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典故的由来
春分有三个阶段:神秘鸟的到来,雷声,电的开始。
春分,意思是昼夜平分,排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四个。此时赤道阳光直射,春暖花开,鸟语花香,草木生长,适宜耕作和田间管理;观光、旅游等。
春分现象的定义
实际上通常指太阳真正位于黄经0度的那一天:3月20日或3月21。
时间段方面,是指太阳位于黄经0度到15度之间的位置,大约是3月20日到4月5日。
春分计算
[Y*D+C]-L
公式解读:年数的后两位乘以0.2422加20.646取整数减去闰年数。c值21世纪春分=20.646。
比如1992年春分的日期=[92×0.2422+20.646]-[92/4]= 42-23 = 19,3月19就是春分。
例外:2084年的计算结果加上1天。
春分的古代记录
春分在古代也被称为“日中”、“昼夜分”、“仲春月”。《黎明诗易》说:“分割线,黄赤之交,太阳到此为止,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第一,是指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第二,在古代,立春到长夏就是春天,春分正好在春天的三个月之中,春天平分秋色。
《二十四节气》:“(夏历)二月中旬,分半,为九十天半,故称分。秋天是同义词。”
韩栋中书《春秋故事·阴阳上下》:“至于仲春月,阳正东,阴正西,谓之春分。春分半阴半阳,所以昼夜既寒又夏。”
古代黄河流域对应的物候现象是“玄鸟到,雷声起,电起”(见《农桑通志》)。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中国中部的一个农民谚语说:“小麦在春分时升起,这是值得的一刻。”春分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在周朝,有一种在春分崇拜太阳的仪式。
礼记:“祭坛。”孔《英达疏》:“又叫春分。”这种习俗代代相传。潘庆荣弼《景帝岁时纪胜》:“春分秋分为国之大典,士不可拜之。”清代春分前后,宫中有大臣祭奠祠庙,贵族家庭也每天祭奠祠堂。
南朝梁宗谷《荆楚纪年》记载:“春分之日,人们在房屋上种上扑火草。如果有一只鸟像黑鸟,公鸡会先叫,门框会嘎嘎作响。当人民等待这只鸟的时候,他们就会进入田野,以为他们会等待。”明代山东淄川种树酿春酒,清凉解暑。《文水县志》载:“春分上,酒拌凉,花移。”
中国古代把春分分为三个时期:“一是等待鸟的到来;二、等雷乃发声;第三,等电。”也就是说,春分过后,燕子会从南方飞来,下雨的时候,天空会电闪雷鸣。春分在我国古代历法中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进入赤道”。
春分的气候特征
春分那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昼长夜短。春分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它不仅具有天文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气候上,也有明显的特点。春分时节,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华北北部外,中国已进入明媚春光。在广阔的土地上,柳树是绿色的,飞影草生长,小麦拔节和油菜花芬芳。
春分节气期间,东亚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强。从蒙古到东北,经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运动导致冷空气南下,北方多大风扬沙天气。长波槽东移时,由于冷暖气团交汇,会出现持续的阴雨寒冷天气。
春分期间,除了常年冬季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地区外,中国各地的日平均气温都稳定上升到0℃以上。严寒已经过去,气温回升很快,尤其是华北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长江沿线及江南多雨地区同时升至10℃以上,进入明媚春光。巨大的。大地上,杨柳绿岸,飞影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花红,李白春,黄黄。华南是一片晚春的景象。根据气候规律,此时江南降水迅速增多,春季进入“桃花泛滥”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降水仍然很少,抵御春旱威胁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
春分的由来和特点
春分时的白天和黑夜:北半球白天比夜晚短。
春分那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世界几乎都是昼夜一样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和早晨的阴影)。春分以后,太阳的直射点继续从赤道向北半球移动,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昼长夜短),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昼短夜短)。因此,春分也叫升分。
