速1.6m/s,年平均蒸发量1388.6mm,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平均无霜期264天。优越的气候条件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但与此同时,阴雨天旱又极易引发水旱灾害。
该市位于浙西丘陵山区与金衢盆地的交界处。地表的特点是分割和破碎的低丘陵。大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属于钱塘江沟带,山脉属于天目山、千里岗山、龙门山系。1000米以上主峰12座,主要分布在境内西北部和东南部。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整体地势西北和东南高,中间低,从西南向东北倾斜。水系由外围向中部聚集,主要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流动,与山脉走向基本一致。山地和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88.6%。北部和西部的山脉由古生代至新生代的砂岩、石灰岩和页岩组成,侵蚀明显,切割较深,山坡陡峭,相对高差400-600米,坡度30-40度。南部有200m以下的丘陵,地形平缓,坡度较圆,坡度一般在15度以下,河谷较宽。海拔50米以下平原21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4%。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新安江、寿长江、兰江两岸,土地肥沃,排灌条件良好。是本市的主要农业区,也是商品畜禽的重要产地。
常山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是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总面积1.099平方公里,辖6镇5乡3街道1.80个行政村,人口33万。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原名丁洋,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地处江南黄金旅游线的中心,黄山、武夷山、三清山、千岛湖等国家级、省级旅游景点环绕四周,在常山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地处闽、浙、赣、皖四省边缘,是浙江对外开放的主要门户,是江西走向浙江的第一站和中西部地区走向长三角地区的第一站,也是长三角、泛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的重要交汇点。该县综合交通优势明显,公路、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是国家公路规划网中浙江重要的交通枢纽。九景衢铁路纵贯长山、通江出海,是浙江连接中西部的“黄金通道”。青石、花石、砚等特色石材资源品质优良,有华东地区最大的青石、花石专业市场,是“中国观赏石之乡”。地质遗迹对科学研究和旅游有很大价值。有中国第一个“金钉子”剖面,被誉为“地质史上的活教材”。境内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73.2%。土地资源丰富,可利用土地面积32万亩。水资源总量654.38+0.3亿立方米,出境水质654.38+0.000%,保持三类水标准,常年空气质量在二级以上,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和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许多名特优的新型农产品,享有“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油茶之乡”的美誉。
江山县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是浙江省的西南门户,也是钱江的源头之一。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建县,1987年撤县设市。江山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江浙沪地区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形成了江郎山-青阳、仙霞古道-戴笠秘宅、廿八渡-伏盖山三大核心景区,以及“4+1”的地域特色文化。廿八渡古镇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人口1,000余人,姓氏1.42,方言1.3。保存了明清古街2公里、古宅36座,被誉为“江南古炮台、寻梦之都”。“1”是村歌文化,是江山乡村文化的代表,是江山农民四大地域特色文化和优秀民间传统的传承和发展。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有自己的村歌,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20余项,被誉为“中国村歌发源地”、“中国村歌之乡”、“中国村歌创作基地”。2013年9月,江山文化礼堂村歌音乐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成功上演,在全国率先打响“中国农村好声音”品牌。
柯城区,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1985随撤地建城而建。是衢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柯城始建于东汉,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中最有价值的南宗孔庙是孔子的第四十八代孙孔端友于公元1128年随南巡时所建。它是中国仅有的两座孔庙之一。城南的柯蓝山被称为“道教第八洞”,风景秀丽。这就是《晋书》中的“知望遇仙”传说被收入《中国名胜古迹词典》和《简明大英百科全书》的原因。城内有六座古代城门,建于宋代,衢州府城墙是江南保存最完好的。还有《聊斋志异》中提到的“衢州三怪”(白布怪、鸭怪、独角怪)出没的县城校塘、蛟塘、古钟楼遗迹。全区有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地貌,平均海拔67米。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柯城水资源丰富。有浙江省一级水源,城市饮用水源为一级地表水,森林覆盖率73.7%。常年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2010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区验收,被命名为国家生态示范区。柯城区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是中国的“花木之乡”、“特禽之乡”、“柑橘之乡”。尤其是柑橘,早在南北朝和北魏时期的《水经注》中就有记载。明代被列为贡品,被誉为“南方好果”。现在种植面积20多万亩,年产量30万吨。它以味甜、汁浓、石少、色艳而闻名。
