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功过

太宗二十三年,功过如下:

第一,总结经验教训,选任贤为仕,选纳谏为坦荡。

唐太宗即位后,采纳了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如何处理原属于太子东宫集团的人。尉迟敬德说,杀害太多人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所以唐太宗对待原太子派的人都是以宽容的态度,对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魏徵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唐太宗的宽容化解了很多矛盾,也让很多站在对立面的人有了改变的机会,成为了治国的有用之才。

因为唐太宗采取了宽容的政策,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了新的中央决策班子。除了唐太宗原来的部下外,还有李原来集团的人。在新的领导集团中,由于李的消失,他们之间原有的矛盾也随之消除。* * *是国家规划战略,最大限度留住人才是贞观之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领导集团顺利形成后,唐太宗及其大臣们总结了隋朝灭亡的教训。对于隋朝的兴衰,唐太宗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在他眼里,隋朝本来就是一个大帝国,实力很强,尤其是经济实力。因此,杨迪皇帝可以向西域的商人炫耀,邀请他们来,用极好的物质生活招待他们,最后奖励他们大量的财产。据估计,隋朝的粮食储备足够用五十年,但杨迪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就让这个庞大而强大的帝国分崩离析,他自己也悲惨地走到了尽头。

为了维护唐朝的长治久安,唐太宗认真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他总结了三个原因。第一,铺张浪费成本高。杨迪皇帝为了欣赏这座宫殿,对它进行了彻底的整修,并修建了一条运河,以便乘船游览南方。第二,生活腐化堕落。为了满足他们的贪欲,让整个国家呈现稀世珍宝和大量美女。第三,战争太多消耗国力。杨迪东征朝鲜,喜出望外,得不偿失。此外,其他战争使人民苦不堪言,最终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

在惨痛教训的对比下,唐太宗下决心进行彻底的治理,在属下大臣的齐心协力下,贞观之治展开了中国历史上美好而辉煌的画卷。

官员的选拔任用是治国的重要环节,是唐太宗治国的第一个出发点。唐朝建立之初,魏晋南北朝流传下来的重武轻文的传统一直没有改变。很多大臣出身军中,作战勇猛无敌,但治国理政已经不是一个行业了。所以唐太宗把选官的标准定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才,二是德。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唐代选官、考试的制度。六品以下的官员由民政部和兵部选拔,有四个基本标准:以身作则(体貌丰富)、辨字(文笔优美)、评判(文理兼优)。另外,他们是以德、才、劳三个标准一步步选拔出来的。五品以上的官员按政绩考核,最后由皇帝亲自决定。正因为如此,唐朝的楷书在历史上首屈一指,出了颜真卿这样的书法家,又因为科举靠的是诗词歌赋,所以唐朝有那么多诗人。

唐太宗虽然在选官时饥不择食,但并没有因为求才而降低标准。他被严格地用才能和才干来衡量。他有一句名言,就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那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后来一些腐败官员把它作为他们任人唯亲和裙带关系的借口。在正确的标准下,唐太宗把许多有才能的人带进了高层领导集团,其中包括前太子李手下的许多人。李死后,东宫集团的很多人都想找机会加害唐太宗,至少在心理上。然而,唐太宗真诚地对待这些人,视他们为自己人,并根据他们的能力任命官员,从而赢得了许多人为他们工作。魏徵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直接建议表明他非常感激唐太宗。我们现在有句话叫“打是亲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教坏。”这曾经是说,孩子受人民教育,却恨铁不成钢。与魏徵的规劝相比,这似乎不合适,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直言进谏说明魏徵是真正的忠臣,只知道讨好皇帝而不进谏的都是历史上经常出现的汉奸、卖国、卖国之类的大臣。

唐太宗还非常重视官员的个人品德,尤其是对地方官员的选拔更为严格。他认为地方官员代表国家直接管理人民,他们的素质关系到人民对国家的态度。他下令县令由北京五品以上的官员推荐,而刺史则由他亲自挑选。为了选好刺史,唐太宗下了很大功夫。他在卧室的屏幕上写下国民秘书处的名字,并根据各种信息及时记录他们的功过,作为日后考核的重要参考。此外,地方官员每年年底都要向北京述职,政绩完全由吏部考核。最后,他们根据安抚等级决定升级或降级。

