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品研究史

麻醉剂是中国古代外科的成就之一。早在2000年前,中国医学中就已经有了麻醉药和镇静剂的实际应用。《列子·唐雯篇》描述了扁鹊对公户和戚颖的治疗。“扁鹊于是喝了两次毒酒,死了三天,又剖胸探心,好收买;如果你扔了神药,你会一如既往地开悟……”东汉时期,也就是公元2世纪,中国古代名医华佗发明麻沸散,被世界纪录协会选为中国最早的麻醉剂,“毒酒”和“迷死人”病人接受手术,然后用“神药”醒来的故事。华佗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个用麻药做手术的人。麻沸散在中国创造了世界上最好的古代医学之一。作为手术中的麻醉剂。据后汉书记载,华佗发明了麻沸散。“若病因内因,针药达不到,使麻沸散先以酒服之,使你醉而无眠,则切而积之。如果是在肠胃里,就切掉洗干净,把病去掉。然后再缝合,四五天就好了,一月就平复了。”这种对肿瘤切除或胃肠吻合的描述,与现代外科手术的场景惊人的一致。难怪华佗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用麻药做胸外科手术的人。中国传统麻醉剂“麻沸散”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外科学的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华佗发明和使用麻醉剂,比西方医生使用麻醉剂做手术早约1600年。因此,华佗不仅是中国第一人,也是世界上研制和使用麻醉剂的第一人。可惜华佗的著作和麻沸散的配方都失传了。西医将氧化亚氮、乙醚、氯仿等化学麻醉剂用于外科手术仅约150年。不过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也偷偷使用过麻沸散或者止汗剂之类的药物。美国人Lawall在1926出版了《世界药学史》。他认为中世纪阿拉伯人使用的一种麻醉剂可能是从中国传下来的,因为中国的名医华佗擅长此道,他还尊称华佗为“中国的希波克拉底”(公元前5世纪希腊医学之父)。在这里,我们可以从西方的笔记和小说中,追溯到马飞三西传的线索。1298年,意大利人凯尔·波罗在游记中记录了阿拉伯国家“老山人”阿拉丁的传说。为了训练刺客,“山老”用麻药酒麻醉年轻人,送他们到“极乐世界”享乐。过了一段时间,他被麻醉,送回去训练《马可波罗游记》(第一卷,第23章和第24章)。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这种麻药酒是从中国传过来的,但是和《聊斋志异》里《天宫》里的情节很像。比凯尔·波洛稍晚一点,布加丘曾在著名的《十日谈》中说,一个方丈从来旺王公那里得到了一种粉末,据说是“山老人”用的粉末。根据剂量,服药的人可以随意睡长或睡短,睡得像个死人(《十日谈》第三天,故事八)。还有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叫马泰奥·蒙泰的医生提炼了一种麻醉剂,让病人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从而顺利进行手术(《十日谈》第四天,第十个故事)。这说明麻药已经从阿拉伯国家传到了欧洲。16世纪,比布加乔晚的意大利作家班德罗写了一部短篇小说集。在第二卷第九个故事中,他描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其中牧师给了朱丽叶药粉,并伪造了他的死亡。后来,英国莎士比亚根据这个故事写了著名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从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口服麻醉剂传入西方的蛛丝马迹。事实上,这种口服麻醉剂在欧洲还没有广泛流通和应用。长期以来,在欧洲,大多数拔牙、截肢或医疗战伤的案例都是通过捆绑病人或用棍子殴打病人使其昏迷来完成的。直到150年前才确立了化学麻醉方法,开辟了西医外科,后来发展成注射用的麻醉针剂,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麻醉煎剂是中国的独创。剂量可以控制麻醉的深度和时间。吃多了会有假死,也被坏人利用过。南宋周觅在《归心杂识续》中指出:“或云,今贪官污吏,污满溢,被人告,则服百日丸者,不能用此乎?”贪官用口服麻药假死以逃避应有的惩罚,应该是麻药使用不当的又一表现,但也说明中药麻药的药性被更多人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