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菲书法全集》的艺术评价

米芾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生前声名显赫,死后却也能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品遍布世界各地。他用笔写下了人生辉煌壮丽的篇章,生前死后声名鹊起。米芾在书法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赢得了历代评论家的高度赞誉,也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瑰宝。

历代对米芾书法的评论很多,尤其是当代对米芾书法的研究成果突出。我不想评论他书法的传承,也不想评论古人如何评价他的艺术风格。我只想从他与“二王”的传承关系、独特的笔法、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与“宋三家”的比较四个方面做一个简要的分析。从米芾留下的作品和文字来看,米芾的艺术成就主要得益于晋人的书法,是对“二王”书法体系的继承和发展。米芾擅长草书,尤其是草书,也是金人尤其是“二王”书法体系的重要代表,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发挥了最大的影响。米芾与“二王”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取法:米芾不仅从他留下的文字中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二王”书法的推崇和欣赏,而且从书法作品的取法中也能看出“二王”对他的影响。在米芾的书法学习生活中,虽然“师从多师”,向众多书法家学习,但以晋人尤其是“二王”影响最深,收获最多。他对“二王”书法的喜爱和推崇,已经到了疯狂和痴迷的地步。米芾的《笔记》叙述了他购买王羲之《王略帖》(又名《破羌帖》)的一段时间。文章称,他花了654.38+0.5万元买了王羲之的《王略邮报》。按照宋代和现在的米价,他花了2000万左右买下这幅作品,刚好和目前拍卖的米芾自己的作品《颜》的价格差不多,可见米芾对王羲之作品的喜爱程度。

从米芾对“二王”书法的做法可以看出,米芾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有着独特的眼光和高超的艺术修养。以“二王”为主导的书法主流艺术自南宋以来日渐式微,正是源于对“二王”主流书法的偏离和误解。草书《二王》为我们树立了历史标杆。实践证明,米芾和当代对“二王”书法的回归和重新阐释是米芾成功的关键,也是当代书法回归理性的历史选择。

二、用笔:米菲谈《宋四家》的笔法特点广为流传,最为精彩。独特的笔法是米菲书法的最大特色。米芾的书法无论怎么“刷”,都不离“二王”书法用笔体系,即笔为中用,笔为正脉。他把“二王”的“古风”变成了自己的“美”,把“二王”和“比”的笔法发挥到了极致,“刷”出了一片书法用笔的新天地。

三、作品:米芾保存的书法作品中,行书居多,楷书、草书次之,隶书、篆书也有少数。《全集》不仅反映了米芾各种风格的作品,而且提供了宋代篆书、隶书的实物,为我们研究唐宋时期篆书、隶书的传承及衰落原因提供了宝贵的书法资料。显然,米芾的行书书法作品不仅遗存最多,而且艺术水平最高。无论米芾的行书书法风格如何多变,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二王”,他的气息、用笔、结构更是“晋人”。有些作品在形式上与“二王”相契合,如早期作品《方圆安吉》,体现了米芾对“二王”书法的继承和发展。最难能可贵的是,米芾在继承“二王”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自己独特的书法语言,形成了独特的书法面貌。以上,我们已经稍微关注了一下米芾的笔法,他自己称之为“毛笔”,苏轼也赞之为“婉约从容”,确实非常传神贴切,高度概括了米芾的书法笔法个性和独特技法。米芾的笔法虽然具有“四面出击”的艺术特点,但他并没有跳出“二王”笔法体系,只是把晋人书法的笔法发展到了极致。只有拥有高超书法技巧和驾驭毛笔能力的米芾,才能“刷字”,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因为米芾把“二王”的笔法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在后来的文人中出现了两种现象。一个是他的儿子米友仁,南宋的吴举,一辈子都无法跳出“米”字的阴影。另一个是后来很多学米者强调米芾的笔法“刷”和“喜”,使得笔法变差,离金人的笔法越来越远。可以说,北宋以后“二王”后学书法的乏善可陈与书法的使用有很大关系,米芾的“毛笔”起到了负面作用。如果只看到米芾的“喜”,而忽略了“从容”的用笔特点,就“刷”掉了“二王”的古灵精怪,魏晋风韵就根本不存在了,导致明清草书的缺失,只有“二王”的表象,缺乏内在的气质, 导致金石学的整体衰落和乾嘉时期金石学的衰落可以说,米芾是宋代对书法影响最大的艺术家。 我们不仅可以从全集中看到,他的大量作品在历代被模仿流传,总量远远超过了“宋三家族”现存作品的总和,而且他的作品也被历代众多书法家模仿,成就了众多成功的书法家。主要有北宋的米优一子,南宋的陈淳、吴举,元代的王声、王庭筠,明代的朱云明、文徵明、徐渭、董其昌、傅山,清代的学徒王文志,以及靖江画家的书法。尤其在当代,米芾的书法风格表现出快、快、趣的审美特征,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因此受到了众多习书者的喜爱,其书法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