除了这些选拔考核措施,唐太宗还利用了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增加了选拔官员的方式,扩大了选拔范围,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比原来的推荐制度更合理。有一次,唐太宗看着新考的人很多,高兴地说,天下人才都来为我服务了。科举考试有两种,一种是经常举行和定期举行的,一种是皇帝临时举行的。以前有官职的人经过考核可以提拔,没有官职的人经过考核可以授予官职。后来武则天时期,有一次武举,检验马步的武艺,是武官选拔的条件之一。后来,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战功的著名军人郭子仪在这次武术锻炼中脱颖而出。

同时,唐太宗精简了机构。隋朝时,中央政府官员多达2500人,李渊建立唐朝后基本没有变化。命方负责调整和精简机构,最终确定官员人数为640人,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了政府开支。

为了严肃管理地方官员,唐太宗还根据地理情况将全国分为十路,即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然后从北京的高官中,选拔海关大使,巡视四地,考核地方官员,决定奖惩。

唐太宗对人才的任用也很有特色。他能知人善任,发挥所长。历史上著名的方和杜如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不善于破案和处理杂事,却善于策划和决定国家大事,所以被起用为宰相,扬长避短。而戴周,对历史一无所知,但为人正直,所以被请到大理寺做年轻的官,负责审理案件。结果他能力极强,从来没有积压案件,深得唐太宗赏识。

在正确严格的选官标准和君臣同心协力下,贞观时期出现了许多贤能官员。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唐太宗让画师在凌烟阁为二十四位英雄画像。这就是贞观时期的杰出大臣,包括我们熟悉的戊己、、方、杜如晦、、柴绍、李靖、秦,甚至一些著名的书画家也榜上有名,如颜、欧阳询等。这些名臣* * *为贞观的统治做出了贡献,也为盛唐灿烂的文化做出了贡献。

唐太宗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受到尊敬,与他在纳谏方面的非凡气度有直接关系,他在纳谏方面也最为突出。他和魏徵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的君主和大臣。

魏徵有句名言,“如果你什么都听,你就会知道;如果你偏爱它,你会发现它是黑暗的。”这句话至今仍被我们频繁引用。当时,唐太宗牢记魏徵的忠告。有了好的指导思想,易课也就有了好的基础和前提。魏徵受到唐太宗的重用也与他的宽容有很大关系。太宗一开始就质问魏徵:“你为什么挑拨我们的兄弟关系?”魏徵没有求饶,而是固执地说:“如果王子早一点听我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结局了。”唐太宗欣赏他的率真,所以对他以礼相待。根据他诚实坦率的天性,任命他为谏官,贞观三年后,任命他为宰相,成为贞观名臣。

唐太宗的慷慨也反映在他对待尉迟敬德的态度上。原来尉迟敬德是刘武周手下的一个将军。620年(武德三年),与另一将军一起投降唐太宗。过了一小段时间,他们又反叛了。人们怀疑尉迟敬德要造反,于是把他囚禁起来,并建议唐太宗杀死他。但唐太宗说:“他要造反,还会落在相求后面吗?”这时尉迟敬德被放了出来,安慰道:“君子相许。请不要把这个小误会放在心上。我绝不会听信别人的话去伤害忠诚的勇士。”尉迟敬德深受感动,后来为唐太宗立下了许多赫赫战功。

为了鼓励大臣们出谋划策,唐太宗还出了一句名言,“直言议事,天下太平。”真的是发自内心的。626年(武德九年),唐太宗即位不久,命部分将士。当时唐制规定,只有年满21岁的人才能选,但大臣冯德义说,18岁以上的高大壮汉也可以点兵,得到了唐太宗的同意。魏徵拒绝了三四次诏令,并拒绝发布。唐太宗大怒,召见质问。魏徵说:“你经常说你要以诚信统治世界,但是自从你即位以来,你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已经数次违背了对人民的诺言。你怎么能说你用诚信统治世界呢?”唐太宗转怒为喜:“以前我一直以为你顽固不化,对政事一无所知。今天听你分析国家大事,很中肯。我真的错了。”唐太宗不仅纠正了他的错误,还送给郑伟一个金瓶。

