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唐、金、元、明、清五代考试的内容、特点和功能
唐朝初年开始考学士,并逐渐制度化。其特征在于:
一、考试科目从无序逐渐突出重点。唐代有普通科和制度科两大类90余科。部门是皇帝为特殊需要临时设置的,针对少数知名人士,科目和时间都是临时确定的。因为对象特殊,是非常措施,所以被视为“错误的方式”,吸引力不大。一般科目有几十门,有些因为条件特殊,生源有限,很快就停止了(比如学者科目)或者只是偶尔举办(比如男孩儿童科目)。最经常举办和报名的科目是明静和进士,几乎每年都有。这两门中,进士最难,录取率只有1%。而以诗词、赋、应用文为主的考试方式,比考明经、墨义(类似填涂、默写)更能展现考生的才华。所以进士出人才最多,特别看重,以至于“士族虽极重要,不为士者不美。”进士的这一特点,为后世进士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第二,建立分级考试制度。第一级是乡贡,即国家或政府对下属派出的人才进行考察。考试者称为考生或考生,向尚书省进贡。中心学校或国子监等地方学校的学生,只要通过校考就可以直接送。尚书省礼部主持的考试是全国统一考试。时间基本在每年2月,考场用带刺的垫子隔开,昼夜进行。每次录取的都有二三十多人。
第三,主要有两个候选人来源。一类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学校的学生,另一类是不在学校的志愿考生。候选人没有年龄限制。如果他们一次不考,可以一直考。但有资格限制,工商子弟、府衙杂官、三代重刑犯、孝子不能考。
第四,授官。士分甲乙,明经分四级。这些只是做官的资格,徭役是可以免除的。官职官员要由吏部选举产生,官员最初的任命只是八品至九品的最低官阶(唐代官阶分为九品、三十品)。虽然一开始进士的等级很低,但是因为。生的方向对,以后升职相对容易。到了晚唐,科举出身的官员总体上还是少数,但却是一个影响很大的文官队伍。
第五,唐代科举实际上是考与荐相结合,起到了很大的推荐人的作用。所以,考试前要先“刺”一下权威(类似于名片)。卷轴》(一卷自创诗集),请求推荐。所以有权势的人对科研的干扰很大,考试场的弊端大多由此而起。新的进士和致公举(主考官)自然形成。学生与主人之间特殊的师生关系是唐代比赛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宋代科学研究的发展
宋初基本沿袭唐制。许多重要的改革相继进行,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备,形成了进士的空前繁荣。
首先,宋太祖开宝六年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从而形成乡和省。寺庙三级考试制度。在宋太宗,他把进士分为前三等。).自宋英宗以来,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随着科举制度的建立,新进士全部是“皇帝的学生”,唐代取消了学生座次和推荐制度,有利于平等竞争。
二是陆续建立和完善了贴名、抄号、锁院、幕等保密规则,严格执行了探磨(复检)制度。考试只在白天进行,考场管理严格。省考官官阶提高,分工更加细化。
第三,进士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录取人数大增。白中期以后每科录取300到400人,最多的时候900多。新进士随即授予不同等级的官员,首官的等级明显高于唐朝,从而形成了宋朝的文官政权。
(三)元代科举考试中的民族歧视
元朝只举行了十六次科考。录取的人数比宋朝少了很多。但最大的特点是蒙古族、色目人、汉族、南方人分左右名单。前者要求低,后者难考,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
(四)明清时期的新变化
明清两代,科举选士的方式基本一致,进士成为唯一的常规科目。与前代相比,明清两代有以下主要变化。
第一,参加科举必须从录取开始。学校分两类,一类是中央的国子监,只有朝贡的学生才能进校。
一类是县市地方学校。只有达到科研一级或二级,才能参加省考。各类学校都有名额。朱的《四书五经注》是该校的教材。所以入学必须从读孔夫子的书开始,科研必须从学校开始。
二是考试增加到县、院、乡、社、宫五级考试。只有在县考中了秀才,才能考大专。一个秀才只有在三年一次的高考中取得六个年级的前两个,才能参加乡考。只有通过乡镇考试,才能参加考试。县乡考试有名额。一般会选拔300名左右的考生参加考试,称为宫试,从而获得宫试资格。宫考一般不再淘汰。
第三,八股文是各级考试的重要文体,八股文的题目必须出自四书五经。所以,只有学习四书五经,按照八股文的固定格式和字数,才有希望通过考试。这使得候选人喜欢戴着镣铐跳舞,扼杀人才,仅此而已。
第四,科研和评奖官员。宫廷考试的分数分为三等,一等三等,称为赐进士和;二甲有十七人,据说都是进士出身。剩下的都是前三名,据说还被赐了进士出身。经过宫廷考试,大部分马上授予官职,第一个是六品,第二个是六品,一般进入翰林院;其他七品与北京官员和地方官员的产品不同。
