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公司的辉煌历史

走进奥运场馆,聆听朱琳琳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发表于2007年6月10,6月17:34:36。

纵观北京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的优美姿态,北京已被日益浓厚的奥运氛围所笼罩,一座融合古老文明与现代优雅的奥运城市正在形成。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备中,在奥运场馆和相关设施的建设中,中国人民正以自己的智慧和主人翁的姿态,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为依托,努力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不仅创造了一批世界级的物质遗产,而且形成了宝贵的精神品质...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努力工作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攀登高峰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在最近的奥运工程建设采访中,记者总是被工程建设者们闪烁的奥运精神所感染。一点一滴,河海交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五种精神在奥运会的筹备中蔓延,汇聚成一片耀眼夺目的奥运之光。

一个

走进灯火通明的国家体育场工地,总有一个高大的男人随时出现在所有的工地。他就是中国咨询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国家体育场总工程师乔峰。

提起乔峰,我的同事们不禁感叹:乔峰在申奥成功前曾在日本学习工作了7年,在工程监理界小有名气。然而,在“鸟巢”开工的那一天,他放弃了日本的高职教育和高薪,带着家人回到北京,投身于“鸟巢”工程的监理工作。

乔峰被提到出国留学是在1993的夏天。申奥失败后,乔峰充满了失望。想起2000年的北京奥运会,他感叹自己没有修建奥运场馆的福气。在机场,乔峰许下两个誓言:我一定要在10年内回国;申奥成功后,我将回到中国,把我所学的一切贡献给我的祖国。

2001 7月13日,他听到了祖国的呼唤。现在他回来了,在“鸟巢”工地工作了三年。看着“鸟巢”的崛起,乔峰的笑容有几分回味:我回来就是为了报效祖国。

乔峰是一名运动员。他曾经希望像刘翔一样,在体育场周围穿着国旗,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有人说乔峰回来是愚蠢的。他过去只收到十分之一的工资,却投入了十倍的热情。但是乔峰笑了——他心里有一面国旗;他心里戴着一面国旗。

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是北京奥运会最具特色的场馆之一。经过建设者两年的紧张施工,日前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2007年8月8日,水上乐园将在世界赛艇青年锦标赛上公开亮相,打响2007“好运北京”系列体育赛事的第一枪。

驻足于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一个集静水场馆和激流回旋场馆于一体、绿化率最高的比赛场馆,人们不禁要问:短短两年时间,是什么力量将一片荒芜的河滩变成了这片风景如画的水上运动天堂?

也许你可以从场馆建设者那里看到答案。

赵万江是场馆路桥施工单位的现场指挥。施工队进场两年以来,总假期没有超过半个月。由于路桥施工的特殊性,他每天要绕工地四五圈,一天将近30公里。今年6月14日至6月17日,为满足工期要求,赵万江和同事们连续奋战四昼夜,完成了体育场所有道路的最后一次油面铺设任务。

像赵万江这样全心全意投入工地的建设者还有很多:项目经理张俊廷的父亲已经在重症监护室待了两个月,但随着工程进入收尾和竣工验收阶段,他始终坚守在现场,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陪陪父亲;项目经理程飞虽然住在通州,但为了不耽误工作,两年来吃住都在工地。他4岁的女儿哭着打电话问他:“爸爸什么时候回家?”他每次都只能挂掉电话...

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是奥运工程的中心办公室。180人要面对100多个项目,其中比赛场馆31个,训练场馆45个,相关设施5个,道路62条,桥梁4座。自从我2003年底参加工作以来,6天工作日制度从未改变过。到项目结束,很多人甚至自动放弃了休息日。

也许“动静结合”是描述他们作品最恰当的方式。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紧张的文书工作,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没有时间说话。出了办公室,面对的是嘈杂的工地,有时候即使大声说话,对方也听不清楚。很多人每天都是带着满脑子的数据和沙哑的声音入睡的。

安全质量部的同事经常给韩刚副部长“出谋划策”:工作中没有时间概念。从2006年6月5438+10月接手这份工作开始,别人就为他总结了“三不”:没有一天不早来晚走,没有一顿饭是按时吃的,没有正常的下班时间,加班经常超过半夜1。韩刚说,安全和质量对奥运建设非常重要,现在是关键时刻,必须加倍努力。在他的带领下,尽管安全部门工作量大,压力大,但大家没有退缩,没有抱怨,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在丁建明部长的带领下,结合奥运工程建设的特点,技术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制定了对业主和承包商的工作要求。新建或临时场馆及相关设施等重点领域和项目已实施或正在完成的科技创新项目625项,其中126项具有较高水平,40余项重点训练亮点和示范项目获得奥运专项资金支持。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为全国建筑领域树立榜样,在工程建设领域留下宝贵的奥运物质遗产。

