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史书上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到宋神宗时,北宋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虽然一度繁华,但由于内部机构臃肿,人满为患,外部辽国、夏国不断侵扰,军费剧增,花钱买平安,导致财政空虚,百姓生活贫困。很多绝望的人甚至揭竿而起,这期间四川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熙宁二年(1069),为了摆脱困境,年轻的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改革,史称“熙宁变法”。王安石高瞻远瞩,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革除弊端、发展生产、增加税收、更新军备的政策。这也是对症下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是,为什么史书很多地方都记载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第一,王安石的观点对于当时的士大夫来说过于激进。在宋代,儒家思想被视为治国的法宝。儒家思想注重谦逊和中庸。如果太激进,就会被控越轨行为。但在变法前后,王安石对“三不足”作出了令人震惊的表述。熙宁三年春(1070),司马光作为翰林学士,为一群求库帖的朝臣拟了一份“策问”,内容是王安石的“三不足”论:“天不足以畏,祖不足以学法,人之言不足以慈。”司马光希望参考文献能够反驳这种离经叛道的“怪论”。可以看出,当时很多人对王安石的言论是非常反感的,因为这些言论为推行变法做了铺垫,所以在随后的变法推行中,反对这些言论的官员都极其坚决地反对他的变法主张。
第二,王安石变法侵犯了贵族文人的利益。王安石变法中,有一项变法政策是打击地主兼并土地。但贵族士大夫多如牛毛,打击土地兼并就是掏空他们的钱袋子,侵犯他们的既得利益。王安石虽在官场数十年,知王道而不知权变,知国之弊而不知“官谏”。政改是利益的重新调整,势必伤筋动骨。他急于做事却不能利用形势,结果犯了众怒。不缺对祖先的孝顺,对国家的忠诚,但谁违背了就像刺猬一样回头。因此,这些奢侈的文人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利益集团,哭诉着他们的父母要起诉宋神宗,希望杀死王安石。
苏洵用王安石的脏脸、脏衣、脏衣,常年不洗澡,却写了一篇《辨汉奸》的论文,断言:“思念全天下的人,必是此人!”苏洵因此在朝野声名鹊起。陈,那个官员?他甚至说:“一般的学者,应该知道王安石不对就是好人,知道王安石很不对就是很好的人。”这些人和这些诅咒,只是反对和攻击王安石变法的冰山一角。所以史书上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罪魁祸首的记载真的比比皆是。
当然也有公正的评价,比如黄庭坚。黄庭坚也反对王安石变法,但对王安石赞赏有加。他在《龚景王禅注后记》中说:“我尝过他(王安石)的风度,真的是视富贵为浮云,不沉溺于金钱酒色,我这一生也是一个伟人。”你说的史书,应该是指《宋史》等传统正史。朱引用对王安石《宋史传》的评价:
朱对安史“以文章为我命之高度,尤以德济为己任”的评价遇到一个神宗,他当上了宰相,世人仰慕他的政绩,几次看到两帝三王的盛世。安史则以金钱为先,引邪气,拒忠直,使天下人失乐。马前卒一伙奸污虐,毒遍天下。至于崇宁宣和之际,更是灾难性极大。“这是世界的舆论。从前,上帝要天命,问韩琦:“安史呢?"他说,"安史做翰林学士是绰绰有余的,但不能做补充的地方。“众神拒绝倾听,所以他们彼此讲和。喔!这虽然是宋家的不幸,但也是安史的不幸。
