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的历史发展
1.春秋至秦汉时期
特点:精耕细作开始。
表现:①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耕作法出现在春秋时期。
(2)赵国在汉代代田的做法可以防风抗旱;出现了面积田间法,强化了精耕细作技术。
③汉代农业著作《氾胜之书》反映了农作物从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规律。
(4)汉代发明了人力车。
⑤耕作制度以连作制为主,有的地方实行休耕制,造成两年三熟制。
魏晋南北朝
特点:黄河流域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农业生产技术日趋成熟。
表现:①北魏《齐·姚敏书》是世界上最早的优秀农书。
(2)江南耕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进步很大。
3.隋唐时期
特点:我国南方稻田集约化栽培技术逐渐成熟。
表现:①育秧、插秧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水稻种植。
(2)曲园里出现在江东地区,适合稻田和各种土壤的精耕细作。
4.宋元时期
特点:精耕细作技术已进入全面成熟期。
表现:①中耕农具和锄头出现在北方旱地。
②江南地区推广水旱轮作稻麦复种制,经济中心南移。
③农作物品种的交流非常广泛。
5.明清两代
特点:集约化养殖持续发展。
表现:①北方实行二年三熟制和三年四熟制,南方长江流域发展多种形式的一年两熟制。
(2)培育了一大批农作物新品种。
③从国外引进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
(4)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形成专业生产区。
⑤出现了《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农业著作。
中国古代的主要耕作方法是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