衢江区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柑橘之乡、中国竹炭之乡、国家商品粮基地、国家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中国高档特种纸产业基地、中国矿山设备制造基地、中国碳酸钙产业基地。衢江区位于浙、闽、赣、皖四省边缘,素有“衢通四省”之称。矿产资源丰富,石灰石储量居全省前列,达60亿吨,水资源丰富,具有浙江省一级水源,总储量23亿立方米,森林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森林覆盖率达72.9%。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设县,后改称新安、安,民国元年称衢县,至今1800多年。解放后,划归衢州代办处。曲江区经过多次区划调整,于2001成立。曲江区属盆地气候,全年日照充足,降水充沛,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有魏紫国家森林公园、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田鸡龙门、王耀、九龙湖等多处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龙游县历史悠久。在商周时期,建立了一个古老的国家谷米。秦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在地设太姥郡,隶会稽郡,始为陇右郡。唐贞观八年(634年),改称龙丘县。五代吴六年(931),王钱镠以“丘”与“墓”为近义,并依县丘起伏如游龙,改龙丘为陇右。1985年5月,撤销金华地区,金华、衢州划为省辖市,实行市管县体制,龙游县归衢州市管辖。龙游水资源丰富,曲江、灵山穿城而过,曲江船厂沙洲、石窟沙洲位于县城东、西部。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山地、丘陵、平原、河流纵横。南部仙霞岭残脉、北部千里岗残脉、中部金衡盆地、曲江自西向东横穿中部,流量28公里。谷米文化位于龙游县泗堤元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在这次考古发掘中,* * *发掘出40多件有孔石器、纺车、石刀、带有碳黑的陶片等。其中一件有“猪头”形象的石器,说明浙西先民养猪已有4000多年。其主要特点是地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良渚文化的典型印记,这在陇右谷米文化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精美的玉器,还有成千上万的陶器残片,这些“无字天书”还有待考古学家解读。谷米的国土在越(今古衢州)西部。《国虞》中有“勾践之地南空,北有虞耳,东有殷,西有”之说,说明谷米是越国西部的一个地方,地理位置大约在浙江龙游县附近。龙游位于浙江省西部的金衢盆地,建县于秦,现属浙江省衢州市。夏商时期是越国,春秋时期是谷米,后来是越国。楚灭岳归楚。大约在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立太漠(又称大漠)郡,划归会稽郡,这里的文化应该属于越文化。
婺城区位于浙江省中西部,金衢盆地腹部,东邻靳东区,南接武义县,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龙游县、遂昌市接壤,北接兰溪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佳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金华市的核心区域。1985年金华拆城建城时,设立婺城区。2001金华市行政区划调整,设立新婺城区,畲族为土著少数民族。吴城,历史悠久,是一座人文荟萃的吴越古城。婺城历为金华县、州、道、府、专署所在地。东汉初平三年(192)设常山县,后设东阳县,陈天佳三年(565)改东阳县为金华县,为金华国名。文帝十三年(593年)废郡立州,其地分天文,故名梧州。吴城有“江南小邹鲁”之称,有唐宋时期的子城遗迹,有中国最早的城墙之一,有李清照吟咏千古绝唱的巴雍楼,有中国最大的太平天国建筑群,有南宋理学鼎盛时期的金华学派,有吴、唐宋时期享有盛誉的梧州窑、黄等名家留下的精美画卷。武城北部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双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城南部有城郊型湖山型原宪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有许多特色乡村旅游景点,如环境优美的樊深乡,中国十大梯田石高山梯田。武城是著名的中国茶花之乡、中国桂花之乡、中国苗木(盆景)之乡。
兰溪市位于金华市西部,钱塘江中游,金衢盆地北缘。光绪《兰溪县志》开宗明义,“城虽小,实为四冲。它位于杭盐上游,是的关隘,南被瓯包围,北有徽号防守。受命者,谓浙东重地,不假。”武、曲两河在兰阴山脚下汇入兰江,北上梅城会新安江,称为富春江,继续北上富阳,称为钱塘江。兰溪自古就有“三江汇流”、“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称。兰溪是一个古老的陆路口岸。唐咸亨五年(674)金华县西三河驻防探析:建州为郡,后为郡,属梧州。因县西阴山下有溪,崖上多兰花,水名兰溪,县因水得名。1985 5月15国务院批准撤销兰溪县建兰溪市(县级),并于7月6日召开兰溪市成立大会。自古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内江属于钱塘江水系。曲江由西向东流,金华江由东向西流入兰溪市,形成兰江。建德市梅城镇梅城镇,距建德白沙镇35公里。三国吴第四年(225),建德县成立,县治在此。697年,唐朝田童二年,周目的统治从罗山迁到建德,之后由周目和兖州统治。1960之前是建德机构和建德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今天是建德县梅城区梅城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它因古城墙的形状像半朵梅花而得名。梅城镇背靠五龙山,三面峰峦拱门,一面面对新安江,碧水如带蜿蜒环绕。城市东南是新安江、兰江、富春江的汇合处。仔细查《兖州》诗:“过城滩更急,直接改道。树色含两塔,山形为一州。”徐青正寿《南关》诗云:“魏兖州双塔抱长江丁字溪。城墙里的子弹是危险的,云山里的风景如画是秋天。”梅城古迹众多,新安江山顶至今仍有南风塔和北风塔,面对面矗立,像一把出鞘的宝剑守护着梅城。* * *建德集团诞生在梅城。历史悠久但现已被遗忘的文物包括千峰亭、别致楼、春亭、环翠亭、玉泉亭、碧涧山庄和龙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