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记载的最早的药用植物种植是什么时候?

中国种植药用植物历史悠久,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早在26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栽培枣、桃、李的记载,可果可药。到2000年前汉武帝时,药材生产已初具规模,在长安建立了引种园。张骞出使西域,将红花、石榴、核桃、大蒜等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引进内地种植,丰富了中药材的种类。20世纪60年代,贾思勰撰写了《齐·姚敏书》,记述了地黄、红花、吴茱萸、生姜、栀子、桑葚、亚麻、荷花等药用植物的栽培方法。到了隋朝581-618年,在中医科下面专门设立了“主药”和“药园丁”的职位,主管种植药材。隋书中也有《植药法》、《植神草》等专著。到了唐宋时期,中草药的栽培技术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百合、大蒜等药用植物的栽培方法在唐代的前进方毅就有记载。宋代韩彦直在《橘录》中描述了橘、枇杷、紫檀、黄精等几十种中草药种植方法。明代李时珍在他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中记载了180多种中草药的种植方法。本草学和农学方面的著作有明代王的《群房谱》、清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陈福永的《花镜》、吴的《植物名实考辨》等。,其中都讨论了各种药用植物的栽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据统计,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引种栽培的药用植物有200多种。可以说,今天种植的主要品种,大部分都是老祖宗打下的基础。古代著作为我们今天的栽培技术提供了宝贵的科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