在这类史书中,对政治人物的评价都是从传统的政治角度出发的,在编史时会受到史料和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氛围的影响。
《宋史》对王安石的评价主要来源于宋代留下的官方记录。但是宋朝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注重自己历史和评价的朝代。从真宗时期开始,就有了太宗实录的编纂,每个皇帝登基后都会为上一任皇帝编纂实录。
对王安石的历史评价主要涉及对宗申王朝的评价,而关于他的资料主要保存在《宗申志》中。然而,宋代对宗申的记载进行了三次重修。
首先,死后,哲宗年幼,的母亲高太后听政,实际主持朝政。她反对新法,所以在宗申死后,她立即召回以前反对新法的主要领导人,如司马光、吕公著、吕公弼等人到朝廷当宰相,开始推翻新法,恢复旧法。
这期间史书称其为袁?期间,王安石被提拔为变法骨干,如、张等。⒃?嫉妒热玩?你怎么了?哎?什么颜色的?什么?接近?你在说什么?/p & gt;
皇后死后,哲宗主政,开始反对旧法,恢复新法,罢免张?⒃?嫉妒热玩?这本书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不好?你傻吗?最好的梗是什么?当仆人很傻吗?哎?蝗虫和荨麻?/p & gt;
惠宗即位后,旧党有过短暂的恢复,但不久又回到了“论神政”的路线上。不仅是之前早就认可的旧党被放逐到了远方,就连曾经参与过变法的曾布也不过是和平篇章?威胁黄?哎?那玩?着急欺负?伏党”,交了一个袁?党的纪念碑,以示旧党将被永远囚禁。
也是在这个时期,重建了神道教记录,彻底否定了旧党,彻底否定了王安石和新法。新党是君子,旧党是小人,颠覆了之前的神道教记录。
北宋灭亡后,高宗南渡,镇守江南半壁江山,为南宋重建宋朝。在初期,所用的重臣几乎都来自旧党,所以皇帝说:“你最爱袁吗?”。因此,在此基础上,高宗下令修改宗申记录,并在惠宗时期颠覆了宗申记录。
根据皇帝的指示,的修改稿自然归还给了袁?时期宗教记载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否定新法和王安石,以新党为小人,以旧党为君子。这个版本的《宗申录》后来被作为官方史料保存下来,后来元朝在此基础上修订了《宋史》。所以在我们今天看到的宋代历史中,王安石基本上是贬义的。
当然,这只是官方对宋朝的评价。有什么问题,后人可以指出来。但从元朝到清朝灭亡,对王安石的评价基本延续了之前的评价,即一直维持对王安石祸宋的评价,并没有完全推翻他。
为什么?
在古代传统政治中,皇帝对大臣最忌讳的是什么?这位部长为了个人利益成立了一个政党,并参与了党内斗争。
党争是什么意思?党争就是这个朋友圈团结在某个部长的政见周围。他们首先会忠于自己政党的政治领袖和政治主张,而不是天皇。
对于皇帝来说,这自然是不可原谅的。领导土地,是王者吗?每一天都有两天,每个人都有两个主人。在整个国家机器中,怎么会有皇帝以外的忠臣?
而且围绕这个政治领袖在朝廷进退的得失和他的政治主张能否得到皇帝的认可和执行,很容易形成不同的政治派别,搞党争。搞党争,就是以自己的党派意见为标准,而不是是否对国家和天皇有利。作为臣子,这其实是不忠。
历史上的党争确实结局很惨。士族与寒门的世仇是由汉代的党派之争引起的。中晚唐时期党与李党的世仇导致了皇权政策的动摇。北宋新旧党争一直持续到北宋灭亡,甚至南宋初期的政治也保持着这种结构。明朝的林东党和日元党之争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甚至延续到南明政权。
那么,什么最容易引起党争呢?
