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是历史上最阴险的人?

都是三国演义惹的祸。

在懂历史的人眼里,曹操是个大英雄,是三国时期的英雄,却被《三国演义》中的元朝小说家罗贯中刻画成奸诈多疑,实在对曹操不公。

曹操年轻时机智机敏,但任性、侠义、桀骜不驯,没有品行,不学无术。因此,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有梁的乔玄认为他与众不同。乔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之人,奈何不得。谁能相安无事?”南阳的徐卿对他说:“汉室亡,安身于世者,必是此人!”许绍,字将军,以识人著称。他曾对曹操说:“君清平之奸臣,乱世英雄。”

Xi平三年(公元174年),年仅二十岁的曹操被提升为孝宗,成为洛阳的阿郎。不久,他被任命为洛阳的北方统帅。东汉都城洛阳,是一个皇权与强权并存,难以治理的地方。曹操一到岗位,就宣布禁止,严肃法纪,并做了十多根五色棍挂在衙门周围。"任何违反禁令的人都将被一棍子打死。"皇帝宠信的宦官之叔简硕,晚上被禁止前往。曹操毫不留情,用五色棍将其处死。结果“首都没了,没人敢犯罪了。”但是曹操也得罪了王朝中的一些权贵,比如简硕。因为父亲曹嵩,曹操被调到远离洛阳的敦丘(今河南清丰)。任盾秋凌这一年,曹操二十三岁。曹操给儿子曹植写了一封信:“我以前是一个丘司令,那年我二十三岁。这时候想想自己做了什么,今天也无怨无悔。”你现在已经二十三岁了,不要舍不得!

钟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队长,奉命与鲁直等人联合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黄巾军大败,数万人被斩首。然后搬到了济南。在济南任职期间,曹操管理事情一如既往。济南(今山东济南)十余县,县官依附于你的权力,贪赃枉法,毫无顾忌。在曹操之前,各国都不予理会。曹操到任后,下大力气整顿,十分之八的长官都免了。济南震动,贪官外逃。“政教大,一县明。”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的时候,甚至还有买官制度。朝廷任命曹操为谈判代表,但曹操不肯迎合权贵,借口生病回村。

东汉时期,外戚和宦官轮番掌权,朝野风气污浊。步入建安时代,东汉朝廷已经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价:“建安之初,四海荡;“没有一寸土地和一个民族,这不是中国人的风格。”

董卓擅废立法,柳岩自制朝服,淮南兄弟称号刻于北方乱世。曹操一直保持着对朝廷的尊重。

早在钟平五年(公元188年),就有人密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但被当时还在谈判的曹操拒绝了。盟军东征董卓的时候,相对于别人的观望顾虑,曹操率先进步;初平二年(公元191),汉赋袁绍等人欲立幽州牧刘玉为帝,再次被曹操拒绝,并明确表示:“诸位先生,我自西向北。”可以听听北方幽州的牧羊人。我依然忠于西方的先帝。李怂恿别人给长安带来灾难,一行狼狈逃命的时候,有冷漠的人,有浑水摸鱼的人,有落井下石的人。曹操是少数几个主动与狄咸见面的人之一。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吴魏联手杀关羽后,孙权上书晋为诸侯,曹操不听:“这小子想放火烧我!”。虽然这一系列言行中有曹操的谨慎战术,但客观上不能否认这是对朝廷的尊重。

曹操虽然当权,但始终尊重汉献帝的权威,连自己的生死都掌握在狄咸手中。曹操见狄咸时,遵循当时见皇帝的惯例,身边有一只带着利剑的老虎。建安十九年,也就是曹操杀死伏完的那一年,狄咸曾对曹操说:“如果你认为我值得帮助,请帮助我,如果你不能,你可以。”当时,狄咸只要下令就可以杀死曹操。曹操听到这样的话后大吃一惊,汗流浃背(之后曹操真的不敢上法庭了)。当然,曹操回去后,可以反过来杀狄咸,但狄咸并没有下令杀他,曹操也没有对狄咸有任何不敬。可见狄咸还是信任曹操的,至少1,而他,或者说这个世界还是需要曹操的;曹操不会害他。不知道为什么,刘备说类似诸葛的话,是赤胆忠心,而狄咸说类似曹操的话,是在欺骗君主,迷惑君主。曹操说“天下无孤儿,不知有多少人自称皇帝,又有多少人自称君王”,其实是大家都懂的道理。客观来说,曹操应该被称为东汉末年的终结者和接班人。他让一个身患绝症的老人平静地度过了最后的岁月,成功地继承了他的“遗产”。

