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桥镇的发展
何桥镇西桥村位于宜城镇北郊,15km,在美丽的滆湖畔,东临武夷运河,南临国道104。西桥村,总人口近5000人,是宜兴人口最多的行政村之一,也是被市政府命名为“滆湖秋色”的洋县新十景所在地。西樵村走了一条农副业结合的强村富民之路。现已形成以电子、陶瓷、汽车零部件、电机、化工、环保为主的产业结构,不断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其产品畅销中国各地和日本市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分别达到54.5亿元、18亿元、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19.3%、10.8%,均超过全市平均增速,保持。工业经济稳步发展。以保增长为首要任务,工业经济增长在短暂放缓后迅速回升,实现较快增长。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应税销售额分别为654.38+05.25亿元和654.38+0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4.38+09.5%和654.38+04.5%,其中工业应税销售额增速已有654.38+065.438+0个月位居全市前列。以技改设备投资为重点,工业投资不断扩大,工业后遗症工作量达到6543.8+0.29亿元,同比增长22%;全年申报企业基建技改项目40个,其中重点项目5个,设备贴息项目7个;西友、八达、茂达、太平洋、鹏德、雷克萨斯、海德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符涛、澳华、英龙等项目即将竣工。盛兴PBT、狮子王木业、新力科技等项目快速推进,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形成。按规定,企业销售收入达到6543.8+00亿元,占全镇经济总量的68%。机电制造、高端线缆等行业在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保持了强劲的增速。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稳步发展。强化服务管理机制,优化了服务业发展环境,提高了发展效率。预计服务业增加值6543.8+08亿元,同比增长654.38+09.5%;后劲投入可达5亿元,同比增长16%;应税流通量265438+亿元,同比增长30%。农业经济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农业总产值4.8亿元,多种经营产值3.7亿元,均圆满完成市下达的计划指标,实现“九连丰”。注重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优良粮油品种覆盖率达到100%;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现零扑杀;注重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在闸口、南新、西桥村市场推行蔬菜条码销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累计惠及65438+50万户。现代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取得新进展。耕地保护力度加大,土地利用更加规范,顺利通过国土资源片检查。
二是转型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发展,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认定4家;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0项,认定13项;9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申请专利352项。扎实开展政产学研对接活动,组织企业与湖南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等进行深度对接。,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新增9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增强了企业的科技意识,加强了企业间的人才和技术交流与合作。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重视招商队伍建设和招商氛围营造,千方百计招商引资,攻坚克难,促进落户。在配齐配强招商人员和招商信息员的基础上,完善了招商激励和考核办法,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活动。预计年注册外资335万美元,注册外资549.9万美元,自营进出口创汇约9000万美元。加强与香港中旅、北京建工、美国古驰公司、瑞典TFC公司、英国金属乐队材料工程公司、深圳金瑞意等国内外大型企业的联系,储备了一批优质意向项目,有望成为追赶的重要引擎。广纳贤才,吸引智慧,取得新的进步。以“千企引进千人”活动为抓手,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设立人才奖励基金,积极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进。
全年“人才强企”5家,人才载体8个,新引进海外人才4人,双创人才23人,急需人才107人。公园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坚持把入园企业和项目的建设服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重视工业园区拆迁,完成拆迁任务近3万平方米。聘请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完成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