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河南省历史文化10字。

河洛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河洛地区的文化。河洛地区是指黄河中游潼关—郑州段的南岸,洛水、沂水、嵩山一带,包括水影上游的登封,一般包括北纬34°至35°,东经110°之间的地区,即今天的豫西地区。[56]

中原文化

龙文化:龙是智慧、勇气、吉祥和尊严的象征。河南是龙的故乡。被誉为人类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天的周口淮阳创造了龙图腾,实现了古代众多部落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人类另一个祖先的黄帝,为了团结黄河流域各部落的思想和精神,在今天的新郑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今天,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这就是他们来的原因。距今6400年的濮阳龙邦是中国最早的龙图像,被考古界誉为“中国的一条龙”。中国第一个都城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至少在3700年前就被学者命名为“龙”,等等。[47]

汉字文化:汉字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文字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四千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出现和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地区。黄帝时代,造字于仓颉,出土于安阳甲骨文。上蔡人李斯,帮助秦始皇“写同一个剧本”,制定了写《小传》的标准。漯河人许慎编纂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总结了汉字的生成规律,统一了词义分析。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标准化字体“宋体”产生于河南开封,活字印刷也是在这里发明的。[57]

姓氏文化:中国人的姓氏与中原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起源还是大量的衍生。中国姓氏大典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有1.834个起源于河南。在当今排名前300的姓氏中,有171根在河南,排名前100的姓氏中,有78根在河南。无论是以李、王、张、为代表的中国四大姓氏,还是以林、陈、郑、连、黄为代表的南方姓氏,其根源都是一样的。河南举办姓氏文化节,主题为“所有姓氏同根,所有案例同源”。姓氏文化是河南特有的文化现象。[58]

农耕文化:农业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许多特色农耕技术和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相关遗存中出土了许多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证据。[59]

诗歌文化: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源地。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河南的作品有100多首,占三分之一。历史上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左思《三都赋》创造了“洛阳纸贵”的佳话。河南有唐代三大诗人中的两位,“诗圣”杜甫,“诗妖”白居易。著名的作家包括蔡文姬、潘安、谢灵运、江淹、韩愈、刘禹锡、元稹、李贺和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