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年夜饭花市的由来是什么?
广州的年夜饭花市,又称农历除夕花市或春节花市,是广州人的重要节目。广州花市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南汉时期,广州南郊就有花农种植花卉出售。到了明清时期,广州旧城七门下已经形成了花农卖花的商业“花市”。一年一度的除夕花市就是由此逐渐形成的。但作为一个真正有意识的迎春花市,形成于清朝中期。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更好地发扬花市的传统,人民政府把分散在各个大街小巷的摊点集中在太平路(现人民南路)1956,用竹竿搭起牌楼,取名:迎春花市。从腊月二十七、八到除夕,持续三天三夜。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不同地区开设了花卉市场,花卉摊位多达2000个。此外,越秀公园、文化公园、烈士陵园、刘桦湖等大小公园也在春节期间举办各种花卉展览和交易会,成为广州花卉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传统的金桔、桃花、水仙、菊花等,近年来还涌现出荷兰郁金香、日本杜鹃、米砂荷花等许多国外名花。
除夕的“春节花市”是广州特有的节日民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精神文明和民俗文明的体现,是吉祥幸福生活的象征,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