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建立在新的时代条件和中国国情基础上的。它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它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应该说,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分析,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和世界观,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二阶段,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必须同时在大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创立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使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现实。

第三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使毛泽东思想不断发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不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第一次通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且第一次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条件下取得新的重大发展的两个主要标志,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次伟大革命。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和第一次伟大革命,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的生产者和中国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这一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和第二次伟大革命,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道路。渐行渐远背∑倒在你哥身上?哎?你在做什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发展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具有新的丰富的时代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作了系统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本质和逻辑起点,也是贯穿整个理论的一条红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这一理论的两大基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 * *共同富裕,是这一理论揭示的社会主义本质内容;改革开放是这一理论最鲜明的特征,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四项基本原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是立国之本;党的基本路线不仅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而且是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是我们的事业经受风险考验、顺利实现目标的最可靠保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既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又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特殊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殊规律的有机统一。因此,它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必将对中国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必将推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