此外,清代除了三年一次的常规科目外,还增加了许多科目。考试方式和录取人数与常规科目相同。清朝还规定,多次考第二名的举人,经吏部特选后,也可以被授予类似于知府或更低的官职,但数量很少。秀才只能当副官,不能当官。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教育、科举、做官一条龙的体系。
1300年,科举制度逐渐发展成为一套极其完备和严密的选官制度。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前所未有的。
十万多进士的文化奇观
1300年的科举制度是中国这段历史上选拔官员的基本制度,也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方式。
径,从而被选为官队和文化队的主体,进士的数量十分惊人。以下是从《登科记》、《文献通考》、《续书通考》、《清代续书通考》记载的统计数据(参考《历代正史》、《子同治鉴》等史书记载)。
唐朝:270科,* * *录取6606进士。
五代:48科,* * *录取503名进士。
宋代:118科,* * *录取36804进士。(缺少1 ^ 2科目)
辽代:52科,* * *录取2486名进士。(缺少主题编号)
晋代:21个家族,只保留了三个家族的数字,* * *为130人。
元代:1 6科,* *录取1105人。(左右列表合计)
明朝:88科,* * *录取24618进士。
清朝:112科,* * *录取26391士。
以上* * *为725科,进士总数为98749人。如果把缺数加上宋辽的平均数,总数肯定超过65438+万。这远远不是全部。要计算总数,需要考虑两个因素。第一,宋朝及后世,
特意赐了一批进士。在宋朝,太累的人经常受到批评。“是给进士出身的特殊称呼。明朝仅顺天考场大火和崇祯十五年两次考不中就授予了353名进士。其次,五代的南唐、前蜀,北宋灭亡后中原的傀儡政权,张大西国、太平天国等农民政权都设置了进士。南唐至少有十科,太平天国有十科,还开设了女子科。这样算来,历代进士部近800人,进士总数至少有110000人。平均每年有近100人。
即使按最保守的十比一的比例来估计,科举制度培养的考生也要上百万,平均每年1000人!
十万余士的军队,是中国1300多年历史中官员队伍中平均文化素养最高的骨干和主体,也是官员队伍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国家的兴衰。朝代的更迭,国家的混乱,都与他们息息相关。
十万进士和百万举人一起构成了一千多年文化活动的主力军。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弘扬,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教育的复兴,学术思想的演进,也都离不开他们的活动。
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群体,他们做出了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贡献。国家发展的逐渐停滞可能
从这一群体的历史局限性中发现了许多重要原因。因此,从任何意义上说,科举制度及其造就的士子大军,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观,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观。
四、状元——进士军之冠
唐朝的周光武在考中进士的同年就被赋诗一首,“袁与兵,三十三人得仙合,袍如烂银,白日要上青天。”考上进士就像神仙升天,拿了状元更是荣耀。
状元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原来唐朝的时候,各州都向京城进贡。在参加考试之前,你要把国家的供词和你个人的背景提交给礼部,这叫上书。录取后,礼部要把新进士的身份材料和成绩一起上报给皇帝,这叫奏。前面是头部。但是...起初只有A级和B级,没有状元之名。武则天在天资元年(690年)开创了科举的先河,并重考礼部考试。她才开始按成绩排状元或冠军,两个是通用的。陆楚的诗《第一仙作头》,和文的诗《忽闻状元声》是两回事。到了唐朝,其他科目的第一名也可以称为状元。张心有、吴宜黄在进士中得了状元之后,又在其他两科中得了状元,所以被称为“张三头”、“吴三头”。
北宋初年状元居榜首,是在科举制度建立后才被称为状元的。太平兴国后,考上的进士人数大大增加,分为三等、一等、三等,都是给进士的,因此,这三个都曾被称为状元。第一名凸显出来之后,就叫冠军了。哪里有头,哪里就有眼。第二。三个改名为第二名。至少在南宋时期,已经把第二名定为第二名,把第三名定为探花。探花的名字来源于唐代的探花宴,当时正是春天。为了庆祝,两位最年轻的新学者被选为探花大使,带领大家参观这个著名的花园。孟郊的诗《马蹄疾在,一日看遍长安花》就是写的这个风俗。北宋初年还是这样,直到冠军和亚军专门指了一两个地方,第三名才叫做探花。不过,这些都是世俗的称呼。在金牌榜和碑文上,他们只是被称为“第一名”...