魏徵死后,唐太宗极为悲伤。他说:“人们可以用铜做镜子来矫正衣服(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做的);以古史为镜,可以清晰地区分一个国家的兴衰;以人为镜,才能知道自己的得失和错误。现在魏徵走了,我失去了一面珍贵的镜子。”唐太宗还到凌烟阁,在魏徵画像上题诗:“美人毁霜,台星失位。只有你在云平台上哭泣,空气中没有夏天的人。”

唐太宗为了全面推行一些易制的改革,命令五品以上的官员在中书省(为皇帝起草诏书的办公室)值班,随时召见,及时商议重要事项。他本人并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他把国家重要的军政大事和五类以上官员的任免交由宰相会议处理,以便充分听取众人的意见,集思广益,任命最合适的人选。对于一般政务,他要求负责起草圣旨的中书省和负责审核圣旨的厦门省各司其职,认真做事,不敷衍了事。唐太宗的钦差大臣之术并不高明,但作用很好,既有效防止了少数大臣专权乱政,又充分发挥了大家的集体智慧。有了相互牵制的制度和措施,才能顺利产生正确的方针政策,有了英明的君主,才能彻底贯彻好的国策。君主和臣民同心协力,齐心协力,这是贞观之治最根本的原因。唐太宗的行为为历代帝王树立了好榜样。

为了更好地谏诤,唐太宗还采取了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比如对参加军政会议的谏官和史家进行谏诤,对敢于直接谏诤的大臣进行奖励,鼓励其他人以后再来谏诤。

二、勤俭自律,严格法制,发展国民经济。

唐太宗即位后,为大臣们树立了崇尚面谈的榜样。他最初居住的宫殿建于隋朝,非常破旧。同时,他还禁止厚葬的奢靡浪费习俗,明确要求五品以上的官员和皇亲国戚都要严格遵守。至于官员的铺张浪费,唐太宗也明令禁止。所以大臣之间形成了良好的节俭风气,出现了很多节俭的大臣。比如户部尚书戴周,生前以生活简朴著称,死后甚至在家里找不到祭拜的地方。至于魏徵,更是如此,他一生中没有一个像样的烟云。

为了治理国家,唐太宗主持制定了《贞观之法》,明确了奖惩制度,加强了法制建设。孙昌戊己等人在上面做了笔记,后来被称为《唐律》,成为封建社会的最高成就法典,一直保存下来。除了法,还有令,有形式,有形式,法律制度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法令是规定各种国家制度的法典,基本上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葛也相当于法,是皇帝因时间、事件而向国家机关或个人发布的诏书的汇编。公式是国家机关经常使用的工作规则和公文程序。命令、规则和条例以正面方式规定了国家机关、官员和人民应当遵守的制度,而法律则以负面方式规定了对违反命令、规则和条例以及所有其他罪行的处罚和制裁。四种法律形式相互协调,体现了唐代立法技术的高度成就。

唐太宗还建立了死刑回放制度,以示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北京两天内会重复五次,每个州三次。这个制度的建立有一个惨痛的教训,就是错杀了张云谷,唐太宗后悔了。因此决定设置这一制度,同时为了防止和严惩诬告,还规定诬告者要“坐反”,即诬告他人什么罪名,就用这个罪名来处罚。

唐太宗发展经济的措施很多,包括:实行均田制,奖励垦荒,制定租佣调整法,疏于赋税,劝告农民不要抓住农时,设立仓库救灾,做好饥荒准备;增加人口,奖励婚姻,发展生产;兴修水利,疏浚河渠。

当时唐太宗在国家根本问题上有一段话:“凡事要抓根本。国以民为本,民以温饱为本,温饱生产以不输农时为基础。”这体现了他重视人民的思想,只有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制定和实施好的政策。

唐太宗为了增加人口,下令民间男子20岁可以结婚,女子15岁可以结婚,还把人口增长作为评价官员政绩的重要标准。贞观二十三年,全国户数增至三百八十万,比他刚即位时增加了近一倍。

