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是怎么结束的?
1.1.无论国内国外,贵族一开始都是军事征服者。周朝给了一些亲族和近臣封地,他们带着家眷和士兵到封地进行军事殖民,而土地上的土著变成了平民。贵族觉得为了显示自己的伟大,必须要把自己和平民区分开,所以都有很强的等级秩序感。
1.2,这种意识延伸到对待战争的态度上。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战争是很高尚的事情,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参加,平民没有。《左传》里有一句话:国之大事,唯崇与荣。“只有牺牲和战争才是国家大事”。第二,贵族打架是关于谁更符合“礼”的标准。这类似于玩一个只有步骤的游戏,看谁玩得更好。这里的“礼”不仅仅是礼仪,还代表了一整套的秩序,可以给每个人提供上下排名的适当位置。贵族战争的目的是恢复“礼”的秩序,而不是用“礼”,赢了也没面子,因为会更破坏秩序。在普通人看来,贵族和贵族一样,都会接受贵族制度和贵族制定的等级制度,这样天下才会太平。
1.3.这样一来,在贵族之间的战争中,“礼仪”远大于实用性,只有贵族才能参战,规模也不会太大。与后世相比,封建社会初期的战争是几百个贵族用正义的脚步打,谁打得更好。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不容易导致谁的灭亡。
2.1.周初贵族战争很有仪式感,后来实用了,因为有些人不按套路出牌,不按规矩出牌,直接砍人,没有礼仪,战斗方式就变了。春秋时期的楚国就是这样。不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骨子里对中原并不理解和认同。在当时的中原诸侯眼中,是蛮夷之邦。
2.2.宋朝的君主宋襄公是商朝皇室的后裔。他曾经给一些诸侯下过一段时间的命令,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他在楚宋战争中讲究礼仪,认为对方没有做好准备就开战,不符合“礼”,战败。这种事情是会传染的,只要有一家公司改变打法,就会占优,不改变,肯定会吃大亏。于是,战争的底线越来越低,战争的实用性开始超越“礼仪”。所以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3.1.虽然底线在逐渐降低,但是战争的规模不会特别大,因为这个时期只有贵族可以参战,平民很难动员。当时诸侯国内部结构多为多级分封制结构。诸侯国都是自己城邦的人,分封的诸侯国是否听自己的又是另一回事。
3.2.1.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技术变革,使诸侯的实力扩张成为可能,使诸侯能够对付再次分封的子诸侯,产生了君主、贵族和平民之间复杂的博弈关系。(这里的君主指的是诸侯,当时的周天子只是个摆设,对他来说什么都不是。)
3.2.2.首先,牛耕铁器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平民的劳动效率。让平民不仅可以在贵族控制的公共土地(矿田)上耕种,还可以有能力开垦私有土地,甚至逃离公共土地。然后君主和平民逐渐形成同盟关系。君主向耕种私人田地的平民提供帮助,平民向君主纳税。贵族控制的井田制瓦解,形成新的博弈关系。
3.2.3.第二,竹简技术带来知识传播。之前,汉字是祭祀专用的。我们知道,铸鼎的方式和甲骨文的方式,使得很少有人接触汉字。竹简刻字比铸鼎容易得多,便于携带和复制,降低了知识传播的成本。这使得普通的贵族子弟和幸运的普通人都有机会学习文字,获取知识,打破了传统知识的垄断。很多受过教育却得不到封地的贵族子弟成了“游客”,寻找机会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3.3.这样,有才能的游客,这些新的人力资源,逐渐成为君主的依靠,逐渐发展成为官僚。当然,这样的人有一个前提,他必须在自己的国家没有根基,没有对抗君主的资本。他的地位取决于君主的赏赐。这些官僚本质上并不独立,是“职业经理人”,而贵族是独立的,是君主的准伙伴。君主遇到重大问题时,必须和他们商量。
3.4.随着游客的出现,君主可以全面碾压贵族藩属,藩属国从君主和贵族统治的结构转变为君主说了算的官僚体制。这就是历史上的政治改革。比如魏国的李悝,秦国的李斯,都是外族人,这些人就成了各诸侯国的暴发户。他们镇压住在国大的贵族,执行君主的意志。随着各种政治改革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
4.由于平民被动员起来了,只要有能力,有军事功绩,也可以获得比贵族更高的地位,这就使得战争的规模和频率急剧上升,大规模的亡国战争很容易爆发,大到一场战争就要杀死赵国40万士兵。随着各国相继进行政治改革,前诸侯国的旧贵族阶级逐渐消失,君主对国家的控制力增强,分封割据的封建社会逐渐走向终结。
5.当战争规模大到诸侯国难以承受时,中国开始走向统一。
20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