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区张家湾历史

张家湾,古镇,在通州镇以北8公里。自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起属卢希安县(卢希安县、通州县)管辖。古代,六合、抚河(今温榆河)、浑河、萧太后在此交汇,水势在此蜿蜒。东汉时,王霸开始了温水运输,汉末,曹操开通了全州运河,将物资“从河口运到芦河”。唐朝末年,赵德钧打通东南河道,将存放在新仓(今宝坻)的盐通过张家湾运出。该镇所辖的土桥村、大高里庄、牌楼营等村有面积不等的汉群,李二寺村南有36万平方米的大型汉群;公元1981年,该镇所辖的九韶巷村出土了1000公斤的汉代五珠币。在唐代的大理和太和时期(公元766年至公元835年),镜月医院(后改名为李潺寺)和兴国寺都建在这个地区。可以推断,自秦汉以来,张家湾地区的水运和经贸活动更加活跃。

辽金以来,燕京(今北京)成为政治中心,张家湾地区经济繁荣,人文发达。随着金朝修建中都城,通过东南河道运送士兵和粮食,并在泸水岸边建船以伐宋。和通州一样,张家湾的地位更加重要。张家湾的名字始于元代。元朝十六年(1279),大部(今北京)遭受蝗灾,缺粮。张宣等人“造了60只平底船,从海路运了46000米的石头到京城”,回到了芦河北部。因为停在这里,所以取名“张家湾”。元朝二十七年(1290),京杭大运河全面开通。元三十年(1293),郭守敬开凿的通惠河进入张家湾潞河,江海交通成为维系元朝统治的命脉。这种形式也使得张家湾成为通州之前重要的码头和物资集散地。

永乐六年(1406),北京开始大规模建设,建筑材料和粮食的运输顿时繁忙起来。此时通惠河浅而涩,张家湾成为运河水运的目的地。由水路运到张家湾的粮食和大量物资都暂时存放在这里,然后再运往北京。在张家湾,朝廷有大通关部、巡检司、宣传司、提举司、砖厂、石板厂、铁锚厂。张家湾南北商贾百货云集,每天交通繁忙,商业服务业日益繁荣。周围的仓储区逐渐形成聚落,今天的黄木厂、砖厂村都以此命名。为了确保安全,官方指定了一名守备队员和500名士兵守卫。

到了明朝,倭寇和元朝残余长期成为朝廷的心腹。朝廷担心日本海盗会沿着运河向北入侵张家湾。为保卫水运命脉,明朝廷批准顺天府尹刘君集“筑城易守助坚守”的请愿书,命顺天府郭儒林、命欧阳予建张家湾城。

明朝成化七年(1471)以后,粮食全部运到这里,南方各省都到了通州,运河油轮数量大增。嘉靖七年(1528),吴忠修通惠河,将普济门以下河道由通州北改为潞河。运河北端码头北移至通州土尔坝,张家湾成为商业和客运码头,依然繁荣。清代设置了法官和监察官。康熙三十四年(1695),原位于通州的六合水麻驿与张家湾、何仪合并,沿运河往来的达官贵人、商贾均经过张家湾。城中有30家商户,3家当铺,包括《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开的当铺。

根据各种文史资料,张家湾在明朝中前期比通州更加繁荣。因为几乎所有的建筑材料都用于建造北京城、故宫、十三陵等。都是从南方省份运来,从张家湾转运过来的;上至京城皇帝的官员,下至军民,日常的生活开销也是靠从张家湾码头驮着驴和骆驼进京,甚至在明家井修筑石坝。正在兑换北京的粮食不再经过张家湾,而是白粮、盐、御木等。皇室专用的还是要运到张家湾或者存放。此外,来往于北京的各类游客大多在此处转船,因此全天人流混杂,从而促进了小城商业活动和客栈餐饮等服务业的繁荣。

据明朝的记载,从永乐年间,朝廷为了漕运的需要,在张家湾修建了许多倒塌的房屋,租给商人作为仓库。据1985年北京大学撰写的《北京史》记载,明代“万历年间,宗申将崇文门、张家湾的店铺,让给其弟王璐、皇帝第三子斧王,在那里既收店租,又收营业税,既请商人歇息,又分批出售货物……”所以,即使是明朝的皇帝也很看重这个繁华的宝藏。乾隆年间,曹雪芹的挚友敦诚乘船到香河后,写了一篇文章《林中别墅之旅》,是他途经张家湾,听船夫吴歌柔声细语,看岸上货物堆积时所写。张家湾与曹雪芹

百年来,红学兴盛,流派纷呈,著述千古,各领风骚。但曹雪芹的卒年和葬地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定论。1968年张家湾“大范地”出土的《曹雪芹墓石刻》正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