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铁牛是唐代制造的。它是做什么的?
黄河铁牛铸造于唐代开元年间,直接用途是稳固浮桥,位于永济城西黄河古道两侧。由于黄河改道,四头铁牛的浮桥早已坍塌。到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旱季,当地的老人在水下航行时可以摸到自己的角,船底经常会破。上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门峡水库再次泄洪。在1988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铁牛终于重见天日。
除了四头铁牛,还有四个铁人。这样重量级的铁牛钢铁侠,外表和造型都不一样。更神奇的是,黄河铁牛在水下这么多年,现在竟然没有一点锈迹!我们在赞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为现代科技感到羞愧。
到了上世纪50年代,由于修建三门峡水库蓄洪,泥沙在古渡口大规模堆积,铁牛也被淹没在黄河泥沙中,消失了。天、地、人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共同驱邪。牛代表土,土代表大地的意思。因此,在铁牛的周围,有七根铁柱,呈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代表天,祈求上天的眷顾。
到了唐朝,除了东边的洛阳和西边的长安,还有中都普郡。由于三座城市被黄河封锁,唐玄宗下令修建桥梁连接三座都城,所以725年唐玄宗时期铸造了黄河铁牛,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铁器。从出土的铁牛来看,经过几千年的河沙侵蚀,最重的有72吨,最轻的有45吨。原来,作为桥墩,他为黄河两岸的一座蒲津浮桥提供了稳定的桥墩。他从世界各地调集铁料,让人把唐朝年产量八成的铁料铸成八头极重的铁牛和若干铁人、铁柱、铁山,固定黄河上的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