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开端是什么?

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始于黄帝时期,这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部落的起源,也是黄帝和颜地部落的起源。大多数古代文献记载黄帝部落起源于陕西渭水流域,黄帝由吉水(位于陕西中部)形成。黄帝的出生地——吉水(陕西中部)[4]黄帝和颜地是华夏人的祖先。《国语·于今》载:“昔少典嫁尤高,生黄帝、颜地。黄帝是用汲水(陕西武功的淇水河)做的,炎帝是用姜水(陕西宝鸡的清江)做的。功德不同,所以黄帝是纪,是姜。二帝用师相济,德异之理也。”这是中国最早的炎黄出生地的历史记载。因此,他们是两个血缘相近的部落首领,都起源于陕西中部的渭河流域。后来两个部落为争夺地盘,展开了汉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两个部落逐渐融合为华夏族,汉、唐以后称为汉民族。颜地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和科技的祖先。据说他们和他们的朝臣、后代创造了古代几乎所有的重要发明。还有一些主张“昆仑论”、“天水论”、“熊论”、“寿丘论”的观点。然而,这些观点早已被学术界所驳斥。值得一提的是,汉代山东曲阜人孔安国谎称黄帝生于寿丘,被他误导。西晋学者皇甫谧在《皇帝的世纪》中遥相呼应,当时就有人指出皇甫谧的错误。关于黄帝故里新郑,历代文献记载不多。新郑虽然古迹众多,但发现的《橘子山天书》、《橘子山岩画》等古遗址只能证明黄帝曾在此居住,不能证明黄帝在此出生。学界对此早已有* * *认识。编者按:黄帝成为氏族首领后,熊氏势力迅速发展,形成了独立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吉水向渭河流域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的阶段,使部落得到了迅速发展。据《五帝实录》记载,黄帝轩辕氏的功绩之一就是“五艺”。根据郑玄的注释,“五种”是指“粟、黍、稻、麦、米”。根据古代传说,神农只能种植黍稷,而黄帝可以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说明当时黄帝进一步发展了原始农业。根据古代传说,黄帝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掌握了平原农业的许多特点。“老时熟而死,天地合,五行相生。所以在雨季,日月灵动,群星不失线(《道史·黄帝内经》)。黄帝充分认识到,要挖掘土地的潜力,广种薄收,勤于播种,才能使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他带领人民“播种百谷草木”“春华鸟兽虫,留日月星辰;这里土石方极其丰富,又很难看到和听到,而且用水、用火、用材料都很经济”(《大戴李记吴帝德》引孔子)。传说黄帝的行为感动了神,有很多吉祥的征兆:“地上献草木”、“九牧教”(《论语》)。黄帝打败蚩尤后,中原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后来,在以黄帝为祖先的姬部落中,出现了一个在农业上有突出成就的首领——弃。传说他是周人的祖先,中国平原农业的代表,被尊为后稷。他出生时的名字是“唐涛·夏宇”。《诗经》晟敏说他的大豆(糯米)、小米、大麻、小麦都很好。他能知道不同的土壤,知道如何拔草,知道如何选择好的品种。《诗品·周松·司文》赞曰:“思后稷,配前些天,建吾民,而极莫矣。”黄帝时代农业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已被考古资料所证实。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和安徽西北部的黄河中游龙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的衍生。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取得了突出的进步,石器制作工具打磨得更加精细,石器极为罕见。木垒,一种挖土工具,已被使用,并在一些网站上发现了石碑和三角犁。这些改进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开垦土地的能力。穿石刀、石镰、蚌镰等收割工具的广泛使用,说明农业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收成增加。当时人们的服装材料也是从动物皮演变成植物纤维。村庄分布更加密集。陶、石、玉、漆、木等材质的礼器、乐器令人叹为观止,甚至达到了精美的程度。一些描绘和书写符号一般可以认定为汉字的雏形。牲畜的种类和数量都增加了,有的墓里还埋着猪头。大约6000年前,在Xi安半坡遗址的房屋、土坑和墓葬中发现了许多粟的遗迹。其中有一个深度不到1米,底径约1米的小坑,坑内堆积着腐烂的小米灰,显示为存放小米的粮窖。墓葬中也发现了小米,并成为女孩的陪葬品,可见小米在半坡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5]大约7000年前,在长江中下游,也就是今天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水稻的遗迹。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稻壳、稻秆、稻叶等。在它的第一个文化堆积层中,也含有少量的碳化米。此外,还有木屑(碎片)等。,形成多层次连续堆积,各层间距2 ~ 10cm,总厚度超过100 cm,最厚处达1。有学者怀疑这个米量的计算方法,也有参与河姆渡遗址发掘的学者提出质疑[6]。我们认为即使河姆渡遗址大米的计算有误差,也不会有这么多大米,但是通过其他因素的分析,比如河姆渡遗址大量用于农业生产的骨头,说明农耕农业已经发展起来,农业生产水平应该是相当高的。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磁山遗址中发掘了大量的灰坑、房屋和一些壕沟,并发现了一批制作精良的农具和粮食作物。这些发现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农耕水平。在发现的坑中,有88个谷米遗存,这88个坑的384号坑堆积谷米厚度为2.9米。据计算,当时堆积的小米体积约为10立方米,相当于约138200公斤。计算过程中可能与实际有误差,但储量计算为654.38+10万斤,应该是可信的。[7]同一时期,在河南省裴李岗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年代相近的黍遗存。出土的农具有类似于磁山文化中的石磨、石碾棍、石铲、石镰等,而且制作更加精细整齐。上世纪70年代裴李岗遗址发掘时虽然没有直接发现谷物遗存,但在裴李岗文化所属的新郑县沙窝里遗址发掘和裴李岗遗址再次发掘时发现了谷子遗存,说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谷子。在沙窝里遗址距第二文化层表面0.5米深处发现了一个致密的碳化粟粒,面积约为0.8-1.5平方米。[8]古人还把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井的发明归功于黄帝。比如《世本》说:“黄帝见万物,始渡井。”《易井卦解》引用云:“黄帝过井”,等等。中国史前农耕聚落的分布,总是表现出沿河而居的特征。它反映了早期农业在用水方面对河流的依赖。中国的水系星罗棋布,支流溪流纵横交错,为史前时期沿河而居的先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是,沿河居住必然会限制人们的活动空间,约束农业生产的规模。水井的发明改变了农业对河流的依赖,使农业生产规模空前扩大。同时,聚落的分布可以不受河流的限制而扩大。据考古发现,水井最早出现在河姆渡遗址1-2层,相当于崧泽文化的下层,其年代为14C,距今约5700年。这是长江三角洲高水位的沼泽区,不深挖很容易见到水。井首先在这里被发明是不足为奇的。而黄河流域水位低,打井难,井对农业的意义远没有长三角的井大。但在约5000-4000年前,黄河流域龙山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了水井,这表明水井在黄河流域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河南洛阳英利遗址和河南汤阴白银遗址发现的古井,距今约4000年,基本符合黄帝时代。黄帝时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强了人们摆脱自然、对抗自然现象的能力,增强了部落的整体实力,使整个部落越来越强大,为后来中原各部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黄帝时代农业生产的发展也规定了后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了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独特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