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1.新加坡早期文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世纪,当时就有土著人居住在那里。其最早的文献记载源于公元3世纪吴栋将军康泰所著的《吴传》。根据新加坡学者许的研究,Pulau Ujong是马来语的反义词,Pulau Ujong是新加坡岛最古老的名称,意为“马来半岛尽头的岛屿”,比其他语言的名称轻。1320年,元朝派人到一个叫“龙牙门”的地方寻找大象,这里可能指的是吉宝港。1330左右,一个叫王大元的中国人来了,把这个住所叫做Pancur(意为龙头),并说中国人已经在这里居住了。新加坡最早的名字淡马锡(或海城)出现在1365年的《爪哇历史颂》中。新加坡岛在14世纪开始被重视,斯里兰卡已故的米丽娅姆·苏拉王子在这一带建立了马六甲苏丹国,随后葡萄牙人在1613年烧毁了入海口的据点,此后的两个世纪再无音讯。

2.英国时期(1819-1942),新加坡的近代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英国正在扩大在印度的领土和与中国的贸易,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他们的船只可以停泊和维护的港口,以便在与荷兰人的贸易竞争中获得优势。1818年底,莱佛士总督在马来半岛南端建立了一个新的贸易港口。莱佛士于10月1819 65438+29日在新加坡河口登陆后,发现新加坡具备发展成为港口的优越条件。水域宽敞,很少受风暴影响,附近的溪流也有可靠丰富的水源。最初受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到1820年,新加坡开始为大英帝国产生利润。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进一步确立,两个新条约正式签订,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1832年,新加坡成为海峡殖民地政府所在地。1867年4月1日,正式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直接受伦敦殖民办公室管辖。20世纪初,新加坡从一片布满沼泽的荒地一跃成为世界第七大港口。3.日据末期(1942-1945)1941,英国完全低估了日军的战斗力,直到日本出人意料地进攻新加坡。她是大英帝国皇冠上的一颗宝石,新加坡守卫着马六甲海峡的南入口,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大动脉。它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她成为了一名军人。新加坡华侨人口密集,这里是南洋华侨抗日运动的中心。陈嘉庚“南洋华侨救难会”动员了东南亚800万华侨,为中国筹集了约4亿元人民币的巨额外汇。此时,落入鬼门关的新加坡华人因为曾经帮助中国抗日,组织志愿军英勇作战,遭到日本的嫉妒和疯狂报复。珍珠港事件后的第二天,日军在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哥鲁登陆。战争开始仅两个月,日军就占领了整个马来半岛和星洲。1942 15年2月,英军总司令白宣布无条件投降,13000余名英、澳、印守军沦为阶下囚,这是英国军事史上最大的浩劫(新加波战役)。日本接管新加波后,将新加波改名为赵南岛,从08年2月18改为同年2月25日。日军以“大检查”为名展开清剿行动,日本当局在多地设立“检查中心”。他们的计划是筛查所有年龄在18岁到50岁之间的中国男性,铲除一切“反日分子”。最后日军抓了2万人左右,大部分被带到郊区或偏远的樟宜、班戈海边集体枪毙,其余被送往泰国做苦役。日军还勒索东南亚华侨,要求他们交出5000万元作为奖金。山下外川智子当时给出的理由是:“华侨支持重庆政府抗战,这笔奖金是你向日军赎罪的救命钱。”经过三年多的苦难,新加坡的中国人都对日本的投降感到高兴。据不完全统计,日据三年多(新加坡大屠杀)期间,约有2万至5万中国人被杀害。战后,许多地方陆续发现了被屠杀者的遗骸。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不忍将这些尸骨散落在荒野。同年,它成立了一个修复委员会,负责勘探,挖掘和埋葬。新加坡和平纪念碑于2月1967日落成揭幕,每年的2月15日(沦陷日)都会有死难平民的追悼会。抗日电影《新加坡和平的代价》描述了日军占领新加坡的艰苦日子,也描述了兴化义勇军的抗日经历。只有看完这部电视剧,我们才能对陈嘉庚、林谋生等历史人物有更深的了解。

