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吠陀是如何发展的?

大约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或更早,雅利安人开始来到印度河流域,并逐渐在那里定居。他们不是一次冲到那里,而是分批搬迁,在印度河流域立足,然后扩张到东部的恒河流域。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开始大规模进入印度次大陆。约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600年,是印度历史上的吠陀时期,是古印度文明崛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古印度文明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吠陀时代早期,雅利安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的犍陀罗和旁遮普,并没有超出哈拉巴文明的地理范围。他们进入北印度后,与土著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和战争。

雅利安人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从事农耕的土著完全不同,所以难免会产生冲突。就社会生产力水平而言,雅利安人远远落后于土著人。但他们使用战马和战车(马最早是由雅利安人带入印度的),因此作战机动性强;而且,在宗法阶段,社会组织宗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原住民多为散居村落,战斗力远不及雅利安人。于是雅利安人最终打败了原住民,成为了印度河流域的新主人。

吠陀时代后期,雅利安人开始向东扩张,指向恒河流域。路线是沿着尼泊尔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山麓,然后向东穿过比哈尔邦的金邦地区到达恒河流域。与早期吠陀时代不同,雅利安人东扩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雅利安人以和平的方式扩张到恒河流域,这是有据可查的。一百个勃拉姆斯说,雅利安·皮德加?莫多帕口中衔着圣火,而圣人乔达摩?罗侯加纳王国请他唱梨俱吠陀。皮德加?莫莫一开口,阿亚尼就溜了出去,一直向东滚到了布塔尼罗河。乔达摩?罗家后和阿亚尼一行人追到此地后,才得知原本十分潮湿不宜居住的布他尼罗河东岸,经过雅利安祭司的净化,可以用来居住。然而,火焰Ayani提醒他们应该去更远的东方。阿尼是雅利安的火神,也是雅利安宗教文化的象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神话传说反映了雅利安人的东扩,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军事征服的痕迹。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时,还处于部落社会末期,以畜牧业为主。占据印度河流域后,起初仍坚持游牧生活的传统,后来逐渐吸收了当地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学会了农业生产,懂得用河水灌溉土地。所以,我安定下来了。农作物和牲畜与哈拉巴文明基本相同,只是马更多。衣服主要是羊毛做的,后来学会了种棉花和织布。手工业开始脱离畜牧业和农业,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制陶业也发展起来。

吠陀时代逐渐使用青铜器和铜器;商品交换是以物易物,牛常作为等价物;没有城市,只有村庄;运输依靠牛车和马车。从《梨俱吠陀》中,我们还可以知道,音乐、饮酒、掷骰子和赛车是雅利安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娱乐活动,他们也喜欢珠宝等装饰品,这表明他们已经逐渐与当地文化融合,并保留了自己独特的特征。此时雅利安人的社会组织形式仍然是部落氏族家庭结构,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子在家庭和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妇女没有受到歧视。氏族社会逐渐解体,耕畜已经私有,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但由住户占有使用,定期重新分配。奴隶可以被给予和放弃。然而,奴隶主要用于家庭服务,很少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随着人口的增长,约在12至11世纪,雅利安人逐渐向恒河流域推进。当时恒河中下游的许多地区都被森林和沼泽覆盖,因此很难顺流而下。他们只能沿着喜马拉雅山的山麓逐渐迁移到恒河的中下游。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德拉维达人,还有属于澳大利亚语系的曼达人。他们中的一些人被征服了,而另一些人被赶到了森林地区。雅利安人还吸收了恒河流域的当地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学会了种植水稻,吸收了当地的一些宗教因素。

在恒河流域,雅利安人的生产力有了新的进步,开始使用铁器很有代表性。铁器出现后,被广泛用于生产斧、犁、箭、矛、剑等劳动和作战工具,对开发恒河流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铁犁出现后,可以对土地进行深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说到犁地相关的仪式,《百种焚书法》提到用六头牛、八头牛、12头牛甚至24头牛犁地。所以牛变得特别珍贵,而牛也逐渐被神化。也是在恒河流域,因为雨量充沛,水稻成为主要作物。棉花、甘蔗的种植增加了,水稻和这些作物对灌溉的要求更高了,自然促进了水利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在《阿维纳吠陀》中,描述了一些将河水引入新渠道的仪式。