有了上述惠民措施,太平盛世即将到来,年年丰收,粮价下跌。人们开始和平地生活和工作。到贞观中期,国家出现了繁荣景象,贞观之治指的就是这个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和平繁荣时期。

三。和谐共处与和谐民族关系

唐太宗对民族关系的处理也值得称赞。在他的努力下,唐代汉族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民族关系和谐、各民族和睦相处的黄金时代。

当时北方有突厥和雪燕陀,西方有吐谷浑和吐蕃。这些少数民族经常入侵边境,掠夺人民和财产。太宗积极用兵。629年(贞观三年),派名将李靖讨伐东突,活捉李杰可汗。634年(贞观八年),大将军段志云被屠谷浑击败。638年(贞观十二年),吐蕃攻唐,后大败敌军。后来高昌平定,安西建都。641年(贞观十五年),唐军再次打败薛延陀,薛延陀后来也被打败。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最突出的是他的宽容,因为贞观时期的民族关系极其和谐。唐太宗采取了以下措施:

任命少数民族官员;少数民族获准迁入长安定居,当时突厥人多达一万人;采取亲和政策,著名的是唐代女宗室文成公主嫁给藏族松赞干布;建立了州县制,仍然使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官。

630年(贞观四年),西北各族首领向唐太宗请求“天可汗”称号,唐太宗答应了。后来,他用“天可汗”的印章给西北各民族发函。633年(贞观七年)十二月,李渊和唐太宗设宴款待群臣。李渊让桀跳舞助兴,南方蛮夷首领冯至唱诗。气氛非常热烈。李渊高兴地说:“岳湖家自古以来就没有!”

后来在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在翠微殿召集群臣时,问了大家一个问题:“自古以来,很多皇帝都能平定汉族地区,却无法制服周边的少数民族。我的才能没有超越古人,但我做到了他们做不到的事。为什么?”

部长的回答没有一个令他满意。最后,他总结了五条经验。最后一条是:“以前的皇帝只看重汉族,却一直轻视少数民族。只有我能像爱汉族一样爱他们,所以他们待我如父母。”唐太宗说的是真的。只有真诚相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关系。

在民族关系和谐的同时,唐朝的疆域也极其辽阔,东西9500里,南北16918里。

第四,对外交流,传播世界盛唐。

贞观时期,由于经济发达,边境稳定,为中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唐朝与世界的交流,和政治、经济一样,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包括亚洲和非洲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大使、留学生、艺术家和僧侣来到唐朝和长安,使长安成为当时的世界级都城。为了管理对外交往,唐政府还专门设立了鸿胪寺负责接待。当时与唐朝交往密切的国家有70多个。大量外国人的到来,给唐朝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文化内容,比如佛教、伊斯兰教等。引进的植物也很多,比如菠菜、辣椒、郁金香等等。

与此同时,唐朝的先进文化也传播到了国外,尤其是亚洲。中国的瓷器、纸张、茶叶和丝绸被运往波斯,然后运往欧洲。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在这一时期传到了阿拉伯和印度,再通过阿拉伯传到了欧洲和非洲,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亚洲,唐朝的文化对韩国和日本的影响最深。631年(贞观五年),日本向唐朝派出第一批使节。到了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日本开始了著名的由大变新,几乎全面地学习唐朝的文化,甚至照搬过去,直接拿来用。如唐代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均田制、租调制等,日本很快建立了封建国家制度。这些制度一直延续到19世纪明治维新。

由于当时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中国在亚洲各国的使节和商人的存在,外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甲子”,而一些西方人仍然称中国为“唐人”,美国著名的“唐人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多才多艺的

唐太宗的诗歌和散文水平也很高,可以说是一个能文能武的皇帝。但由于他为人谦逊,生前从未编修过他的诗文集,所以后人对他的诗文水平知之甚少。其实他的作品收录在《全唐诗》和《全唐诗》里,都是相当有水平的。

唐太宗四处征战,精于骑射,所以对马和弓特别喜爱。为此他也写过诗,如《唱弓》:“月半圆,箭流星远。雁行带书,猿吟转。”唐太宗的弓箭比常人大一倍,箭法极佳。有一次,土耳其人在战场上得到了他的一支箭,他们对他感到惊讶和钦佩。

