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运动”的口号是谁提出的?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就组织军民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

动,做好卫生防病工作,作为关系到革命成败的一件大事。1933年,毛泽东同志在《长岗乡考察》一文中指出:“疾病在苏区是敌人,因为它削弱我们的力量。像长冈乡一样,开展减少甚至消灭疾病的公共卫生运动,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将全区卫生运动列为施政纲领。1941年,陕甘宁边区成立防疫委员会,开展以灭蝇灭鼠、预防鼠疫霍乱为中心的军民卫生运动。

编辑本段运动进度1949 1949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继续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1952年春,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中对朝鲜和中国发动细菌战。在保家卫国的大潮中,推动了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的深入开展。人民把这场伟大的运动称为“爱国卫生运动”。党中央对此予以肯定

爱国卫生运动

一、标明各级领导机构的名称,以下统称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同时,将卫生工作与群众卫生运动相结合是卫生工作的一项原则。毛泽东同志号召:“动员起来,注意卫生,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粉碎敌人的细菌战”。爱国卫生运动不仅得到了全国的一致支持和参与,也赢得了国际赞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显示出其“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巨大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49-1952 1949-1952时期,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了改变旧中国不卫生的状况和传染病严重流行的状况,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卫生运动。抗美援朝、粉碎美帝战争期间,在中央防疫委员会的领导下,各地迅速掀起了群众性卫生运动的新高潮。运动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成果之显著,都是前所未有的。仅半年时间,就清理垃圾15万余吨,疏通渠道28万公里,修建厕所490万座,改建水井13万口。共拯救老鼠4400多万只,消灭蚊、蝇、蚤200多万斤。还填了大量的污水坑;广大城乡的卫生状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1953-1966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国务院发出了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指示,要求以城市厂矿为重点,把突击活动和定期大扫除结合起来。随着工作的开展,许多厂矿建立了清洁对、清洁日等各种制度;保持车间、寝室、食堂、厕所内外环境整洁,逐步降低员工患病率,提高员工健康水平,促进生产任务的开展。

1955年冬天,毛泽东同志起草的一个通知说:把爱国卫生运动和“除四害”结合起来,讲卫生,对于预防和控制人畜疾病,保障健康,会起到很好的作用。1956 65438+10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消灭四害》的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将麻雀定为“有害鸟类”是爱国卫生运动中的一个弯路,但“除四害”运动在传染病和疫情的防控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1]

1960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1956-1967)将“除四害”和讲卫生列入纲要。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也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许多城市和农村地区已经清除了大量的垃圾和污垢。“四害”大大减少,面貌焕然一新。

党中央在1960号发出的《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中指出:“中央现在提醒同志们注意这个问题,重新开始这两年来放松了的爱国卫生运动。”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以卫生为荣,以不卫生为耻。”在1960年先后召开的全国城乡卫生工作会议上,介绍并推广了山西省界山县和广东省佛山市两个改造城乡旧区卫生面貌的先进典型经验。各地爱国卫生运动取得新进展。

1966-1976 1966-1976“文革”期间,包括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在内的许多卫生健康服务机构合并,其工作人员有的下岗,有的分流;一些工作被迫停止,导致许多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卫生状况恶化,疫情再次出现。这一现象在党中央得到了反映。当时,周恩来同志多次指示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并亲自组织指导防疫队和支援西北地区的流动医疗队,控制传染病疫情,改善缺医少药和卫生条件差的局面。在此期间,当地卫生防疫专业人员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者深入实际,宣传卫生科学知识,努力改善环境卫生。在农村,为解决水管理和粪管理两个基本问题和改善环境卫生条件而采取的措施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并概括为“两管五改”,即水管理和粪管理、水井、厕所、谷仓、炉灶和环境。“两管五改”成为组织和指导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的具体要求和行动目标。

1978-1995 1978-1995,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爱国卫生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4月,1978,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要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切实领导卫生运动。同年8月,在山东烟台召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现场经验交流会,随后分别在内蒙古赤峰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山西省晋城县召开城乡卫生现场会,总结推广他们的“人民城市人民建”、“门前三包”(卫生、秩序、绿化)、“四自联”(自修门前路、自接门前水、自洁门前、自绿化)思想。

1987年2月,中央爱国卫生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共青团中央等九部门发出《在全国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经中央领导同意,每年的3月被定为全国文明礼貌月。主要内容是“五讲四美”,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讲心灵美、讲语言、讲行为、讲环境。健康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突破口。各地各单位爱国卫生运动取得新成效。1989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领导,使卫生条件和健康水平的改善与四化同步发展。多年来,通过爱国卫生运动,广大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与不良的社会习惯和环境作斗争,在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1990起,国务院批准全国455个城市开展健康大检查。截至1995、10年底,已组织了三次大检查评比活动。共有155个城市被评为“卫生城市”,23个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的城市卫生质量有所提高。

65438至0980,我国政府决定参加联合国第三十五届大会发起的国际饮水供应和卫生十年的活动。多年来,在“政府领导、部门支持、民办援助、多方集资”的方针指导下,在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各地发动群众改善农村用水,大力建设农村自来水。截止1995年底,全国改水受益人口达到79873.92万人,占农村人口的97.03%;其中,43.51%的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在预防疾病、保障健康、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村改厕所更难。当时确定改厕工作以试点为主,循序渐进。同时,要求厕所改善应与水改善相结合;和解决能源问题;合并血吸虫病;与扶贫小康相结合。结合以上,作品会相当给力。采用这些方法,河南省65,438+0.994个乡镇新增改厕65,438+0.22万个,累计超过500万个。湖北、江苏等地的农村厕所也进步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