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澄城月楼

乐府,原名城隍庙神府,位于陕西省澄城县西街。三座古楼,南北向,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建筑群。主楼高大宏伟。东、西厢房建筑精巧玲珑,展翅飞翔,十分壮观,是我省关中地区著名的名胜古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中国名胜古迹辞典。她是我县唯一的木结构建筑,被县委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澄城县志》记载,澄城神庙建于唐代(公元797年)西门外,庙前有两座旧神楼,俗称钟鼓楼,毁于地震。那些独自生活在权利中的人将被毁灭。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知县常率人修建第三层。从开始到现在。此后虽经多次修缮,仍保持着明代建筑的原始风貌。三座古楼并排而立,中间的主楼最高,总高17米,面积140平方米。它由32根柱子和横梁建成,歇息在山顶,有琉璃重檐和三滴水。它有五个房间宽,有一个平栏杆。第二侧建筑用14柱和梁建造,它是一个方形亭子,有双层玻璃檐。飞檐呈拱形,四个桃角挂有铃铛,每个铃铛占地40平方米。主楼在所有的楼梯上,人可以从各个方向爬楼梯,山景一目了然。唐、宋、元、明、清、民国的几件重要文物都保存在音乐楼里陈列,真是琳琅满目,让观众大开眼界。如唐代佛经石刻造像和三尊大石佛,距今约1200年。北侧有一个金吊钩,高2.35米,重约4吨。钟身刻有1075的铭文。其中有205个简化字,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简化字。钟体上还铸有“准刷新梵天咒”和“智慧火炬破地狱咒”,都为梵天与汉语结合研究梵天人物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其他碑刻和墓志铭,如元代的大盂盆、明代的铁灯、清代石的将军墓志铭、辛亥革命纪念碑、冯玉祥将军施政碑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深受中外游客和观众的赞赏。通过参观音乐楼,广大人民群众将受到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