到了明清时期,除了一等三名,其他的第一也都有专名,比如二等第一名,三等第一名。会元是中考第一名,谢园是省考第一名,县、地、院考第一名都叫第一案。另外,明清科学研究必须从五经中出一题,每一经照例有第一名,称为经魁、魁寿或魁元,合称五魁。后来往往是拿到省考后只有前五名作为五等奖,不一定是每门课的第一名。
历史上并不是每个科目都恰好是冠军。唐朝和辽朝的一些科目,如果只选一个状元,就没有状元。复试后还有一些科目没入选,当然也没有冠军。有些科目考后没有宫考,虽然有排名。但是没有冠军。还有个别科目的冠军,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取消了。另一方面,元代十六科都榜上有名,所以每科都有两个状元。清初两科两榜,各有两个状元。综合这些因素,历史上顶尖学者的人数大约是750人。按照唐朝的习俗,其他科目也称为状元,历史上会有一千人获得状元的称号。
冠军是世界上最好的。你很荣幸。到了宋朝,又给状元袍以特权,七个朝廷侍卫护送他回家,并在家乡修建状元坊。但荣誉主要表现在对官员的授衔上。从唐朝到北宋初期,状元都不高。但北宋初期以来,官员的册封明显高于其他士人,且多进入国子监这一重要机构。明清两代,除特殊情况外,新状元照例授予翰林六品的编制,二等奖授予翰林六品。由于国子监靠近皇帝,日后升任尚书、宰相的人很多,所以国子监被称为“储相”。但实际上,后续的推广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李的历史上,一号宰相屈指可数,而且通常需要十几年、几十年才能爬上台阶。在旧小说中,状元马上成为高官,几年后成为宰相,这是一种艺术夸张。
进士史上700多名状元,是进士队伍的“排头兵”。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著名的历史人物,包括政治家、军事家、实业家和一大批文学艺术家。唐代的郭、何、张九龄、王维、刘公权,宋代的陆全正、王增、、、文天祥,明代的、杨慎、康海,清代的翁同龢、张謇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有很多人品不好的人,比如刘。很多都是昙花一现,默默无闻,历史作用远不如一些学者和非学者。这有他们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政治原因和科研本身的原因。本书从跃上龙门的状元种类、考场上的各种情况、状元不同的心态人生三个方面介绍了一些状元。选取的素材大多千奇百怪,(如果不起眼的话,早就不为人知了。许多顶级学者根本没有留下任何传记信息,这并不奇怪!所以很多知名冠军都不会讲或者少讲。但目的不是为了求新,而是希望在陌生中看到正确。通过一系列奇人奇事,我们可以一窥以进士为代表的状元,进而一千多年来科举制度的历史奇观。这对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应该是有帮助的,也可以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五,科举制度的广泛国际影响
中国的科举制度长期受到国际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
毋庸置疑,唐代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与修课者有很大关系。这种在当时领先于世界的文化艺术,对周边国家和远方国家都很有吸引力。当时长安有很多留学生,他们带来了外国文化,也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许多人还专门参加了中国的科学研究。到了唐代,宋、明、清三代延续。很多人登上了中国科举的金榜,可见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推崇之深。
朝鲜(今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也纷纷引进中国的科举制度,按照中国的方法考士。
招贤纳士,挑状元,选其官,选其文化骨干。
不太人性化的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17、18世纪来中国的许多欧洲传教士。我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感到惊讶和钦佩。因为虽然他们有文化复兴和新科学,但他们没有一个像样的选官制度。传教士向中国介绍和推荐了中国。文官考试制度首先引起了启蒙思想家和重农主义者的注意,经过他们的宣传,引起了亚当?史密斯、边沁等著名学者的关注。受中国科举制度的启发,法国最早于1 791年开始实行文官考试制度(十年后停止,1 840年恢复)。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根据其在广州的人员的建议,参照中国的科举考试方法,在英国设立了一所学校,培训行政人员,并在考试后派遣他们工作。19世纪初来华的英国翻译家梅撰写了一部专著,以中国的考试制度为例,推动英国实行类似科举的分级公开竞争考试,改善英国的行政机构。连英国人都承认。1855英国建立的文官考试制度受到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见汪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1982)。此后,英法两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被其他西方国家借鉴,至今。西方人可以从同一制度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突出其自由、平等、开放竞争的特点,发展成为适合自己国情的新制度。然而在科举制度的故乡,这一制度越积越多的弊端最终走向消亡。这种现象也是一种值得深思的文化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