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云文化、云南教育、元明清——云南教育的大发展

云南云文化、云南教育、元明清——云南教育的大发展

元明清时期,云南书省、云南省的设立,结束了南诏大理的割据势力,不仅将云南纳入与大陆一致的政治体系,也试图将云南文化纳入与大陆一致的文化体系。承担移风易俗任务的教育,在建省之初也在全省铺开。云南这种与内地一致的有组织的学校教育体系的建立,意味着云南平民文化教育时代的到来。

元明以来有关云南教育的资料,不仅集中于各种地方志中的校志,而且散见于各种正史和野史中。

至元十一年(1274),为改变云南百姓的凶悍愚昧的举止,中清道总经理张礼道在府治东南设立孔庙,在云南建校官,并在四川选士为师。赛滇池、张力道从省城开始办学,开创了一省学儒之风。然后学校从省会蔓延到各地。至元二十二年(1286),张力道被任命为云南临安广西路军民宣传大使,在建水路创办了寺院学堂。同年,郝天廷参与省府兴建大理路寺学校,赵被任命为其教导员。元代云南建了十多所学校。王声,昆明县李成芳人,曾担任云南儒学的推广者,曾管辖大理、永昌、丽江、鹤庆、姚安、魏初等地。此外,还建有安宁州学、澄江官学、泰鼎学、河西郡儒学、临安州学,以及嵩明州学、石屏州学等,均建于钟政学派。可见,元代云南的学校主要集中在滇池和洱海以及云南中南部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元朝在云南建校后,科举取士制度也传入云南。清元年间(1312),* *圣旨下令全国冬令、十月开科举,规定云南升五等,但版本不详,无人考。直到元六年(1335),昆明人王明才考中,为元代云南第一。元代云南进士只有李、李煜、段天祥、李天佐五人。都是昆明人,反映出云南教育与元代科举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云南教育发展不平衡。到了元代,云南文化的重心已经从南诏大理的洱海转移到了昆明。

明朝统治者非常重视教育。不仅国子监规模庞大,地方官办学校也比以往更加发达。明朝统治云南三百多年,云南的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云南的教育体系日益完备。不仅越来越多的云南文人入读中央官学——国子监,而且云南地方官学也有多种形式,如州县学、社学、卫校、书院等。,随着学校范围覆盖云南大部分地区,受教育的人数,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子女,与日俱增,教育影响力达到顶峰。

明代云南地方官学是在元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军平定云南后,首先恢复了云南、临安、楚雄、河西等一些被战争破坏的元朝学校。到洪武末年,元朝建立的儒学大部分得到恢复。同时还建立了一些新的州县,如云南省的元江州、晋宁州等。新设大理肇州、邓川和泰和、云南、廊琼三县;临安府设宁州、阿米州、通海河西、xi鄂、蒙自三县。在楚雄州设立安南州立学校;鹤庆军民府建川国学的建立,为明代云南学校的建立开了一个好头。经过永乐、正统、景泰、嘉靖、万历等朝代,云南抚州县各级学校遍及澜沧江以内的16个州。据《天启》记载的云南记载,洪武至天启,云南的周顺、云州、元谋等地共有官学16所,州学23所,郡学10所,文庙3所。社学是古代村镇建立的一所启蒙儿童的学校。成化八年(1472),定边县令冯元光设立定边社学。此后,路南府、广通县相继建立社学,明代云南社学多达160所。社会科多设在农村,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基层的传播。明朝为了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控制,在云南设置了驻军。英国东正教统治时期,云南建立了第一所卫生学校。后来建立了平邑魏、刘亮魏的儒学。明朝统治者用武力治理云南,促进了边疆文化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云南很多由地方官员创办的书院,没有唐宋时期私人免费讲学的特点,完全是官学教育。弘治十一年(1491),琅琊县令蔡小洁在县城北建龙华书院,这是有确切记载的那个时代云南最早建立的书院。嘉靖三年(1524),总督王琦在滇西北付雪建立了云南历史上第一所省立书院——五华书院,它的建立是云南高等教育的开端。明代云南省共有56所书院。在这个教育平民化的时代,云南的民办教育也得到了发展。自元明以来,学校开始流行。有的人学业有成后回乡教书,或者事业受挫,退休回乡当学徒,或者办学校谋生,办家塾培养后代。自明代以来,驻防官员不断向云南迁移,他们在云南与文人交游、歌咏,也起到了教育、教化的作用。在云南的私塾里,父子相传,祖孙的家庭教育最为普遍。傅澄,云南人,从《易经》看,他年轻时就在四川中江担任自私家的职务。看到儿子才华横溢,才华横溢,“不肯仕途上进,要他回到田里去教儿子”。泰和何思明家是四世同堂的自私家族典范。官学与私学的相互鼓噪,造就了云南华牧知风学艺的氛围,礼乐的时代。一时间,就连一些过去忘恩负义、不听话的少数民族也能送孩子上学了。明代中央官学国子监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子弟,一些地方官员也捐资建校,积极参与并协助地方官员办学。

