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的起源是什么?
越剧的起源是从“地上唱书”发展而来的。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开始演变为一种在农村草台、庙会舞台表演的戏曲形式,简称“小哥文书班”或“小哥班”。后来又因演出中有鼓、板的“土都、土都”声,故又称为“土都班”。
1965438+2007年5月,“小宋班”艺人进入上海演出,但因技艺不精,演出失败。1920后艺人在表演、音乐、语言上进行改革,采用弦乐伴奏,开始在伤逝中站稳脚跟。1922年8月,小哥班男艺人进入上海世界,改名为“绍兴文西”,以区别于在上海演出的“绍兴大班”。
1923年7月9日,盛县史家坳诞生了第一个女班。1924 65438+10月14第一个女班在上海升平宋舞台上演出,诞生了女子越剧。从此,女子班蓬勃发展,开创了“女子绍兴文艺戏剧”的新时代9月1925,17日,上海“小世界”游乐场“杜班”演出广告中首次使用了“越剧”的名称。
越剧(汉语拼音yuèjù,英文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被称为第二国剧,也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戏”,也有人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戏曲”。
越剧擅长抒情,以唱功为主,声线优美,表演真实动人,优美典雅,富有江南精神;多为以“才子佳人”为题材的剧,艺术流派众多,其中公认的有十三派。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分北方地区。全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区外,全国各地都有专业剧团。
参考资料:
越剧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