手工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一些新兴的手工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铁匠、织布工、刺绣工和染匠。新的手工业部门的出现必然带来一系列社会发展效益,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商业的发展更加突出。当地贸易的主要商品是盐和金属,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商业路线。另一种贸易是与西亚的对外贸易,陆路通道的重要枢纽是雀士罗,还有海上贸易。除了实物交换,贵金属(金条)也被用作媒介。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出现少量城镇。它们既是政治中心,也是商业中心,但都太小,无法与摩亨佐抗衡。与律界英豪和哈拉巴相比。

雅利安人并没有详细记录艰难征服时期的血与火的历史。但他们留下的吠陀,为后人了解古印度文明的进程提供了非常生动的依据。吠陀包括四套吠陀:梨俱吠陀,沙门达吠陀,耶罗韦达和阿维纳吠陀,以及解释它的梵天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编纂时间跨度约为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600年。吠陀是古印度最早的文献。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史料集和文学丛书。它已经成为雅利安人创造的文明的代名词,被称为“圣书”。

“吠陀”这个词来自梵语,它的原意是知识。吠陀经是由雅利安人在他们最初的居住地,以及在他们迁移到南亚次大陆的过程中创作的。起初主要是口耳相传,所以有人称之为“斯洛提”,意思是他们所听到的。后来,一些雅利安学者对这些口述内容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再创造,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献体系。

《吠陀》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创造性结晶。吠陀的创始人是在雅利安部落主持祭祀的人。早在雅利安人进入次大陆之前,他们就创造并代代相传了许多祭祀用的文字和圣歌给神灵,他们当之无愧是吠陀的最早创造者。因为当时有四种祭祀官,每一种都用赞美诗和祷文,于是就形成了四部吠陀经。后来,许多祭司和圣贤参与了口头诗的整理。虽然今天人们无法知道他们的名字,但这些人也是吠陀经的作者之一。然而,虔诚的婆罗门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在他们心目中,神圣的《吠陀》是上帝创造的,他们称之为天启文献,是上帝传授给祭司和圣贤的。所以《吠陀》不同于后来圣贤所作的圣典文献。

四书中,《梨俱吠陀》是最古老的,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形成了,只是编纂的时间稍晚一些。《梨俱吠陀》在历史传承中有五个流派,但流传下来并根据它写成的只有沙卡洛派。梨俱吠陀的大部分内容是对吠陀神的赞美诗,因此得名“明朝颂”。全书共65,438+00卷,赞美诗65,438+0028首,其中核心部分为第2卷至第7卷,分别流传于各流派,又称家族传记。卷10是后来的婆罗门祭司加的,明显比其他内容要晚。

《耶罗维达》又称《明祭论文集》,是婆罗门祭祀时朗诵的一首诗,也是一部关于如何祭祀的散文诗。这本书有2000首诗。相传耶罗韦达的传承有86个门派或者说110个门派,但是现在只有两个门派,分别是黑耶柔和白耶柔。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黑叶柔》中赋诗和释文诗的混合,而《白叶柔》中则区分得很清楚。所谓颂诗,指的是来自梨俱吠陀的颂神诗,即重复梨俱吠陀的内容,在《耶罗维达》中占很大比重。其他部分是祭祀词,梨俱吠陀里没有。祭祀词在梵语中是“耶柔”,因此得名耶柔吠陀。

《萨摩耶吠陀》又名《明颂》,是婆罗门在祭祀活动中谱曲吟唱的梨俱吠陀圣歌集。所以其实是学唱歌的收藏,也是练习的收藏。书中1549首歌大部分来自梨俱吠陀,有75首例外。

这三部吠陀统称为“三明”,其神圣性早就确立了。阿维纳吠陀形成的时间比梨俱吠陀稍晚,它的一些内容可能与梨俱吠陀是同时代的。但其神圣性的确立明显晚于三明,这可能与其内容有关。不同于其他三部吠陀,《阿贾瓦吠陀》占了众神赞美诗的一小部分。在现存的20卷731首诗中,大部分是对敌巫术、辟邪符咒、消灾等,所以也被称为这部论述灾难的文集,主要来源于民间,集中反映了当时活跃的民众。

作为印度最早的宗教经典,《吠陀经》保留了印度宗教的许多原始形式,如多神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因其语言诗意,令人过目不忘,易于吟诵,也给后人留下了充分的理解和阐释空间。所以千百年来,虽然世事多变,但吠陀的神圣地位从未改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文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