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已经消失的民族,有多少人知道其五建国五灭亡的惨痛历史?
西晋时,公元296年,彝族首领杨茂寿率领彝族部落迁至武都县丘迟建立割据政权,史称前丘迟国。这个丘迟国家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地方,只有两个县,武都和尹平。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国。从此,中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五大野花时代。凭借这种灵活的外交政策,弱小的丘迟国家实际上在大国之间的夹缝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直到统一北方建立之前,我们看到西南有个小疙瘩国,就派将军把这个国家夷为平地,把它的人民迁到关中。前国灭亡后,前国的杨家并没有被处死,而是留在前秦为官。此时是东晋,公元371年。
虽然追随了傅坚,但杨家从没有忘记他的兴国之志。公元383年,苻坚淝水之战失败后,丁洋趁机带领齐贝吉回到丘迟,招募苗人,重新挂上了立国的招牌。历史上,它被称为丘迟国家。后秋池为了生存,向西秦、东晋、北魏进贡。丁洋死后,他的弟弟杨胜继位,杨胜死后,他的儿子杨玄继位,杨玄死后,他的儿子杨宝宗继位。但杨宝宗年轻,被弟弟杨继伟废黜。杨当是个不折不扣的奇才。他雄心勃勃,试图改变丘迟的悲惨命运,所以他多年来一直在招兵买马。要知道,丘迟的总人口只有40-5万,他能以全国之力组织起来的军队也不过1万多。自公元432年以来,丘迟遭受中国连年干旱,国内形势危急。为了走出困境,党先后向北魏两朝重量级人物发起挑战。被北魏和刘崧的地方势力打败。公元43年,杨以撤换梁、刺史为契机,出兵攻打,接连攻克数城,占领汉中。刘崧大怒,派司马程潇为先锋攻打汉中。刘崧不断派遣更多的军队。当丘迟崩溃时,刘崧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汉中。仔细看,北魏宋交界处的小青疙瘩是郭。
41年,射冰不自量力的杨倾其所有南下征服宋朝,企图占领宋朝的巴蜀之地。刘崧不断受到这个小国的骚扰,这次他终于出兵了。442年,更是一举,但杨大败,被北魏投。后来,他报了仇。
不过没关系。郭这才走了出去。杨的愚蠢导致了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北魏以报复郭为名,决定四路出击。宋朝发生了一场大战,宋朝战败,于是和魏延讲和。
但是,彝族人真的是百折不挠。443年,杨熠·文德跑回武都,建立武都国。他顽强地坚持了35年,于477年被魏所灭。武都被灭一年后,杨剑力建立,又延续了28年。魏被俘,带汪洋回洛阳,改安五星镇。
另一方面,杨的弟弟在公元477年建立了公平的竞技场,一直持续到公元580年。当时的阴平王杨帮助北方周一舟太守讨伐隋文帝,因此被隋文帝再次发配平定。这一次,氐人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足够的神奇回春。氐族逐渐消失,氐族后裔逐渐流散全国各地,融入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氐族彻底从历史中消失。
三百年来,任地坚忍不拔,五次灭国,五次崛起,试图在弹丸之地的大国夹缝中求生存。与南北朝时期五大野花和列强的变化速度相比,丘迟五国已经可以算是稳定的了。是什么让一个小国存在了300年?
第一,独特的地理条件。丘迟地处山区,易守难攻。由于其多山的领土,密集的河流流域和很少的对外交往,丘迟成为乱世中被列强遗忘的天堂。
第二,狄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丘迟是氐族最初的聚居地。有一个针对丘迟的深层国家阴谋。丘迟被灭五次,氐人五次收复国土。据李祖焕《丘迟国志》记载:“为苻坚、杨定兴所灭,后为杨文德复兴,后为北魏、杨福行三次。这种强烈的建国精神,在十六大国学中是前所未有的。”虽然丘迟很弱,但它不是。
第三,灵活的外交政策。
夹在南北之间,郭总是受到两面的威胁。于是,郭紧跟时代,审时度势,游走于南北之间,利用南北矛盾自救。丘迟国家往往依附于一个强大的政党,但同时又对其他政权表现出善意。玩的时候要平衡,不要树敌。最终,丘迟比一些大国存活的时间更长。
由于民族大融合,氐族最终融入中原各民族。但他们五次亡国五次复辟的历史,还是表现出了狄人的坚忍不拔。这也是其他民族可以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