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粤港简介
粤港附近海域,古称桂海,因海口贵屿岛而得名。贵屿岛,又名“鸡岛”、“龟岛”,矗立于海中,是水进入漳州的门户。明朝万历元年(1573),在贵屿建塔,是港口象征,但次年废弃很久。粤港西区是九龙江北溪和西溪交汇处的“三叉戟河”。有胡帽和五角洲,水路分为中、港、北港和南港。贵屿岛外,东港为厦门港,为粤港海上贸易活动范围,外有中佐所(今厦门)、五洲岛(今金门),为港口海上屏障。
粤港自然条件优越,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65,438+0℃ ~ 265,438+0.4℃。属于强潮河口港,潮流为往复流的半日潮浅水潮港。潮流从港口的濠门(渔仔尾)和海沧峡进入,流入三脉:一脉进入刘颖(江东大桥),沿北溪溯至龙津溪交界处的彭洲头。如今河床较浅,潮流影响仅及郭坑;一脉入福贡港,沿南溪回白水营;一脉从粤港流向抚河。沿西溪而上,绕到漳州南部,到达茶店。如今河床淤积较浅,潮流影响仅及项城市下游碧湖。每个月的第三和第十八天是大潮。潮汐规律:“日潮大于春夏,夜潮大于秋冬,潮位极高,常在春秋两季,浪极大,常在王朔之后”。
粤港水陆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不仅包括九龙江流域,还包括汀州、赣南、湘南、闽北、浙江、江淮等地。腹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粮食和水果,被誉为“鱼米之乡,花果之乡”。经济作物有甘蔗、水果(荔枝、龙眼、柑橘、蜜柚、香蕉)、木棉、烟草、茶叶、花生、黄麻等,驰名中外。明代矿冶、制糖、制茶、纺织、陶瓷、造纸、造船等手工业比较发达,尤其是纺织业。当时漳州生产的绒、纱、缎、绒畅销海内外。其他手工艺品如铁、铜器和牙雕也是稀有而重要的外贸商品。
历史的发展
漳州月港,明代福建四大商埠之一,位于龙海县海城镇。与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朝鲜、琉球、日本等47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并通过菲律宾吕宋港与欧美国家进行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粤港是粤泉港,附近海域古称桂海,因港口贵屿而得名。贵屿,又名虞姬、贵屿,屹立于海中,是水上出海的门户。粤港西邻九龙江北溪与西溪交汇处的三叉河,贵屿港东至厦门港。粤港主航道西起莆仙,沿南港向东,经海城港、大泥围、贵屿,从吴屿的丹门出海,再分东、西两路。粤港停泊点包括北岸的嵩屿、海沧、石美、禹洲、澳头,南岸的渔仔尾、海门岛、福贡、海城粤港、石马、福和。主要港口是海城月港,是当时进出口货物的主要集散地。据现场调查,明清时期,粤港溪沿岸不足1km的码头有7个,分别是香关码头、鹿头围码头、铁航码头(又称钟鼓码头)、荣川码头、店子码头、阿格鲍码头、西围码头。其中,湘馆码头位于港口右侧,9年改建为海城客运码头(1920)。荣川码头位于港口左侧。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至1620)。当时是大型码头,新中国成立后是农场运输码头。明朝隆庆元年(1567),明政府在月港设立“洋市”,“准销东海”。万历年间,月港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每年有200多艘海船进出粤港。出口商品包括丝绸、陶瓷、布料、茶叶、铁和青铜、糖、纸、水果等。胡椒、香料、藤条、象牙、西洋布、槟榔、樟脑树脂、猿皮等进口商品124种。明日粤港崛起于明景泰(1450-1456),兴盛于明万历(1573-1619),衰落于天启(16265438+)粤港与泰国、柬埔寨、北加里曼丹、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马来西亚、朝鲜、琉球、日本等47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的商业往来还通过菲律宾吕宋港为中介与欧美国家进行贸易。当时有很多赞美岳岗的诗词,其中有一句:“镇之繁华侧,古称岳岗小苏杭。”粤港地处九龙江入海处,因其港湾道(海城粤西至海门岛)呈“一水切割,月牙环绕”而得名。与汉唐福州港、宋元泉州港、清代厦门港并称为福建历史上的“四大商埠”。月亮港弥漫着海洋文化的气息。自古以来这里就有造船的习俗。顾在《天下郡县之病》一书中说:“福建之民,皆出于漳州岳岗。”16世纪末至17世纪末,这里曾是“海船云集,商贾云集”的外贸口岸,市场十分繁荣,成为闽南大都市。明初,朝廷颁布“海禁”,但月港不灵,因为天高皇帝远。反而成为沿海对外贸易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