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世界展示扶贫时间表。
到2020年,稳定扶贫对象,保障他们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了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
主要任务:
——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到2015年,贫困地区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人均基本口粮田得到保障。到2020年,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特色优势产业。到2015年,力争实现1户增收项目1个。到2020年,初步建成特色支柱产业体系。
-安全饮用水。到2015,基本解决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到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和自来水普及率将进一步提高。
——生产生活用电。到2015年,全面解决贫困地区无电行政村用电问题,西部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无电人口大幅减少。到2020年,全面解决无电人群用电问题。
-交通。到2015年,提高贫困地区县通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的比例,除西藏外,西部地区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到2020年,有条件的村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班车,全面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
——农村危房改造。到2015年,完成800万户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到2020年,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条件将得到显著改善。
-教育。到2015,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大幅提高;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致相当;提高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水平;消除年轻人中的文盲。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推进远程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
-医疗保健。到2015年,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县级医院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每个乡镇有1个政府办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诊所。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基本实现门诊全覆盖;逐步提高儿童重大疾病保障水平,有效控制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到2020年,贫困地区的人民将更加平等地获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大众文化。到2015年,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实现通电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全覆盖,每个县拥有1家数字影院,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部数字电影。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线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到2020年,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现广播电视入户;自然村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每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有图书馆、文化馆,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以公共文化建设促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
-社会保障。到2015,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到2020年,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人口和计划生育。到2015年,力争重点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到2020年,重点县低生育水平继续稳定,逐步实现人口均衡发展。
-林业和生态。到2015年,贫困地区森林覆盖率比2010年末提高1.5个百分点。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比2010年末提高3.5个百分点。
扩展数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本纲要。?
(一)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特别是随着《国家七年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的实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全球扶贫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突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突出,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相对落后,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同时,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为扶贫开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中国的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向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三)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意义重大。扶贫开发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深化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
一.一般要求
(4)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 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5)工作原理。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将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贫困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扶贫开发负总责,将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实行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
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中央政府重点扶持连片特困地区。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支持力度。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实施不同的扶持措施。
3.——部门配合,合力推进。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结合各自职能,在制定政策、制定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4.自力更生,努力工作。加强引导,更新观念,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和贫困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贫困对象的主体地位,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实现自主脱贫。
5.社会救助与共同富裕。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完善机制,拓展领域,注重实效,提高水平。强化政策措施,鼓励先富者扶富,实现共同富裕。
6.统筹兼顾与科学发展。坚持扶贫开发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7.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扩大对外开放,共享减贫经验和资源。继续办好扶贫改革试验区,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子。
参考资料: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央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