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机关党委书记徐波表示,市委书记刘淇提出的五项精神,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决战奥运建设一线,接受各项艰巨任务的挑战。

位于北京工业大学东南角的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自2005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已悄然完成了世界最大穹顶钢结构的建造:内径93米、外径98米的穹顶,加上两侧悬挑的两翼,用钢量不到1.2万吨,相当于每平方米1.1万公斤。

或许你可以从这组数据中读到,工大的穹顶虽然面积很大,但是很轻。

博士生刘还记得去年的实验。两个月后,模型实验不仅证明了体育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说明取“轻”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为了使受力更加均匀,工大将环绳与“渔网”相交处的“死扣”改为穹顶结构中的“活扣”。“卡扣”的做法是将固定节点分成两半,顶部的固定部分开槽,底部做成半球形。两套,机械性能更好,对建筑物更安全。

在此之前,我国没有规范预应力钢结构的技术规范。借着修建工大体育馆的难得机会,张爱林和同事们开始边工作边写作。2005年6月5日至10月,钢结构专家齐聚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年会。会上,张爱林提出了技术法规和万向可调接头的初稿。会后,老专家拍了拍张爱林的肩膀:“你们工大为中国钢结构的发展做了一件体面的事,真的很不容易。”

按照国际羽联的要求,负责空调系统的北京工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要满足这些条件:8月盛夏,7000多人的体育馆里,恒温26摄氏度,送风不能超过每秒0.2米。

空调系统不能换,只能换出风口。华南理工大学提出了“化整为零”的送风方式。空调出风口设置在每个观众的靠背下方,每两个座位三个出风口,为观众设置了9000多个出风口。观众入场前,需要用大风量降温,然后用小风维持26摄氏度的温度。

站在地毯般厚的曲棍球场里,住总集团奥运项目部分部书记李新荣看着已经完工的球场,回想起3个月前自己面临的困境:“当时市政和现场施工同时进行,场内坑坑洼洼——很多工种只能穿插作业,进度一下子慢了下来,真让人着急。”

曲棍球场项目部16名管理人员中有13名党员。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首都劳动奖、首都经济创新先进团队奖。大家都知道王星光的年轻突击队员特别能吃苦,能攻关,干得又好又快。遇到这种活不下去的情况真的很卑微。

4月1是个星期天,但是曲棍球场项目部的人没有休息日。晚上6点,曲棍球场工地旁边的临时生活区会议室里,项目部的党员们一脸沉重地围坐在一起。有的人手里点了根烟,其实根本没抽。

王星光随意拿出一个小本子,记下了自己面临的问题:67家采购单位,26家专业分包商,7家劳务...各方面都要在场地内安装,距离“好运北京”系列赛前交付截止时间不到4个月。

“工期已经很紧了,工作量太大了。流程太多,安排不了。”面对这么短的工期,这么复杂的工作,执行经理牛孝全挠头。他是公认的硬汉,在任何施工问题上从不手软。然而,这一次,他深感压力。

尽管如此,大家潜意识里都很清楚,没有出路。项目总工程师彭吸了一口烟,戳在烟灰缸里:“排不出来,就得干!”我不知道我们不能做什么!"

支部生活会变成了攻关专题会。三个多小时过去了,大家好像都打了一针强心剂。在随后的施工协调中,项目部想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办法:每道工序进来后,选一个功能房进行施工,做一个“样板间”。然后项目部根据施工时间和条件制定出最合适的方案,保证施工顺序和进度。

“鸟巢”作为奥运工程的代表,通过建设者的双手编织了中国人民向往奥运的美好蓝图,其强健的骨骼也树立了五大奥运精神的丰碑。这五种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生动体现。凭借奥林匹克精神,北京一定会为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舍身堵枪眼——特级英雄黄继光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四川中江县人。1931 1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他年幼丧父,家境贫寒。他的家乡在1949年解放。他参加了一系列级别的农会和民兵,工作非常积极。他两次揭发地主谎报土地和秘密更改租赁协议,并活捉了一名逃亡的地主,没收了伪常宝隐藏的两支手枪。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黄继光毅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3月。在他即将离开家乡的时候,他的母亲高兴地把一朵大红花带到他的胸前,对他说:“到了朝鲜,你要多杀几个敌人,报效祖国和人民。”带着母亲的嘱托和人民的期待,黄继光来到朝鲜前线,被分配到志愿军15军45师2营当通讯员。虽然是通讯员,但他总想多学点技能,努力锻炼自己。他工作积极,学习努力,进步很快。1952年7月25日光荣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2 10 6月14日,美国侵略军开始对上甘岭597.9、537.7北山高地发起疯狂进攻。上甘岭位于朝鲜中部的武胜山上。是志愿军中央线的大门,是刺进敌人心脏的钢刀。特别是北山、上甘岭一带的两个高地,像楔子一样插入敌人的阵地前沿,对敌人构成极大的威胁。在这个不到4平方公里的上甘岭小高地,敌人用了两个多师的兵力,在大量飞机、坦克、火炮的配合下,连续对537.7、597.9高地进行了疯狂的进攻。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月夜,志愿军与敌人展开了激战。战斗打响后,黄继光负责送信、传递命令、接电话和在炮火下运送伤员。在敌人炮火的封锁下连续度过了四天四夜。