曹操文采横溢,武功盖世。战争之时,行军打仗“因奇事,而敌胜,变如神”。他曾写过十几万字的“战书”。曹操在我百忙之中,指挥了许多战役。《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说:“这是柏寒的独特谋略”,说曹操有著名军事家韩信、白起的谋略。在舒威,王诜将其与伟大的军事家孙子和吴起相提并论。后人认可陈、王的观点。我以为曹操:

第一,熟悉兵法。曹操学习兵法,有深厚的军事理论。我整理了一套国产军人的必备,结合自己的战争经历进行讨论。《孙子兵法略解》是第一部整理《孙子兵法十三篇》的著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提倡“兵随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这是道德的。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为奇奇怪怪的事情和胜败的局面而作弊,永远是公平的。这些远见卓识受到后人的高度重视。

第二,善于当将军。《武帝纪》说:曹操知人善任,从禁行中抽身,享受字里行间的进步,把张辽、带进亡国,都是用生命立功,列为名将。曹根据将领的特点发挥曹参的长处。比如,储旭、典韦身强体壮,忠于法律,曹操就让他们为军前而战,为军而歇;臧霸对东方很有信心,曹操就把青徐两州托付给暴君,让他可以专心对付袁绍而不用考虑东方。刘表帐下大将文聘,在江汉一带极有威望,曹操封他为江夏太守,委以周边事务,封他为孙权御用。

第三,从严治军。赏罚分明,以身作则。有一次行军途中,曹操下令,不准马儿践踏麦田。如果他们违反了它,他们都将被斩首。战士们都下马步行,生怕伤了麦苗。但是曹操的战马受到惊吓,踩在了麦田上。他拔剑砍下一绺头发作为惩罚,可见执法之认真。早期打了很多败仗,但军队始终没有散,这和军队管理严格有关。

第四,长于战术。足智多谋,应用灵活,变化多端,能根据敌我情况做出决策。在与吕布、张绣、袁绍、马超、韩遂等的一系列战斗中。、由东向西转移、避实就虚、伏击、包抄、突袭、离间、抢食、攻彼存本、弃物诱敌等战术,常被用来取得胜利,转弱为强。据武帝纪粗略统计,曹操一生亲自指挥的战争大约有30场,而且大部分都赢了,有些打得非常漂亮。比如建安三年打败,十一年不战而取袁兄弟首级。官渡之战最为经典。他和袁绍打了两个月,曹操处境极其艰难。此时袁绍从河北运来一万多车皮的粮草,派大将淳于琼镇守部队,留守在吴的老巢。许由提出进攻吴朝的计划,曹操喜出望外。他亲自带领精锐骑五千人马,夜间从小路潜入。当军队到达吴超时,它四处放火。袁俊陷入混乱,所以他打破了它,烧了它的食物和草。当吴朝被打败时,袁俊被打散,将军张合等人向曹操投降。袁绍弃军逃回黄河以北。建安五年二月,袁俊将军颜良围攻白马。四月,曹操领兵解白马之围。他推进到演金(今河南演金以北,白马以西),做出渡河攻打袁俊的姿态,吸引他分兵西进,然后迅速转身直取白马。曹军突然杀到,猝不及防,阎良被斩首,大军溃败,白马之围告破。纵观官渡之战,曹操是经典,毛泽东在作品中对其评价很高。

第五,比水战短。曹操一生只指挥过一次大的水战,就是赤壁之战,而且是大败而逃。据梁武帝记载,建安十三年,曹操在邺城玄武池练水军,同年七月,南征刘表,后欲征讨江南。因为他不熟悉水战,怎么可能在水池里短时间练水军?据《周瑜传》记载,赤壁之战前夕,黄盖出主意说:“今寡不敌众,难而持久。然军船与船首尾相连,可焚而去。”于接受了他的计划,假装投降,用火攻,大败曹军。船只是水上战争的主要工具。大江上,战船首尾相连,不做火攻准备,却相信假投降,反映了曹操对水战常识的无知。

曹操也是作家。

建安时代,三国虽分,但中国的文化中心集中在以曹植父子为中心的文人集团,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以曹植父子为中心的诗坛,打破了汉代四百多年来诗歌的沉寂和繁荣,不仅有五言诗,还有四言诗。

