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的历史

南音又称南曲、南关、南岳、仙关、郎军音乐、郎军唱腔,各地叫法不一。“南乐”是就地域流传而言,如厦门,多称“南乐”;“弦管”导管乐主要由竹笛的弦演奏,古代多称为“弦管”;“郎军之乐”“郎军之唱”指的是将孟府的郎军奉为音乐之神的南风乐人。还有叫“金曲”、“五音”。

南音来自中原。

中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古乐与南音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先奏五音,论音阶与宫调;宫角围绕商和其他多角的旋转特性;汉代的记谱法与林瀚和歌“丝竹更和,祭歌”的唱法和表演形式;清、商的三声、相、五音都可以在南音中找到。(蠢文:《南音标准音的问题》已经详细解释了上述现象,所以本文进行说明。)难怪《泉州府志》中有一首明朝万历年间晋江冷儒苏君写的诗:“小路满烟雨,天浪滚滚来。”"江头不停地清着商歌,留下了春风和好客."苏军是南音的情人。如果不是南音,他所指的尚青曲是什么?因此,在古代,泉州南音很可能也被称为尚青曲。

中原古乐之所以在泉州南音留存下来,与历史上几次大移民的现象不无关系。永嘉之乱(公元304年-309年),晋人南下。宋太平世界纪录:“东晋南渡,士绅衣冠楚楚,为止堵塞,多采土地。景云二年,南安郡(今泉州)改为泉州、晋安郡(今福州)。”泉州的考古学家还在晋江河谷发现了大量的金墓葬。特别是几年前,在鱼峰地区毛峡村发现了一座金代墓葬,其中有“卜曲音”的随葬品,是这一历史事实的重要见证。但南迁的金人为了让后代记住这段历史事实,将这条原本名为南安江的河流改名为晋江,以示对金故土的向往。东晋亡后,南迁江左100多年的晋人仍觉得江左不如南方太平安定,于是小批量从浙江迁到闽北,最后在这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局部安全的东南角沿江而居,宛如世外桃源中的晋江流域。唐僖宗光启年间(公元885-887年),河南起义兄弟王超、王进入福建,据闽中五州,称王,建立福建国。移民时间短且大。其侄儿王言彬在南安设招贤纳士,黄桃等中原士绅纷纷南迁,全州一时成为“海滨邹鲁”。此时的泉州经济文化相当发达,已经是“千罗齐鸣”的繁荣景象。中原人的南渡不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带来了中原优秀的音乐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泉州的经济文化发展,为宋元时期泉州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音与梨园戏的融合发展

南音古乐为什么能代代相传,经久传唱,深受人们喜爱?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历史进程中,除了不断吸收兄弟的声音来充实自身外,其决定性因素是与梨园戏的长期融合发展。

靖康二年(公元1127),金兵南侵,汴京(今开封)失陷,北宋失陷,迁都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赵、宋王室的分支由临安迁至全州。遗臣遗民纷纷南迁,泉州成为南宋都城。此时的泉州港正处于繁荣时期,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美誉。经济发展的结果,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以南音为基础,以带有浓重中州夏洛口音的全南口音为歌词和评书的梨园戏,就在这个时候产生了。需要指出的是,与宋朝南迁带来的宫廷文化无关,比如家庭类(又称家庭类剧)。

梨园戏以南音为母曲,以南音“曲”为主要唱腔。它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一些山歌和其他戏曲声腔,如益阳、昆山、庆阳、潮调等来充实自己,形成了“上路”、“南下”、“小梨园”等流派。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南音从宫廷走向民间,又从民间走向舞台,形成了一种独具个性、高雅、通俗的传统音乐。南音的基调简单、淡雅、舒缓、低调,但最适合伴有伤感、忧伤、抒情、向往,尤其是以爱情为题材的民间故事。因此很有感染力,与民心相通,深受人们的青睐,有着强大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明代三部《闽南戏曲选本》中有陈三五娘等梨园戏的痕迹。它不仅记录了南音的卷闸门,还标注了南音的歌词和音乐,说明南音与梨园戏的关系由来已久。

梨园戏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南音“指”和“歌”的内容,而且通过表演实践发展了南音的弹拨、乐器和音准。在拍击方面,原来的二进制音符是拍击,却浓缩成了四分音符作为拍击;乐器换成了品箫而不是东晓;调音方面,调音方式由“以业为商”为标准音改为“以X为OEM”为品控调音方式。由于南音和梨园戏在漫长的历史中相互汲取、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某种程度上说,梨园戏对南音的改革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人民群众也更愿意接受,这无疑起到了完善南音、丰富南音的作用,使南音艺术更具生命力。

而且闽南其他地方剧种,如布袋戏、高甲戏、大成戏,甚至湘子戏,也从南音中吸取养分,在发展过程中充实自己。比如歌仔戏里最有特色的剧种大广弦不就是由南音二弦演变而来的吗?同样,在为民演出的过程中,闽南各种戏曲也不断丰富和实践着南音,使南音更加贴近群众,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精神食粮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泉州南音“踩金狮”礼仪探源

1.以前泉州丝弦在唱的时候,要搭一个锦棚,上面挂“钦差门客”的横彩,边上挂木制的银宫灯。舞台中央摆了五把太师椅,左侧立着一把绣着黄龙的摇把伞。舞台上的一切都是根据传统的法规安排的。整个舞台被五光十色的灯光装点得光彩夺目,显得特别大气。

2.在旧时代,弦乐器的歌手和演奏者都是男性,他们对服装非常讲究,所以他们必须穿着长袍和马褂在舞台上表演。他们坐在太师椅上,温文尔雅,举止符合古代的风格。至今,南音在演唱时更注重礼仪,严禁穿短裤、背心、拖鞋者上台表演。3.演奏者在唱弦管时有固定的位置。五个座位的顺序是歌手中间持节,歌手左边第一个是笛子,第二个是第二弦。歌手右边,第一个是琵琶,下一个是三弦。其他乐器,如铃、小叫、木鱼、双铃、文房四宝、平鼓等,分开在背面两侧。4.泉州丝弦歌手举行节日、演唱歌曲的传统,与南唐长卷《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歌手持拍板的传统相同。一直延续着“丝竹更和谐,持节人唱”的传统形式。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南音是唯一具有这种表演形式和鲜明地方特色的。

5.以前管弦乐器以琵琶为主,坐在歌手左侧的“大位”。演奏时,琵琶演奏者也要先上台,其他乐器演奏者可以入座。后来“五小方仙”在晋京为康熙帝演奏时,康熙帝拿着笛子试着吹。之后这个“大位”自然就给了吹笛子的。

6.泉州南音演出时,舞台上有两只雕花金狮供戏子垫脚。这种表演形式被称为“踩金狮”。这种独特的展示和礼仪,据说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与康熙帝在泉州表演南音晋京时的宠信有关。

7.那些在弦管里弹琵琶和二韩的人,为了防止乐器打滑,演奏时经常会跷二郎腿。泉州南音晋京在为康熙皇帝演奏时,在最高皇帝面前跷二郎腿是不敬不礼貌的行为。泉州弦管大师不知如何是好。

8.康熙皇帝有了主意。他灵机一动,命太监把龙椅前的两只金狮取下来,一只放在弹琵琶的脚下,一只放在弹第二弦的脚下,这样可以垫住脚,防止乐器打滑,以便演奏得更好。从此,泉州南音乐手有了“踩金狮”的殊荣。9.“徒步金狮”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四只金狮,每个玩家都有一个金狮垫。泉州南音,一种严格的歌唱礼仪习俗,朴实、庄重、规范。“踩金狮”的礼仪,显示了南音的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