对于马太宗,他更是偏心。他有一首《饮马》很有感情:“顾俊饮长泾,赶洒流苏;细纹一起喷,蹄子乱缠。水鞍上侧,马影中滑;似天池,腾波龙生。”由于对马的深深偏爱,唐太宗临死前还要求在昭陵雕刻六匹马,这就是著名的“昭陵六马”。

尽管唐太宗在诗歌和散文方面有所成就,但他并不重视诗歌的标题,而且他总是禁止编纂自己的诗歌和散文集。后来清朝把他的诗编为《全唐诗》、《全唐诗》,一卷七卷,五篇,六十九首。唐太宗曾说:“我的话如果对人民有益,历史会永远记住,会万古流芳。如果不好,编个集有什么用?!、陈后主(即隋末皇帝陈)和皇帝都有文集传世,但都不能挽救他们的灭亡!人们害怕的是没有道德政策。那些文章对国家有什么用!”唐太宗在这里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就是皇帝,皇帝该做什么,文人该做什么,他的睿智言论在今天依然充满真知灼见。

唐太宗的智慧还体现在他正确的治国理念上。他以尧舜为模仿对象,以秦汉兴亡为教训,不去海边,不崇禅,不求长生,不巡游。能做到这一点的,在中国历史上很难找到几个。

唐太宗的书法也有一定水平,他最好的是柏菲书法。他主要研究王羲之书法,注重技法的研究,著有《书论》、《指法论》、《笔意论》,论述由浅入深。贤惠的皇后

作为一代名君,他的两位后妃和他一样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好的名字。一个是皇后,另一个是。

皇后长孙出身名门望族,从小接受良好的家教,精通诗文,也聪明贤惠。她和唐太宗一样,非常宽容,是天下母仪的典范。她最重要的贡献是防止外戚独揽大权。她的哥哥孙昌·无极与唐太宗有一段亲密的朋友关系,然后他就一直跟在唐太宗身边。他也是玄武门之变的功臣。所以唐太宗最倚重他。然而,长孙总是要求降低他哥哥的官职,以避免汉代鲁、霍专权的局面。她还让她的哥哥亲自向唐太宗请求降级,并在临终前告诉唐太宗要警惕外戚的垄断。她曾多次向唐太宗表达心声:“既然委以紫宫,我无比荣幸。我真的不希望我的兄弟和孩子被列入法庭。汉代的鲁、霍,可为切骨环。”我深刻地认识到,外戚专权不仅会给国家大事带来灾难,还会害了家族。长孙皇后的确很有远见。

对于后宫的嫔妃,长孙皇后非常体贴。有些嫔妃生病,她不惜停药帮助她们,所以在后宫威望很高。后宫的稳定也为唐太宗执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仅如此,当唐太宗怒不可遏,要惩罚因谏而得罪他的郑伟时,长孙也极力劝说,而不是火上浇油,终于使唐太宗醒悟。应当充分肯定长孙对贞观统治的贡献。

皇后长孙和唐太宗一样,反对迷信,不信佛教,主张薄葬。她死的时候要求不要埋得很厚,浪费钱,这样就可以埋在山边,不用升坟了。她死的时候才三十六岁,葬在昭陵。

至于徐飞,也就是徐惠,她也很贤惠有礼。后来唐太宗搞土木工程的时候,也劝她不要去打扰别人,并在《旧唐书》中记录了全文。

晚年的错误与反省

贞观后期,唐太宗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从纳谏开始的。贞观十年,魏徵发现自己逐渐“说得出来”,这是唐太宗犯一些错误的开始。

第一,前后两次征服朝鲜,不听大臣们的劝告。虽然我们赢得了一些胜利,但这得不偿失。唐太宗不仅病了,还要大量造船,导致农民起义,激化了国内矛盾。

奢侈品也有所增加。贞观十六年,唐太宗上书,说太子所用之物,不应受其他机关限制,造成太子浪费严重。唐太宗自己开始建造宫殿。贞观十一年,在东都洛阳建飞山宫,二十一年建翠微宫。