65438+10月的晚上19。黄继光所在营奉命反攻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6连被命令提前占领6号阵地,然后是5号和4号阵地。必须在天亮前拿下0号阵地,为整个反击的胜利奠定基础。战斗打响后,进展比预期顺利。这时突然发现山顶上有个敌群火力点,使得志愿军被压制,无法前进。大队长立即命令6连炸毁,同时组织爆破组。从晚上7: 30到10: 30,6连已经向敌人发起了5次冲锋,但仍然没有摧毁敌人的掩体,很多战士壮烈牺牲。此时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如果不拿下0号位,就不能按计划完成作战任务,整个反攻的胜利就会受到影响。就在这关键时刻,站在参谋长身边的黄继光站出来,坚定地要求:“给我任务,只要我一口气,我保证完成。”参谋长很有信心地说:“黄继光,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现在我命令你成为六连六班的代理班长。一定要完成任务!”接受任务后,他立即装上手榴弹,带领两名战友爬上敌人的掩体。他们借着火光巧妙地前进。起初,敌人没有发现他们。当他们离敌人的火力点只有30多米时,两名战友相继倒下。黄继光左臂左肩中两枪,血流如注,但他仍不停地向敌人中央弹药点移动。在只剩下八九米的时候,他站了起来,举起右手向敌人扔手榴弹。但由于掩体较大,只有一半被炸毁。没炸掉的两挺机枪从残存的射击孔中脱颖而出,凶猛地咆哮着,志愿军的冲锋就此停止。黄继光又受伤了,摔倒了。这时候天就要亮了,40分钟的期限到了。黄继光跳起来,对着喷火的嘴和侵略者顽固的堡垒的枪口大喊。他站起来,张开双臂,跳了起来...喷火的嘴突然熄灭了,尖啸的机枪哑了。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为志愿军高歌猛进开辟了道路。

就在这时,受命执行攻击任务的同志们像箭一样冲了出来,大声喊着:“走!“为黄继光报仇!他们顺着黄继光的爬行道路,很快占领了0号阵地。敌人两个营——1200多人——全部被歼灭。

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功勋,志愿军司令员彭发布命令,记黄继光一次特别功勋,授予他“特别英雄”称号。中国* *生产者志愿者15军事委员会追认他为“模范委员”,黄继光为中国* *生产者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黄继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民族英雄”称号,同时追授金星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的名字和光辉事迹镌刻在上甘岭背后的武胜山上,他的英雄壮举和不朽功绩将和巍峨的武胜山一样永垂不朽。

永恒的

献给黄继光。

在那个关键时刻,

你的胸膛是胜利的高墙。

敌人邪恶的枪口被堵住了,

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

你英年早逝,

但是活这么久。

谁说庄严的时刻不是永恒!

……

你响亮的名字将永远不会被抹去,

和平塔将镌刻你的不朽功勋。

你生命中的火花,

在人类历史上,

伴随着那些辉煌的名字。

放射光芒!

——严琛

电影《上甘岭》在中国家喻户晓,上甘岭精神感染和激励了几代新中国人。在那场残酷的战斗中,志愿军涌现出了很多英雄,黄继光就是两个超级英雄之一。战斗的关键时刻,他扑向敌人碉堡,用血肉之躯堵住了机枪的穿孔,奏响了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赞歌。

一生

■志愿者在中江县招募新兵,黄继光是村里第一个报名的。他没有被选上,因为他身材矮小。

■当进攻力量受阻,伤亡惨重时,曾担任过营通讯员的黄继光主动应战。

■弹药耗尽,他毅然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他的壮举赢得了抗美援朝的最高荣誉——超级英雄。

黄继光于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的一个山村。他家从小极其贫困。在他六七岁的时候,因为被地主压迫,父亲去世了。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过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天,家乡解放,村里组织了农民协会。黄继光不仅成为第一批农会会员,积极与地主斗争,还成为村里的民兵。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中国停止复员,大量征集义务兵。1951 3月,中江县招募志愿者,黄继光是村里第一个报名的。体检的时候,他因为身材矮小没有入选。前来征兵的营长被黄继光的参军热情感动,同意破例。

去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15军135团2营6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武胜山前沿阵地取守,但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被分配到连队后勤。经过助理教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把一切都做好了。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加入了青年团。

