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矿的历史包袱

1.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开采条件逐渐恶化。比如开采水平逐年加深,排水提升系统越来越复杂,地温升高导致通风成本增加,使得煤矿企业产量逐年减少,但成本却逐年增加。

2.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其操作人员不可避免地受到粉尘的伤害,这种伤害是渐进的、不可逆的。如果对这些经营者的赔偿未能进入伤害发生时的成本核算,将对行业发展造成沉重负担。

3.煤矿工人收入低,大部分买不起房,也很难回原籍,所以很多工人退休后留在矿上。煤矿企业多位于深山老林和偏远地区,其建造的工人住宅会随着矿井开采的结束而变得一文不值。因此,煤矿工人最基本的福利,如安全感、安居乐业等,也应作为当期费用计入生产成本。

4.煤矿开采是一种资源开发。80年代以后,煤炭资源必须有偿使用,还有前期勘探费用,我们没有纳入成本核算。

5.煤炭资源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炭资源会枯竭,所以企业也会报废关闭。企业转产、安置人员需要大量资金,所以存在退出成本,但这些成本企业是无法计提的。

6.煤矿有救助贫困群体的费用。邵武煤矿经过48年的开采,有2000多名退休和退职人员,还有许多伤亡人员遗属等困难职工,生活贫困。作为一家国有企业,我们积极为困难职工开展困难救助活动,给他们发放救助金和慰问金。单独提取的福利费根本解决不了,不足部分也没有体现在当期成本中。仅近年来,该矿每年平均发放的春节慰问金就达65438万余元。

7.煤矿企业存在重组成本。煤矿企业想在市场上竞争,但历史包袱比较重。为了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必须剥离承担许多社会职能的矿校、矿院、矿公安局,改革矿办企业。仅2004年,该矿相关单位剥离重组费用就达2000多万元。

以上特点是煤矿企业不同于一般工业企业。按照现行成本核算方法,上述部分内容不进入现行成本核算范围,而是直接进入费用,这显然不符合会计核算中的谨慎性和配比原则,也不利于行业的科学发展。

邵武煤矿是一座有48年开采历史的老矿井。欠员工的历史欠账太多,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还在一个个解决,尤其是不可避免的、渐进的、不可逆的粉尘伤害导致的职业病,以及工伤的一次性赔偿,都在困扰着矿山企业,而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自开采以来的或有负债。但我们执行的会计制度未能将这些费用从吨煤成本中提取出来,难以进入当期成本,准确反映煤炭生产成本。现在,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成本巨大,达到8000多万元,企业无力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