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的历史背景

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特有的文字。人们用芦苇、木棍或尖呈三角形的骨棒作为“笔”,在泥板上书写楔形文字。这种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发明了象形文字。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象形文字难以表达复杂抽象的概念,于是象形文字发展成为表意文字,即以各种字形的组合作为语言意义的象征。于是就出现了谐音字,即同时出现的字往往用同一个符号来表示。这样,苏美尔人的图形符号从早期的2000个左右减少到后来的500多个。苏美尔人的文字原本是刻在石头上的,但是因为美索不达米亚的石头很少,纸莎草也没有同时生长,所以他们把文字写在泥板上,晾干。泥片晒干或晒干后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当时政府和寺庙里有很多这样的泥板,现在能看到的有3万块左右。这种文字后来被巴比伦人、亚述人和波斯人广泛使用,在科学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用泥板书写、保留文字,经济、简单、长久。这项发明包含了奇妙的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