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为什么是古代中原文化的大冰箱?有什么证据?
应该说潮汕保存了比较完整的古代中原文化。
潮州在古代是“南满之地”,春秋时期的潮汕称为南满百越,是古越族(闽越族)的居住地。随着历史上“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等多次战争,中原汉族大规模南迁,中原文化也随着不断的传播而进入大潮。在与中原汉族的长期同化过程中,潮汕先民逐渐融入汉家,加速了中原文化与潮汕本土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从隋唐开始,中原文化在潮汕地区迅速传播,影响很大。这是因为隋唐时期中原地区有大量的官民和老百姓。这些频繁入潮的中原人直接将隋唐的中原文化带到潮汕地区,并迅速传播开来。今天,潮汕地区的一些民俗仍然保留着许多隋唐时期中原文化的遗迹。
潮州音乐类似于唐代的大曲。这说明隋唐时期,朝乐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潮汕工夫茶以其精湛的烹饪方法、细致的茶道和丰富的哲理而闻名。考潮汕工夫茶沿袭了唐代陆羽创造的饮茶遗风。
过去,在春节期间,潮属的每家每户都要贴上秦琼和尉迟恭的画像,作为守门人,以辟邪。这种风俗起源于唐朝。在唐太宗统治期间,秦琼和尉迟恭能够驱走泾河王的鬼魂,使他们没有夺取唐太宗的生命。从那时起,人们就用秦琼和尉迟恭做守门人,取代了原来的守门人雷宇和申察。
元宵节是全国各地燃放灯笼并观赏它们的习俗。据说赏灯的习俗自汉代就有了,但根据《隋书音乐》的记载,元宵节正式燃放孔明灯始于隋代。可见这种潮汕民俗来自隋朝的中原文化。
农历3月19日是孙公的生日,潮人用面条和红糖祭拜孙公。孙公的生日,其实是古代祭拜太阳神的中和节。据《唐书》记载,中和节是唐德宗亲自倡导的节日,表明这一习俗起源于唐代,后传至潮汕。
阴历六月初六亡灵过桥是一种有趣的祭祀民俗,在潮汕地区非常流行。这个习俗据说是源于唐太宗下冥府和刘种瓜的民间传说。说明这种趋势在隋唐时期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