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代科学家张衡

浑天仪

张衡,本名,张帝坚三年(公元78年)生于南阳县鄂县石桥(今河南南阳城北五十里石桥)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祖父张堪是地方官员,曾任蜀郡太守和渔阳太守。张衡年轻时家境已经衰败,有时不得不靠亲戚朋友帮忙。正是这种贫苦的生活,使他能够接触到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和一些生产生活现实,为他后来的科学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当时南阳是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被称为“南都”。受这样的环境影响,从小勤奋好学的张衡,在青年时代就为后来的文理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为家里的经典满足不了张衡的求知欲,他从十六岁起就离开家乡去读书,结交文人名士。他曾经去过汉朝故都长安,参观过当地的名胜古迹,考察过周围的山川、物产、风俗、人情世态。后来,他去了当时的首都洛阳,在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成为一个更博学的学者。当时当地政府曾推荐他做“孝子”,政府多次招他做官,他都拒绝了。

张衡从小对文学有特殊的爱好和研究。他的文学作品很多,风格各异。有些形式短小抒情,如《归天赋》。有的气势磅礴,写景广泛,如《二井赋》;有些特色突出而独特,如“四哀诗”、“同声歌”。

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23岁的张衡应邀回乡做南阳太守保德的主簿,主管文书工作。除了处理政务,他还致力于文学创作。他以在长安、洛阳求学的经历为基础,用十年时间精心雕琢、修订。安永元年(公元107年)写下了著名的《东京颂》和《西京颂》,合称《二京颂》,广为民间流传,画工精良。

后来保德被调走,张衡辞职回家了。掌管朝政的皇亲邓骘为了拉拢士人,几次派人请张衡做自己的幕僚,壮大自己的派系。但张衡一方面嫌弃外戚专权,一方面又想专心读书,被坚决拒绝。

张衡三十四岁时,他的研究兴趣逐渐转向哲学和自然科学。他非常喜欢杨雄的哲学著作《玄晶》。《太玄经》的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数学等,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玄晶》中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也极大地启发了张衡。

安帝雍四年(公元111),张衡被招至北京,先后担任阆中、太史令、巴士司马令等中低级官职。其中,他担任太史令的时间最长,前后达到十四年。太史令是负责观察天象、编制历法、等待天气、调节时钟节奏(计量和性情)的官员。在任期间,他对天文历法进行了精湛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汉代有三种关于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的学说:盖天说、浑天说和叶璇说。遮天论,又称天圆如伞,地方如棋盘。浑天说,天地的形状像一个鸡蛋,天地的关系像一个裹着蛋黄的蛋壳;叶璇说,天空没有一定的形状,太阳、月亮和五星(金、木、水、火、土)都漂浮在气体中。

张衡根据自己对天体运行规律的理解和实际观测,认真研究了这三种理论,认为浑天理论更符合实际观测。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浑天说,大胆地提出了许多关于天象的新观点。

张衡在西汉耿寿昌发明的浑天仪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浑天仪理论,创造了更为精确和全面的浑天仪。创造了一个能够准确执行浑天仪思想的“浑天仪”。

浑仪是一个可旋转的空心铜球。铜球表面刻有二十八星座等恒星的位置;球的中心有一根铁轴贯穿,轴的两端象征北极和南极。球体外面有几个铜圈,分别代表地平圈、子午圈、黄道圈、赤道圈。二十四节气刻在赤道和黄道上。张衡当时知道的所有重要天象都刻在浑仪上。

为了使“浑天仪”自动旋转,张衡利用了液压传动齿轮的原理,利用滴壶滴下的液压传动齿轮带动空心铜球绕轴旋转。铜球自转一周的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速度。这样,坐在房间里的人就可以从浑天仪上看到天体的运动。

公元89年至140年,东汉都城洛阳、陇西共发生33次地震。尤其是公元119年,洛阳等地区接连发生两次大地震,促使张衡加紧了对地震的研究。终于在公元132年,他发明制造了中国第一台地动仪。

张衡制造的这台地震仪相当灵敏准确。公元138年的一天,地震仪准确地监测到了距离洛阳1000多里的陇西发生了地震,说明他的精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欧洲在1880年制造了类似的地动仪,比张衡晚了1700多年。

在气象学上,张衡还创造了一种测量风向的仪器——侯风义,也被称为随风的青铜鸟。一只嘴里衔着一朵花的铜鸟被放在一根50英尺高的杆子顶端,这根杆子可以随风旋转。鸟头的方向就是风向。这种仪器类似于欧洲安装在屋顶上的候鸡,但候鸡是十二世纪才出现的,比张衡的候鸡仪晚了1000年。

张衡一生为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谦虚、谨慎、勤奋。“如川之逝,日夜不舍”,几十年如一日,在事业上展现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畏强权、锐意进取的治学风格。而他不求名利的高尚品格值得学习。

永和4年(公元139年),张衡请求退休,不准回老家。他被调到朝鲜做国务资政,但任职仅一年就去世了,享年61岁。

灵仙

《灵异》是张衡一生最著名的天文著作。这是一部阐述天、地、日、月、星的形成及其运动的天文理论著作,代表了张衡天文学研究的成果。它总结了当时的天文知识,虽然有一些错误,但仍然提出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独到的见解。

比如,张衡在阐述浑天学说时,虽然仍然保留了旧的视界概念,提高了天球的直径,但进一步明确了天球之外还有空间。他说:“那些逝去的人并不知道,也不知道。不知道也不知道,宇宙也叫。余之表无穷,宇宙之末无穷。”也就是说,我们能观察到的空间是有限的,我们观察不到的地方就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宇宙,无始无终。这段话明确提出了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穷无尽的观点,非常有价值。

张衡在《陵县》中指出,月亮本身不发光,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他说:“夫日如水,火外轻,水内含景。所以,月光诞生于太阳,灵魂诞生于太阳;那一天,光满,那一天,光尽”(景即影,灵指缺月的部分)。他形象地把太阳和月亮比作火和水。火可以发光,水可以反光。他指出,月光是因为太阳光而产生的,有时因为太阳光被遮住而看不见。他的观点在当时是非常新鲜和正确的。

同时,张衡进一步解释了月食的成因。他说:“日之匆匆,光常不一致,隐于地下,谓之黑暗。”在星星里,星星很小,遇到月亮就吃。“当你看月亮的时候,你应该能看到满月,但有时你看不到,因为阳光被地球遮住了。他把地球阴影的黑暗部分称为“暗空”,月球经过“暗空”时会发生月食,并精辟地阐述了月食的原理。至于那句“群星中,群星昏”,说的是群星遇到“黑暗”就消失了。

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因为恒星离地球非常远,而且大部分都是发光的恒星,不像月球属于行星,所以不会有恒星进入地球的阴影而失去光芒。这是张衡的短板。也可以看出,当时古人的研究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现在的人也一样。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绝对正确,但一定要最大程度地反映客观现实。

此外,张衡还计算了陵县太阳和月亮的角径,记录了中原洛阳观测到的2500多颗恒星,其中规则星124颗,有名字的星约320颗。这与现代天文学家观察到的结果非常接近。

在张衡的另一部天文学著作《浑天仪的传说》中,也确定了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5度,周日四分之一”,这与现代天文学家测得的365天5小时48分46秒的数字非常接近,表明张衡对天文学的研究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