明代云南各类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以儒家理想人格为培养目标,与儒家思想结合更加紧密。明代云南教育也是典型的儒家教育。在官学体系中,国家授予学校校场,设置名额,任命教授,训导,批改学生,教教师。教学内容分为礼仪、音乐、射击、科举、书法、数学,各有虚实。学生习惯阅读的书籍有《四书全集》、《五经全集》、《周礼》、《大明律》、《诏书》、《资同治鉴》等。,社会学教的书有《儿童语言》、《圣紫晶》、《百家姓》、《百家诗》等。每年学生都有一个年度考试,春秋两季都有老师。洪武二十八年(1395),明太祖称礼部曰:“滇川边区地方官皆设儒,以教其子侄之帅,使其知君、臣、父之义,无违礼,亦为护边之道。”这些言论反映出明朝统治者已经意识到教育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不难看出学校的设立是为政治服务的。明代在云南办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儒家思想的系统教育,使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明白行为准则和一整套伦理原则,培养成言行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的仁人志士,从而以平反昭雪报效国家,巩固边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而知新、学思并重、循序渐进等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髓贯穿教学始终。

平民教育的普及带来了产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洪武二十六年(1393),云南开始应天省考。那一年,来自昆明的李忠和杨冲参加了飞行员考试。永乐九年(1411),洪澄等28人参加云南省考,云南省考形成制度,三年一次。明代,该省举行了81次乡试。到天启时,云南省有697人,大理州有475人。下一代,云南17个省都有人,除了广南府。

子曰:“言而信,学而教,虽颇成也。”明代儒学教育极大地促进了汉文化的发展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儒家思想以其不可抗拒的教育力量冲击着云南士人淳朴的心灵,酝酿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和震撼人心的文化变革。只要看到这种变化,就可以想象教育为云南的社会文化发展注入了多大的能量。

步入旧清社会,旧的东西在衰落,衰落的迹象日益清晰。然而,飞驰的历史车轮仍以其不可阻挡的惯性,将偏远的云南云区推向另一个文化高峰。清代云南教育在暮年依然充满生机。清康熙六年(1667),新设原临安政府所属的交化、王弄、安南三个长期官司区为华凯政府行政区,儒学建在此府。三藩平定和土改后,云南的学校数量不断增加,从明代的60多所增加到100多所,并呈现出从内地向边远地区、从坝区向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扩散的趋势。康熙四十四年,漓江府改制后设立漓江府学堂,顺宁府也在改制完成后设立学堂。乾隆二十四年,龚雪中殿建成。后来,滇西北和滇南地区建起了学校,如冕宁堂、龙陵堂、未夕堂和安平堂。易学,又称易学,是一种启蒙教育。其教学内容主要是读书、识字、礼义,经费由官员、士绅捐助或租学田。雍正三年,威远开办了云南最早的少数民族志愿学校——士志愿学校。雍正五年,朝廷批准东川等地建土人义务学堂,聘请教师,招收一些熟识的子弟先学,每天与汉族子弟相处,学习甲骨文广训,诗文书籍等。,如果他们成功了,就让他们回到家乡教他们的孩子。教外国人特别是在教汉族的时期,这种教学方法是符合少数民族实际的,对少数民族孩子学习汉语和汉族礼仪确实有效。在今天的元阳阿邦乡,义学建立后,风气逐渐开放,是人们懂得义气的典型。从康熙到光绪的二百多年间,云南有近700所义学,为普及中华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处于较高地位的书院,在清代也有了新的发展。康熙二十四年云贵巡抚蔡玉荣、云南巡抚王纪文在南门外慧光寺左侧创办育才书院(又称昆明书院)。康熙皇帝手书“育才”二字,赠给书院作为表彰。这是清代云南州县书院建立的开端。未来,该省将修复或新建240多所书院。雍正九年,鄂尔泰总督重修五华书院,将《古今图书集成》藏于五华书院。书院以“广元士人之识”藏书万余册,成绩显著,历年省考第一。光绪十七年由总督和谭总督创办的书院,其设置与五华书院相似。讲师都是著名的儒生,学习成绩优秀,造就的人才很受欢迎。五华书院、郑经书院、育才书院是清代云南百余所书院中的佼佼者,成为清代云南教育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