从曹操现存的二十多首乐府诗来看,绝大部分乐府诗风格雄浑。与汉代的许多文人作品相比,他们的四言诗《归寿》、《观沧海》、《短歌》、《独孤》、《涂不统》和五言诗《好》、《独酒行》、《苦寒行》明显好于汉代。他的诗歌既吸收了汉乐府民歌浑厚质朴的特点,又具有慷慨激昂的悲剧意境。由于他所处的历史和政治地位,他的作品对当时建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鲁迅先生曾称他为“改革文章的奠基人”,他的散文也具有“朴素”和“自由”的特点。因此,他是中国文化创新的调解人。可以说,没有魏晋和曹氏对文风的改造和创新,就不可能有中国唐代的文化发展。因此,曹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短歌行》和《归虽寿》因其哲理性和影响力较强,被历代有志之士作为座右铭或语录,可见曹操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深,实属罕见。

曹操《好李星》中的诗

关东军的战士们起来反抗残暴的人民。

第一次约会的第一天,将军丁梦,去攻打长安的董卓。

董卓的大军一起来,各有打算,面面相觑,不肯出头。

这两句话引出了诸路军之战,随后各路大军互相厮杀。

袁绍的堂兄袁术在淮南称帝,皇帝袁绍谋在北方刻皇。

由于战乱,士兵们早已无法脱下战衣,盔甲上布满了戟虱,许多人也因连年战乱而死去。

白骨裸露在田野里,它们中间没有一个人,也没有啼叫声。

一百个人里只有一个人活着,想起来极其难过。"。

很多人认为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是因为一些文艺影视作品在理解和形象塑造上不是很正确。

事实上,曹操是一个有着拯救人民于水火的胸怀和抱负的政治家。

用重金赎回蔡文姬和他的短歌,可以看出他对人才的喜爱。

与军事成就相比,我们的成就更差。

回顾三国之前的历史,东汉桓帝统治时期,中国人口一度达到5000多万,但到三国时,已经下降到700多万,甚至比四五百年前动辄斩首10万人的战国时期还要惨(当时还有1000多万)。杀这么多人是不可能的,但是饿死也不难。根本原因无非是天灾人祸。

自东汉桓帝以来,旱灾、水灾、瘟疫、少数民族暴动、叛乱不断,民不聊生后,人口和户数大大减少。据《后汉书》记载,汉桓帝年间,大灾为“九年(公元166年)春三月,李思、豫州饿死,乃至灭户者”。照此估算,这两个地方仅今年就饿死了约三四百万人;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公元170年)春正月,河内人食夫,河南人食妻”,“广和五年(公元182年)二月,大疫。”广和六年(公元183年),夏季大旱。其他小规模的自然灾害、少数民族叛乱或入侵更是数不胜数。再加上公元184年爆发的黄巾起义和随后的军阀混战,生产被彻底摧毁。在这样的乱世,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让人民丰衣足食,是一项紧迫而首要的任务。

而汉末三国诸侯中,军事人才多,内政少。政治经济上的成败,自然会在军事上有所体现(另一方面,也绝非易事),大部分人都深受其害,最终陷在“饭”里,甚至连证明自己是不是“聪明女人”的机会都没有。恢复生产的办法无非是开源节流,曹操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实行垦荒制度,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来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自耕农。所以这个政策立竿见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农业官兵之田,鸡犬之声,楼宇互属”的地方。称之为伟大的创举并不过分。曹操攻下邺城后,鉴于东汉末年人头税重,改为户规,向地主(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取每亩四升地租,每户出两帛两斤棉花。“他一定不擅长赚钱。”大力制止向农民乱摊派的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赢得了一致支持。

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硕果累累。比如周瑜家乡舒城修建的七门三堰,直到北宋的宋仁宗,每天仍能灌溉2万公顷良田。

《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到的“鸡毛蒜皮”的严重程度,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体现出来:

第一,曹操在汉中打了两场仗,先是打败张鲁,后又败给刘备。但由于北方元气恢复,成功迁出汉中武都等地,人口13.4万户(虽有利诱,无威胁)。按一家四口人算,这就是50多万。想想蜀汉投降的时候,只有28万户94万人,你就明白刘备采取的是什么样的釜底抽薪的措施了!毕竟兵民是抗战的根本。

