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性”

我很久以前就接触过“现代性”这个词,但它的概念一直是似是而非的。查资料,其概念尚无定论,可谓众说纷纭。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个人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现代性不是一句话可以概括的概念。现代性的研究涵盖了哲学、政治、社会、文化等不同的领域,所以不同人眼中的现代性概念是不同的。

百度对现代性的定义是这样的:我们现在理解的“现代性”是指启蒙运动以来“新的”世界体系形成的时代。持续进步、有目的、不可逆发展的时间概念。现代性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历史实践,形成了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和法律理念,建立了高效的社会组织机制,创造了一套以自由、民主、平等为核心的价值观。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大致意思是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时间观念、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等的整合体系就是现代性。

哈贝马斯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现代性。他把现代性视为一种新的社会知识和时代,用新的模式和标准取代已经分崩离析的传统模式和标准。作为一个时代现代性的特征和贡献,是个体选择自我和实现主体价值的自由。他在《现代性——未竟的工程》中定义:现代性意识是对古典传统的一种反抗,是时代精神的现代性。这个定义把现代性看作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存在的,是相对于古典传统而言的。

卡利内斯库在《现代性、现代主义、现代文化——一个现代主题的变奏曲》中也提出了类似的定义:现代性是一个历史的/时间的概念,指的是在独特的历史现代性中对现在的理解,即应该在区分现在与过去和各种残余的特征中,在对未来趋势的许诺中理解。

吉登斯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现代性的,所以他把现代性看作是一种“后传统秩序”。他认为,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现代工业文明的简称,它涉及到现代性的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和态度层面。制度层面是现代性的表层,体现为一个有明确标准和规则的物质体系,即一个按照理性设计和运行的社会制度。观念层面处于现代结构的深层,是人类的价值观、原始经验和原始道德,寄托了人类和社会发展的精神理想。态度层面体现在“自我认同”上,体现了人的主观态度。

列举了很多人对现代性的定义。综上所述,结合我自己的思考,现代性的本质是以进步取代美德,相信并确立人在自然界的主体地位,通过理性启蒙改造世界。

现代性应该代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即与某些传统的决裂。既然是断裂,其实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传统的颠覆,二是新秩序的建立和重组。

我只想谈谈鲁迅。与社会改革先锋不同,现代性对鲁迅来说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他呼吁个性解放,但同时又嘲笑它的幼稚;他接近尼采,但拒绝更进一步。因为旧传统已经被证明过时了,但是新秩序已经让他——至少在他那个时代——看不到前进的方向。但他坚决批判国民性,反叛传统。在《狂人日记》中,他赞扬了觉醒,但在随后的作品中,如《阿q正传》、《风波与药》,他的重点转移到了批判国民性上。很难说这是不是刻意为之,但至少,对现代性的热情是无形的。事实上,从《孤独》、《在餐馆里》、《野草》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他对现代性的隐性排斥——他不相信现代性的希望和永久进步的承诺,因为他只赋予生命本身以生命的意义,只在它的过程中,似乎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行走。然而,赋予生命本身及其过程以全部意义,就意味着最终意义的丧失。没有上帝的神圣关怀,我们只能意味着颠覆传统后普世伦理的不可能性。在他们那个时代,我们似乎只能看到一个结局——坟墓。

说吧,我们必须回答关于善与恶,欲望与信仰,受害者的眼泪与放纵者的暴政,以及理性的觉醒是否与人类的终极福祉相一致的问题。在神被谋杀后,人与神的位置互换是否意味着恶的绝对统治?这是对我们不可避免的考验,考验着每一个试图思考现代性的人——当下的生活还是永恒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