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大佛的背景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其后在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四百多年间不断大规模修建。大约始于北魏孝文帝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到洛阳的时候。当时南北两朝混战。孝文帝深感都城偏北,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开始修建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北宋四百年,其中北魏、唐朝大规模修建时间超过140年。所以龙门所有洞穴中,北魏占30%左右,唐朝占60%,其他朝代只占10%左右。据统计,东西两山共有洞穴2345个,佛塔70多座。龙门石窟被称为古代碑林,是中国古代碑刻数量最多的石窟,共有碑刻2860多处。其中,广为人知的龙门二十品和楚一阙佛龛碑分别是魏碑和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精品。龙门山共有佛像11000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65438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每尊只有2厘米长,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许愿和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室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雕像反映了非常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失去了这里云冈石窟造像粗犷、雄伟、浑厚的特点,但生活气息逐渐浓厚,趋于活泼、细腻、温柔。这些北魏造像面部细长,肩细胸直,衣纹用直刀雕成,刚健古朴。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像雕塑也追求秀骨清象的艺术风格。唐代人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佛像的脸是圆的,肩是宽的,胸是鼓的,服装花纹的雕刻是用圆刀做的,自然流畅。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刚健生动、古朴自然的写实风格,达到了佛像雕刻艺术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