在北极和南极,春分时,太阳整天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日,范围逐渐扩大;南极附近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北半球的白天从冬季至日开始变得越来越长,但从春分开始白天比夜晚长。从夏季至日开始,白天变得越来越短,但从秋分开始,白天比夜晚短。原因是在冬季的至日上,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白天最短。然后太阳的直射点开始北移,北半球各地白天越来越长。
春分过后,太阳的直射点移到了北半球,北半球开始出现白天比夜晚长的现象。夏季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天最长。然后太阳的直射点开始南移,北半球各地白天越来越短。秋分过后,太阳的直射点移到了南半球,北半球开始出现白天比夜晚短的现象。在同一个南半球,白天比夜晚长。
一个关于春分节气起源的故事。
春分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皇帝,他深爱他的人民,关心民间生活。他的名字叫炎帝。当他知道人们需要更多的食物来充饥时,他祈求上天为人们提供粮食种子。于是,上帝派了一只红丹雀去给炎帝送粮食种子。
炎帝爱民,马上把五谷的种子分发给大家。人们高兴地在田里播种,期待着一天又一天的好收成。但是过了很久,那些五谷秧苗没有开花,粮食也没有大丰收。于是炎帝去问神。上帝说是因为太阳躲起来睡着了,五谷的种子没有得到足够的阳光,所以不能开花结果。
他问天堂如何唤醒太阳。上帝说,有人需要在春分骑上一只彩色的鸟,去蓬莱岛把太阳找回来,重新挂在天上。蓬莱岛是一个童话岛。没有人去过那里。据说要到达这个岛要经历许多困难。为了他的人民,炎帝决定亲自去岛上找太阳。
于是,在春分那天,炎帝骑着一只彩色的鸟,飞越万里海去蓬莱岛。说也奇怪,那天原本波涛汹涌的大海变得非常平静。当炎帝来到蓬莱岛时,他拾起太阳,骑着马回到他的家乡。他把太阳挂在家乡的头顶,让阳光普照大地。
从那时起,地球上就有了丰富的粮食,所有的人都很高兴。炎帝被尊为太阳神。人们非常感激太阳神颜地,所以每年的春分,他们总是崇拜太阳,人们会像颜地一样站在一只鸟的背上。后来人们甚至发现,这一天连鸡蛋都可以立起来。
春分过后,燕子从南方飞回来,春雷开始,闪电来临。
春分应该做什么?
立一个鸡蛋
"当春分到来时,鸡蛋是美丽的."每年春分那一天,全世界都有几千万人在做“竖蛋”实验。这个被称为“中国定制”的玩具是如何成为“世界游戏”的,目前还很难考证。但是,它的玩法确实简单有趣。
春节
春分也是春节的开始。春节,即扫墓祭祖的开始,也叫春节。扫墓前要在祠堂里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宰杀猪羊,请鼓手演奏,礼生念祭文,引三颂。
吃春季蔬菜
子曰:“时不时,不吃。”食物有它自己的季节。顾名思义,春菜就是春菜。
在岭南地区,有在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生苋菜,村民称之为“春蒿”。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摘春菜了。在野外搜索时,往往是绿瘦的,大约一个手掌的长度。采摘下来的春菜,一般在家里和鱼片一起熬制,称为“春汤”。有句顺口溜说:“春汤脏,洗肝肠。全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春牛
春分到了,发个春牛图。春牛图是指将一年四季的节气印在红纸或黄纸上,再印上农民耕田的图案。发图的人一般都很会唱歌。他们主要说一些春耕、好运不违农时的俗语。他们每去一家,更是即兴发挥,让主人高兴,给钱。这些话虽然说出来很随意,但是很悠扬。俗称“春”,春人称为“春官”。
粘麻雀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要在家里吃饺子,要煮十几个或者二三十个不含心的饺子,用细竹叉放在室外的田里,叫粘雀嘴,防止雀害庄稼。
去郊游和放风筝
春分过后,人们开始陆续去郊游。放风筝是户外活动的一个重要项目。古代也有春分喝花酒的习俗。在这一天,所有年龄的人,男人,女人和孩子都会花。
风筝,古称“风筝”,北方称“风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鹞子”和“风筝”都是鹰类猛禽。在古代,风筝多以丝或纸制成鹰的形状,所以风筝也被称为“纸鹞”和“纸风筝”。后来风筝有了不同的形状,大部分都是在春天放飞的。
喝春酒
中国浙江和山西的春分酿酒习俗。有古书记载:“春分所酿之酒,贮于瓮中,三日后糟粕自融。它的颜色是红色的,它的味道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坏,这就是所谓的春分酒。”
崇拜
春分前后的民间节日有2月15日张凯的生日:王声,又名“陈”是唐代勇士陈元光,为漳州立下功勋,死后成为漳州的守护神。2月19日是观音菩萨的生日,每到生日,很多信众都会去观音庙朝拜。2月25日三山王祭祀日:三山王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名山、金山等山神。早年潮州客家移民淳为守护神,所以信众以客家人为主。
春分的三个阶段
玄鸟之
叶言玄鸟曰:“春分来,秋分去。”
雷乃生
阴阳之薄则雷。此时四阳渐旺,尚有阴,故瘦为声;是的,韵社说,“像气体一样呼出是困难的。”舒注曰:“发,犹出。”
初始电力
电,日照也;四阳旺,气泄则光生。所以《李杰》说:“凡声者,阳也;光是阳也。”《易》曰:“雷电合而为一章。“《公羊传》也说:“电,雷光。“是的,徐说,“雷是太阳,电是阴。“不尽然。盛夏没有打雷,就有电,这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