1952 10 6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10 19日夜,黄继光2营奉命对597.9高地占领面阵地之敌进行反击。当进攻部队受阻,伤亡惨重时,当过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去破坏敌人的掩体。在战友负伤牺牲,弹药用尽的时候,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漏洞,为冲锋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他死时只有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被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超级英雄”称号(另一个超级英雄是杨根思);部队党委批准他为中国* * *生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民族英雄”称号。黄继光最后被安葬在沈阳北陵烈士陵园。

背景

■上甘岭战役的火力密度是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获得“抗美援朝英雄”称号的12志愿军中,上甘岭占了4个——黄继光、邱、、孙占元。

■一些西方军事战略家认为,只有搞清楚上甘岭防线为何未破,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军队。

空前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创造了当时世界战争史上最高的火力密度纪录。

在只有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联合国军”投入了6万兵力,倾泻了654.38+0.9万发炮弹和5000枚航空炸弹,最多时一天30万发。志愿军也投入了4万多兵力,发射了40万发炮弹。阵地上没有植被,岩石堆成的小山被砸成半米多深的粉堆。

在这样一个难以想象的火海枪林弹雨中,志愿军能够以世界上最强大的火力打退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主要是因为有无数像黄继光这样的英雄。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涌现出许多英雄。在战争中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民族英雄”称号的12人中,有4人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分别是黄继光、邱、、孙占元;此外,还有千千万万的英雄豪杰。在这种氛围中,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时刻激励和感染着参战的战友,创造了惊天动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

黄继光虽然入伍才一年多,但在党组织的教育和老兵的榜样作用下,他很快学会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关键时刻,他能舍命堵住漏洞,是人民军队锻炼的结果,也是党教育的结果。一些西方军事战略家认为,只有搞清楚上甘岭防线为什么密不透风,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军队。50多年来,“上甘岭”二字已经成为我军勇敢顽强的代名词,上甘岭精神永远值得弘扬!

故事

■由于黄继光工作出色,人又聪明,营长封他为营里的通讯员。

■黄继光扑向敌人碉堡前,腿断了,七处重伤,身后有一条十几米长的血印。他惊人的毅力令人惊叹。

黄继光在老家当民兵的时候,曾经机智勇敢的抓获了一个逃亡的地主,轰动了全村。从入伍的第一天起,他就要求杀敌立功。除了做好通讯员工作,他还经常到班里向战士们学习手榴弹、手雷、自动步枪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多次受到连长的表扬。由于工作出色,聪明伶俐,营长封黄继光为营部通讯员。

1952、10、19日夜,黄继光跟随大队长指挥六连在上甘岭进行反击。当时,营长、连长、指导员都急得不得了。如果敌人的防线不能在黎明前被占领,一夜之间的收获将会付之东流。危急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与连里两名通讯员有据可查。很快,两名战友相继被击落,黄继光也受了伤。当他爬到离敌人中心火力点十几米的时候,用力扔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碉堡只塌了一半,敌人的机枪还在喷吐火焰。黄继光此刻已经没有武器,仍然向前爬去。躺在后面的战友们,借着照明弹的光亮,突然看到了壮丽的一幕:黄继光摇晃着站起来,张开双臂,向敌人的机枪穿孔冲去...

战友们赶到“零”位,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体还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手还紧紧抓着身边的麻袋,宽阔的胸膛紧紧挡住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经断了,七处重伤,身后还有一条十几米长的血印。可想而知,在最后时刻,黄继光以坚强的毅力爬到了敌人碉堡前,拖着重伤的身体,又一次跳了起来。

■遗憾的是,由于黄继光从小家境贫寒,没钱拍照,所以没有留下照片,牺牲后拍的照片极其惨烈,面部形象难以分辨。

■上甘岭战役今天留下的唯一有形的纪念碑是黄继光烈士纪念碑,是根据金日成的指示修建的。

遗憾的是,因为黄继光从小家境贫寒,所以从未拍过照片。虽然有人在祭祀后拍了尸体的照片,但图像非常惨烈,面部难以分辨。宣传英雄事迹时,因为找不到可用的照片,只好用素描来堵住漏洞。后来杭州美院的老师根据黄继光连长万福来的回忆,画了一个黄继光的正面标准像。上甘岭战役胜利10周年纪念日,雕塑专家根据这幅画像铸造了三尊铜像,分别收藏在部队、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和他居住的连队俱乐部。

1953年4月,黄继光的母亲邓作为代表参加了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毛泽东还邀请邓去他在中南海的家做客,表达他对这位英雄的敬意。

战斗结束后,中朝士兵将黄继光的名字刻在武胜山主峰后的一面高大石墙上。如今,上甘岭战役留下的唯一有形的纪念碑是黄继光烈士纪念碑,是根据金日成的指示修建的。在这个大理石纪念碑旁边,有一个被烈士的胸膛堵住的碉堡的漏洞,周围是美丽的金达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