到了宋明时期,就是变法。宋朝从王安石变法开始。所有的朝廷大臣都不得不在新党和旧党之间选边站,几乎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明朝也处于张变法时期,官与阁的对抗开始出现。后来发展成三方与林东之争,再演变成林东与宦官之争。
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安石变法和张变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家的财政吸收能力,提高了国家的能力,但同时变法也带来了同党化和不团结,导致国家的政策在两种不同取向之间不断来回摇摆。因此,在正史中,王安石和张都遭到了尖锐的批判甚至全盘否定。
近代以前,主流意见对王安石变法普遍持否定意见,但近代以后,受西方历史影响,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越来越积极,甚至成为主流意见。
有两个因素值得考虑:一是主流意见对王安石变法给予了积极评价,但时隔近千年,很多史实并不清楚;其次,对王安石变法的积极评价是基于西方历史的逻辑,而不是中国古代史的逻辑。
西方历史强调政治改革,特别重视制度改革。这与欧洲文化的多样性和彼此之间的激烈竞争有关。没有制度优势,很难取胜。用这种思维看中国历史,我们会有一种失落感——中国古代的制度,两千年来几乎没有太大变化,也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制度论述著作。
当然,这两千年来,中国古代的制度一直在变化,主要是逐渐的,所以如果不熟悉相关史料,会觉得“停滞不前”、“没有历史”。
对比唐朝和清朝,变化可谓惊人,几乎可以认为是两个彼此没有多少共同点的国家,但科举制度和其他制度是一致的。其实唐代的科举和清代的科举是完全不同的,但如果不深入考察,就会觉得两者没有后差,产生“中国还没有大的制度变革”的感觉。
因此,不仅“王安石变法”被过分关注,而且“商鞅变法”也被过分关注。
首先,这些改革是之前一些政策的延续,只是文人给了文化合法性和皇权一个背书。
其次,政治改革的过程是不确定的,很多方法都是随意的。执行与废除往往不是由上层决定,而是由基层决定。
第三,这些“改革”多是具体措施,制度性的东西不多。
从实际效果来看,王安石变法只是增加了中央政府的收入。其实王安石的方法没有用,商鞅的方法也不一定可行。而且南宋的中央政府从民间获取收入的能力更强,而王安石在当时是被完全否定的。
沿着现在的思路来看王安石的变法,我们往往会感到有些失望,得出“杰出的改革家王力可·安史没有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的结论。
或者说,我们不能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方式来解读中国的历史。毕竟古代中国面临的问题更加多样复杂,在制度上往往呈现出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但由于中层的弱势,执行力始终是个大问题。这是历代王朝面临的现实问题。至于发展,改变之类的,既然外面没有真正的挑战者,大概就没人会去想这个问题,想也没什么意义。王安石变法的价值绝不在于制度创新。
总之,我更愿意相信古人的观点,王安石变法要为北宋的灭亡负很大的责任。
第二,我觉得历史可能90%以上是假的,至少,历史很大程度上是根据需要来写的。
第三,昏君灭亡的根源和主要原因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女祸和奸臣(女祸和奸臣),因为昏君的出现,而不是相反。这里的因果关系不能颠倒)。然而,一个王朝的灭亡并不仅仅是因为一个昏君的出现。
一个王朝的建立者大多才华横溢。新王朝建立后,不可避免地要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制定一系列给国家带来和平与稳定的计划。关于如何安抚百姓,如何立君,如何选臣,有一系列的法规。
换句话说,即使有昏君,也不可能是昏君;就算有叛徒,也不可能是叛徒。
慢慢地,王安石变法派的重要人物蔡京得到了宋徽宗的重用,司马光派遭到了清洗。所以改革开始流行。
不幸的是,历史证明宋徽宗是大昏君,蔡京这样的人是大汉奸。
国家不灭亡是不可能的,因为大昏君遇到了大叛徒,坚决进行变法。
后来,惠嵩的儿子赵构当了南宋皇帝,秦桧等大臣不能说他不是汉奸。国家的衰弱不可能强于北宋,晋国与辽、北宋合并,但南宋最终也不可能灭亡。为什么?
王安石在南宋不再从事变法是一个重要原因。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和北宋灭亡有这么大的关系?
王安石变法被称为“三不足”,他们明确提出:气象不足以畏,祖宗不足以学法,人言不足以慈悲。
王安石变法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里就不做评论了。
但有一点要明确,即使在当代,也有司马光这样的人坚决反对。后人对它的充分肯定是否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有待商榷。
我们可以想象,当“天不足畏,祖不足学,人言不足怜”的法宝到了宋徽宗和蔡京手里,会是什么样子。
宋徽宗、蔡京等人以其奢欲,向后人宣示了什么是“天不足畏,祖不足学,人不足言慈”。
历代开国君王,他们往往来自民间,尝遍了人间疾苦。他们能成为一代英雄,说明他们都很有天赋。
建国后,他们吸取了前朝亡国的经验。他们不可能不想到,自己富甲一方的后代,很可能一代不如一代,甚至更坏。
如何维持繁荣,他们必须制定一些祖传的法律。做不到“祖宗之法”的皇帝是无能的皇帝,必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