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中原在哪里?

“中原”一词,据我们所知,最早见于《诗经·潇雅·吉日》:“漆落之地,天子居之地。远在远方,辽阔的土地是富饶的。”这里的中原不一定是后来的中原(指诸葛和陆游)。参见:

中原之地,原指关中。

所以,我这里要说明的是秦统一后的中原。

“中”字现在指的是“中心”和“中心”,任何中心都要有相应的角。对于一个容器来说,即使是平底的,也必须在中心有最大的容纳量,因为它可以在中心上升。因此,现代人口分布对于了解各地的人口承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虽然由于目前沿海发达,有一定程度的扭曲,但对于中国来说基本是点状的,所以干扰不大(江苏沿海一定程度除外):

从上图可以看出,具有人口意义的中原其实并不是河南,而是以亳州为中心,以南太行、泰山(蒙山)、大别山为大致边界(上图蓝圈)的一个区域。

虽然说我们经历了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和南迁。但是大的地理环境基本没有改变。与上述人口中心大致对应的黄淮平原,在河北、江苏沿海大幅东扩的形势下,仍是华北平原的主体:

上图中的边界并不清晰,只标注了大概的位置。详情如下:

在上图红线处,从大别山开始,大致逆时针方向的地标界线是张八岭、洪泽湖、蒙山、太行山南麓、伏牛山东麓、桐柏山。这个地区几乎是一个马平川。北部和东部完全开放的邯郸(安阳)和淮安是重镇,而大别山和伏牛山分别是正南和正西,所以这两个方向出去的情况分为两个方向:洛阳位于西北的虎牢关,西南西部边陲破关,南阳是重镇,益阳是东-西南三关重镇,合肥是重镇。

由于上述山川关系和内部水文影响,黄河淮河上下游大部分可以先融合,最后中原地区的对抗多为西北-东南对抗(即图中襄阳和亳州连接形成的白线,为我国南北对抗)。

因为中原没有危险,控制中原的方式就变成了控制一个角落的外围(上图红线和黑线之间)。以典型的关中模式为例,所谓“三河一关”,就是关中和河东,是关中的核心力量,对应控制洛阳(一定程度上包括南阳,警戒荆州叛乱)和安阳(实际上是长治盆地的突出部分,警戒河北叛乱):

河南现在的主体是洛阳(包括南阳)、安阳所在的河内、中原西部(红圈)。这其实就是关中标准的行政中原。

如果以东南(南京)标准来看,东南政权最常说的战略理论就是“守河防淮”。淮河防御体系的意义相当于河南防御(控制)体系(以洛阳为中心加上南阳和河内):

这个防御体系或许可以称为“三港一淮(安)”,拥有三港的分别是杭州(宁波港)、古海州(连云港)、南京(香港)。如果说历史上的东南势力更注重航海技术,可以从海上派兵与关中争夺河北(先消化朝鲜半岛,甚至禁锢日本),进而统一中国,那么这种背景下的行政中原一般是苏北和安徽(长江以北,包括南京)。

综上所述,真正具有地理意义的中原狭义,在冷兵器时代(大航海之前)并没有改变。但因为统治,行政中原(河南)应运而生;而因为外战(以及南北内战),广义的中原诞生了:

这个概念基本上是以地理(人口)中原为基础,加上河北、关中、晋阳(如上图),这两个角落的连接区域。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