另一个很大的错误是看了史家写的《居注》,里面专门讲皇帝的日常生活和言谈。皇帝无权干涉。这是传统的传统。皇帝们从来没有读过,尊重历史学家的权威和地位。《史记》也是一本公道正派的书,从来不藏着掖着,从来不怕皇帝报复。然而,唐太宗这位著名的君主犯了一个历史性的大错误。他看到巨祝给唐朝后来的皇帝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破坏了制度。

不过,唐太宗毕竟是有名的君主,能在晚年反省自己的错误,还是很难能可贵的。他在教太子李治的时候,反思自己的一生:“你应该从历史中寻找古代贤明的皇帝作为榜样来学习,像我这样的人是不足为继的。我做了很多错事,金碧辉煌,宫阁楼阁,狗马鹰都去不了的地方,环游世界更是大错特错。不要以为都是好的,总想学着去做。”

636年(贞观十年),辽东战役回来,唐太宗得了痈,从此调养,开始服用进士丹药。此前,唐太宗曾经嘲笑秦始皇和汉武帝使用丹药,现在他自己也忍不住陷入其中。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又患了“风疾”。他烦躁怕热,就让人修了骊山山顶的翠微宫。第二年,他派人从天竺来求方士安眠,吃了这个外来骗子的“延寿药”,病情更加恶化。649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丹药毒性爆发,他终于死了。五十岁的时候。

第一,社会秩序空前稳定

历史记录:

贞观时期,“很多官员都是自觉的。”统治群臣嫔妃之家,最常见的名字是豪叔武,都是怕声威,不敢侵霸他人。在野外旅行时,没有小偷,监狱里也常常空无一人,牛马野无,外面的家庭也不封闭。还频频导致庄稼丰收,米斗三四块钱。从史静到灵表,从山东到海边,所有的都不是食物,所以都给了路。进入山东的一个村庄,路过的旅客都会受到亲切的对待,或者送的时候会得到一份礼物。这在过去不算什么。"

影视剧中的李世民。

影视剧中的李世民。

这就是唐代以后封建史家所描述的“贞观之治”。贞观年间,似乎天下真的繁荣太平,百姓真的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这是多么感人的社会画面啊!其实在贞观时期,由于唐朝建立较早,农民的生活还是很苦的。在杨迪统治时期,人们为了逃避繁重的徭役而伤害四肢,这被称为“祝福手”和“祝福脚”。贞观年间,这种“遗风犹存”。说明在封建社会,人民的负担仍然很重,生活非常艰苦。所谓盛世,只是一个政治局面。在封建社会,下层阶级总是在受苦,无论是文景天下还是贞观天下,都是必然的。但人民的精神面貌比所谓的“盛世”要强大得多。

第二,开放边境

由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西方变得支离破碎。到隋朝,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唐朝,尤其是贞观时期的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最强大文明的统一帝国。首都长安曾是一座世界性的城市,各地民商往来不断,就像今天美国的纽约一样。当时的唐帝国是天下仁人志士眼中的“阳光地带”,各地优秀人才冒着生命危险奔向唐帝国。各国使节盛赞唐朝的繁荣,唐朝高度发达的文化让各国大多数人以身为唐朝为荣。不仅是首都长安,全国各地的“侨民”也纷纷在当地定居,尤其是新兴的商业城市。仅广州就有20多万西方侨民。贞观时期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完全开放的朝代,甚至比汉朝仅限于贸易和传教还要开放,让各地的普通百姓都能来唐朝一睹唐朝的风采。唐朝政府还在设立流动办事处(类似于现在的大使馆),并相当开放其边境和海关。最大限度地吸收外来文化和物质文明。

除了接受大量外国移民,唐朝帝国还接收了一批又一批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仅日本公费留学生就接收了七批,每批数百人。私立自费留学生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这些日本留学生回国后,进行了日本第一次现代化运动――大化至革新,即华运动,都是模仿当时的贞观王朝,使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日本民族跃进了一千年。

日本民族并不聪明,它只是善于学习。这个比别人慢半拍的民族,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落后但不固执。外来文明入侵时,总是主动接受比自己更先进的文化,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接受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从而迅速跃入先进民族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