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历史教科书不是史实?我觉得这些都没什么争议,跟价值观的导向也没什么关系,比如戊戌变法。
我不知道我是否正确地理解了你。但是,对历史问题的意见一直存在。以前是有定论的,胜者为败者,不以成败论英雄。事实上,历史问题有一个长期结果和一个短期结果。以戊戌变法为例,帝国党与后党之争,保守官僚与激进官僚之争,当时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之争,国内文化对欧洲主流文化的应激反应等等。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轴上,戊戌变法是中国人所希望的必然的自强与改革。后来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乃至建国大业都是这样下来的,所以现在的历史教科书都倾向于自我完善。但随着历史的沉淀,很多综合因素逐渐被发现,冷静客观地对待:比如康有为当时的动机,谭嗣同对当时官场和人格的评价,翁同龢皇帝的目的,慈禧太后的整体考虑。这些确实更丰富或者还原了历史真相。然而,时至今日,中国的历史并没有脱离孔子编纂《春秋》的文风,它追求太多的简化定义,非黑即白,实在令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