二是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五月,吕蒙提醒孙权,曹操正在安徽(即庐江)一带耕种土地,如果坐等他们收割,无异于虎添翼。因此,吴栋趁着雨季水军来去自由。孙权亲自出征征安徽城这种弹丸之地。梦露甘宁上阵后,活捉太守朱光,动(说白了就是抢)数万人回吴。据统计,孙策的孙权兄弟曾四次打到周瑜的老家淮南舒城,但无一例外都是劫掠而回。所以周瑜故里就是这么搞笑:曹魏费尽心思修建规模宏大的建筑,孙吴在曹操杀人越货之后,又费尽心思摧毁曹曹丕芮。虽然他在个人生活中没有受到约束,但他基本上遵循了这些政策。后来的司马懿,曹真的张合,之所以能够在岐山等地屡屡扳倒没有战术失误的诸葛亮,就是因为他们有“深厚的内力”和充足的物质保障。

相应地,兀术在这方面的建设也很欠缺。因为先天条件优越,四川已经有都江堰这样的杰作,没必要画蛇添足,浪费钱,也是可以理解的。

东吴彻底失败了。

吴栋曾两次在丹阳造湖田,并建普丽堂。永安初建于第三年(魏景元元年,公元260年),投入了无数的人力物力。但由于未能在旱季进行施工,桥墩基础因大风大浪被淹。结果“兵死,或贼亡,百姓大怨。”第二次重建还是失败了。难怪后人要在江南开运河,建水库。虽然江南被称为鱼米之乡,但三国时期的农业水平相当低。就连在北方早就是常识的东西,比如牛耕,也没有普及,也没有水库、池塘等可以用水灌溉的水利建设。其生产效率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几百万士兵,也要挨饿。他们如何争夺霸权?如果说曹魏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那么蜀汉就是保本,而东吴就是欠债。

开源的同时,曹操也很注重节流,以身作则。史书记载,曹操“雅俭不华丽,后宫服饰不华丽,不采御鞋,以帘屏补劣,温煦取艾草,无宿怨。”简单来说,衣服不艳俗,鞋子不雕花不绣,窗帘、纱窗打着补丁,床、被褥“破烂不堪”。在曹操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靡之风得以扭转,天下百姓廉洁勤政自律。就连高官显贵也不敢奢靡,甚至出现了有人故意穿寒酸衣服讨好曹操的怪事。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曹操反过来不得不下令纠正这种奇怪的不正之风。

曹操的遗嘱也体现了他一贯的节俭作风:“天下尚未安定,未有继往开来。”葬礼后,他们都被带走了。驻军人员不得离开驻地。有一个划分,每个费率就是位置。衣服里没有藏着什么宝贝。"

相比之下,刘备和孙权晚年则是一片茫然。倒影?《刘备传》引用《典略》说:“刘备称汉中王,所以建亭,从成都到白水关,占地四百余里”,孤军奋战的关羽就这样做了...他的所作所为,后来成了陈群劝曹睿弃奢击宫的反面教材:“昨日刘备从成都到白水,多做关隘,浪费人力物力,太过分了。后来夷陵之战,刘备的表现更差。孙权的“狂”就更多了,连他还没老的时候都有点糊涂,以至于张昭嘲讽纣王的“酒池肉林”。后来孙权废太子的愚蠢,让诸侯分崩离析,成为笑柄。诚然,曹操不是完人。他在徐州的大屠杀(下面会提到)应该受到谴责。

此外,还有一些被广泛误解的问题。

刘备爱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和新野人民一起逃亡。而曹操呢?他在官渡的时候就料到袁绍可能会杀城,所以也带着人撤离。

《三国演义》没有写这一段,但是史书上有记载。为什么刘备对别人大加赞扬而曹操没有被提及,唉。况且刘备是和新野百姓一起逃的:之前是和百姓一起跑,后来听到密探报告说曹骏马上追上来了,马上吓得丢下百姓不管,连老婆孩子(很像他的祖宗刘邦)。

看看曹操,崇尚节俭,以身作则,一生发展民生,从未间断。

徐州城唯一的屠杀就是一个污点。但那是因为他父亲被杀了,一怒之下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之后曹操在徐州做了一系列补偿百姓的措施,比如免税。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曹操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烂到没救了。但其实这种说法也是言情编的。

真实的记录应该是:“宁消极不消极。”浪漫中加了“世界”二字,意境完全变了。是言情造成了曹操的冤案。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他无愧于陈寿的评价,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一个绝世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