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什么时候被广泛使用?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指令——《通令使用新标点符号》,批准了北京大学六位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发新标点符号方案》。中国第一套法定新标点符号诞生,成为语言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项纪录。
1919年4月,以胡适为首的钱、、、周作人、马毓藻等六位教授,极不愿意看“各种报纸、书籍、文章,密密匝匝,不但忽略了语法上的差别,也失去了欣赏的意义”。在全国统一语言文字筹备会议第一次会议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证。;:?!-()”“等标点符号。165438+10月底,胡适对上述方案进行了修改,将原方案中所列符号命名为“新标点符号”,并于今年获得批准。
古代常因标点而闹笑话。
标点符号看起来很小,但在书面语的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的祖先在欧洲。虽然中国在汉代以前就出现了标点符号的概念,如“辨经记”,即在两句之间写一两个字,或者用竖线加短横线标注句尾,但并没有广泛使用,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笑话。
什么都做错了?外储说左下?《说儿》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哀公问孔子:“听说过。你信吗?”岳:“嘿,人也,何以足矣?”它们之间没有区别,只是通过声音。姚说,一个就够了。让它变得有趣。所以先生说,‘只有一只脚,没有脚。“是的,鲁哀公听说隗嚣有一只脚很吃惊,所以他问孔子。孔子告诉他,隗嚣是尧时期一位通晓音律,为世界音乐教育作出巨大贡献的音乐官。舜继位后,想找别人做音乐官。尧劝舜说,像隗嚣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偏偏鲁哀公读古书,不懂读句子。他把隗嚣理解为一只脚的怪物,当了君主难免闹出笑话。
汉代以“句读”作为停顿标志,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断句。有两种符号:“↓”和“和”。如《说文解字》解释“↓”意为“钩知,住月而伐”,“止而知,于伐之主”。也就是说,文末所有能停的地方都标上“↓”,文中所有能读的地方都标上“,”,也就是今天的句号和逗号。
到了宋代,钩号变成了一个圆形,形状为“○”,分大、中、小三种。朱在注《四书章句》时,每章前用大“○”,每句话后用“○”。这期间出现了段落编号,用“∨”或“∧”表示,画在每段最后一个字的右下角,甚至出现了”。。。。。。""..."这种密圈密点加在单词的右边,是为了强调句子的精彩部分。这种用法一直沿用到20世纪20年代。人名或地名旁边的“_ _ _ _ _ _ _”最晚出现在明代。但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标点符号多用于表示停顿,意义上没有太大区别,没有标点符号的书占绝大多数。
文同博物馆的学生介绍新标点符号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传入,西方标点符号随之而来。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第一人是清末文同博物馆学生张得一。文同馆是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得一是英语班第一批学生之一。
同治七年(1868)二月,退休的驻华大使蒲率“中国使团”出访欧美,成为代表团成员之一。张得一有个习惯,就是不管去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风光、名物、风土人情记录下来,以“讲奇闻”为名,编成一本小册子。在1868-1869期间,他完成了《又说怪话》。这本书现在叫《欧美游记》,里面有一段介绍西方标点符号。上面写着“泰国的西方国家的书,读起来很枯燥,概述句子。如果这个句子足够有意义,就记住它。;如果不满意,记得;虽然意义不足,但意义与前一句粘合,记录下来;;如果意思不够,外面再加一句,然后记住:;如语惊羡,切记!;还记得问题吗?;引经据典,在句子前后写“;在句子();"前加一个注释在这两段的交界处,加一条横线,像——”
尽管张得一不自觉地向国内知识界介绍标点符号,他甚至有反对的口气,认为这些标点符号很累赘。但在不经意间栽柳的过程中,却给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一股新风。
胡适的新标点是在气章太炎。
新文化运动前后,知识界对中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了全面的反思。白话文登上舞台的同时,对新标点符号的需求来的正是时候。1916年8月,胡适应《科学》杂志的邀请,撰写了《句子读写符号》一文,全面阐述了他对句子读写符号的理论思考,成为《新标点》的奠基石。
《科学》杂志由远在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留学生赵元任(后成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与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齐名)和杨杏佛以“科学救国”为理念,于1914年夏创办。胡适作为第二批“G班学生”,于1910年底抵达美国康奈尔大学,与科学的推广者成为好朋友,并经常发表自己的作文,其中《论句子阅读与人物符号》一篇。其实在此之前,1914年,胡适就创造了一套他在日记中使用的“句读符号”:“单直”?“、双括“(())”、抽象数“-”等。,在此基础上增加并改写了关于句子阅读和字符符号的文章。
1918年胡适写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就用了这套新的标点符号。出版后,他专门给章太炎(国学大师)送了一本书,书上写着“太炎先生指谬误”,署名“胡适经赠”,在他们的名字旁边加了一个黑杠符号。但是,标点符号在当时还不是一个合法的东西。章太炎看了之后,不明白胡适为什么要画这个符号。他看到自己名字旁边有个黑杠,就很生气,忍不住咒骂:“胡适算什么!你竟敢在我的名下乱涂!”看到胡名字旁边有黑杠,觉得应该不是什么尴尬的事,气也消了一半。看来新标点的应用还是有很多波折的。
继科学之后,《新青年》成为宣传新符号的重要场所。钱、陈独秀、刘半农、鲁迅等文坛名人都对新符号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标点符号的历史(2)
标点符号已经成为书面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经历了从诞生到逐渐完善的过程。
中国最早的古籍没有标点符号。汉代前后,开始使用窦。一般来说,意义完成的大停顿叫“句”,意义未完成需要短停顿的叫“读”。到了宋代,开始使用圆圈。在相当于句号的地方画一个圈。)在相当于逗号的地方用点(,)。到了明代,︴和‖再次出现,分别用来表示人名和地名。这些简单的符号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的标点符号;但是很不完善,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现代白话文的使用日益广泛,人们迫切需要有相对完整的新标点符号。一些学者开始将欧美最流行的一些标点符号引入中国。根据古代读句符号,参照西方方法,制定出符合汉字需要的中国最早的新式标点符号。
建国后,对原标点进行了研究和整理。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部出版了《标点符号用法》。* * *列出了十四个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逗号、停顿、分号、引号、冒号、问号、感叹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专有名词、书名和项目符号。
20世纪60年代,中国手稿的书写和出版物的版式由直向横转变,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也有所发展和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原有的规定进行梳理。1987年初,国家语委成立了标点符号用法修订小组,邀请专家对原用法进行了1990修订。1990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列举了16种标点符号,并增加了连接数字和间隔数字。此后,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国家技术监督局在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后,共同决定制定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并于2月正式发布,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