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的熵原理

熵定律是最科学的定律,这是爱因斯坦的观点。我们知道,能量和物质、信息一样,是物质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而在物理定律中,能量守恒定律是最重要的定律,它说明了各种形式的能量在相互转换时总是处于平衡状态。

熵的概念起源于物理学,用来度量一个热力学系统的无序程度。热力学第二定律,也称熵增定律,表明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沌程度(即“熵”)在自然过程中不会减少。

扩展数据:

熵定律指的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即能量只能从可得到不可得,从有序到无序,从有效到无效,即耗散,这是不可逆的。熵是不能再转化为功的总能量的度量单位。“熵”这个术语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1868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世界的熵(即无效能量之和)总是趋向最大值。

罗塞尔解释说,“每当一个区域有大量能量,而相邻区域的能量较少时,能量就会从这个区域流向相邻区域,直到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自由能量或有效能量被消耗掉。1981年,美国的里夫金和霍华德在《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中赋予了熵定律以哲学意义,警示人类科技的发展。

在心理学中,熵是荣格引用的。他认为,如果两个值的强度不相等,能量就会从较强的值流向较弱的值,直到达到平衡。当角色原型过度发展,影子原型发展不足时,能量会从角色原型流入影子原型。

百度百科-熵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