4.走向自治(1945-1963)1945年9月,英军回到新加坡;1946年3月军事管制结束后,海峡殖民地解散。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为英国殖民地。战后的新加坡与战前大不相同。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的发言权,总督的权力被分散,一个由官方和任命的非官方人士组成的顾问团成立了。该制度于1947年7月转变为两次独立的行政和立法会议,第一次选举于1948年3月20日在新加坡举行。1953年底,新加坡修改宪法,享有更大自治权。1955年,新加坡举行选举,马歇尔成为新加坡首任首席部长。他领导的劳工阵线与UMNO和马华工会组成了联合政府。由于争取完全自治的谈判破裂,马歇尔于1956年6月6日辞职。1957年3月,林佑福率领的谈判代表团在伦敦谈判中就新加坡新宪法的主要条款达成协议。1959新加坡进一步实现自治。同年5月举行首次大选,人民行动党在立法议会51席位中获得43席。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届政府宣誓就职,李光耀成为新加坡首任总理。1961年5月,马来亚总理东姑·阿卜杜勒·拉赫曼宣布要联合新加坡、马来亚、文莱、沙捞越和北婆罗洲,组成一个联邦。对此,李光耀决定举行公投,最终71%的人投了赞成票。所以,9月,1963,新加坡。

5.新马合并后(1963-1965),新加坡开始与中央政府产生矛盾,在治国方针上产生分歧。两国政府第一次公开矛盾发生在1963+2月,李光耀批评马来西亚的年度预算没有给出足够的预算来改善社会状况,新加坡的商人也是如此。双边经济的矛盾1964,1964年2月,中央政府要求新加坡将向中央政府缴纳的税收从40%提高到60%,随后马来西亚财政部长表示,这是由于印尼的对抗活动导致军事预算增加。同月,中央政府宣布将关闭中国银行在新加坡的分行,因为中国银行正在资助马来亚的武装活动。两地也有政治冲突。1963年,由UMNO、马华和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党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参加了新加波州选举。然而,联盟党不仅没有增加一个席位,原有的三个选区也被人民行动党抢占。1964年9月,由于印尼间谍的挑拨离间,新加坡发生了严重的种族骚乱,伤亡惨重。“马来人至上”的观念逐渐走向舞台中央,非马来人政党公开表示反对“种族主义”的信条。时任首任总理东姑阿卜杜勒拉赫曼担心华人会主导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环境。他认为解决两个族群冲突的最好办法是让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独立出去,以确保马来人的统治。因此,以UMNO为首的执政联盟在国会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通过紧急修宪,将新马驱逐出境。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主权、民主、独立的国家。1965年2月22日,新加坡成为共和国,尤索夫·本·伊萨克成为首任总统。建国后,新加坡人的集体危机感成为经济奇迹的动力,人民学会了靠努力在逆境中生存。

6.建国以来(1965至今),新加坡在建国后寻求国际承认,同年9月21、10加入联合国,新加坡也于6月1967成立东盟。为了生存和发展,新加坡开始了一系列发展工业和经济的措施。1961成立的经济发展局,致力于贯彻国家经济发展政策,重视制造业。句容工业区正式成立,冷、大巴窑等地建立轻工业基地。为了吸引外资,政府决定给予外国企业优惠待遇。同年,经济发展局改组,句容镇管理局和新加坡发展银行也在。新加坡国内的政治自由空间虽然逐渐受到压制,但却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快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成为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此同时,新加坡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1990 165438+10月28日,吴作栋接替自1959开始执政的李光耀,成为新加坡第二任总理。1993年8月28日,新加坡举行首次民选总统选举,王鼎昌成为首位民选总统,纳丹成为新加坡第二位民选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