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译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中国有记载的翻译活动始于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关于翻译标准的讨论也由此开始。最初的翻译标准主要围绕着“文本”和“质量”的问题。
汉代佛经翻译家支谦主张“顺原旨而不加修饰”,而魏有南则认为“当令通俗易懂就好,不可失意”,可视为“质”的代表,主张直译。
中国翻译界“直译”的代表是东晋的道安。他在《摩诃波罗波密笔记》的序言中,列举了因句序不当而丧失原意、译文质量为正文、任意删减的情况,反对因润色而丧失质量。
“五四”以前对翻译理论的讨论是不系统的。近代只有鲁迅强调“直译”。他反对单纯追求信与雅,很早就提出了“直译”。鉴于赵等人宁为顺从,不为不信,鲁迅提出了“信而不为不信”、“信才是最好的”、“硬译”等主张,鼓励译者引进外文句法,丰富汉语言,必要时甚至“欧化”、“有点洋味”。
大多数文学译者对“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标准持辩证的观点。一个翻译不可能全是直译,也不会全是意译。这只是翻译过程中的两种方法,翻译要考虑到各种具体情况。
补充:我觉得你是要写论文?至于你的问题,你可以看看谭在希的《西方翻译简史》,或者陆永昌的《俄汉文学翻译概论》,里面都有介绍中国的翻译史。我的方向也不是翻译史。我只是在书上读到过。意译的内容比直译复杂得多,不可能一点一点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