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兰花品质的古诗词
兰花因其造型优美,色泽艳丽,花香幽香,是“君子”和“香草美人”的代名词。兰花和君子是划上等号的,“君子要像兰花”就是彼此的高贵品质。
兰花,以其纤细的茎叶和花的美丽芳香,在古人眼中等同于美女。“香草美人”指的是兰花和美女的相似之处。这样的赞誉让兰花植物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和象征。
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兰花逐渐被赋予了一定的品质和美德,而这些品质和美德正是一个优秀的人所具有的品质,所以兰花自古以来就成为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梁朝皇帝宣帝·肖旭曾写过一首著名的兰花诗。原诗如下:
一枝残梗可羡,一室香。
花不争气,秀美颜霜。
这首诗的大意是,它可以和从茎叶上摘下来的兰花一起佩戴。兰花放在房间里,香味自然飘来。兰花开花时,不会像其他花一样把茎抬高。兰花蕴含着它们的美丽,在微霜中枯萎。
前两句“可赏折茎谈,可与茎叶摘下的兰花一起佩戴。兰花放在房间里自然香。
这两首诗不禁让人想起近几十年来流行的《夏山兰》。人们对夏山兰的热情和痴迷与日俱增,即使是品质好、品精或质量最好的夏山兰也是弥足珍贵的,这就把人们对兰花的喜爱和追求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生长在野外的本土兰花喜欢生长在潮湿和阴凉的自然环境中。
我觉得梁朝皇帝宣帝肖旭是一个兰花追求者,是一个对兰花情有独钟的下山之人。
由此,可以根据这首诗展开一个美好的想象。梁武帝宣帝一大早就带着兰花来到山上,他开始在许多兰花中挑选。
经过仔细的寻找和挑选,他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兰花,无论是茎叶还是花朵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一种绝世兰花。
他小心翼翼地将兰花连根挖出。萧詧有一种喜悦和兴奋。他赶紧把这株兰花带回来,格外小心地种在花盆里。突然,整个房间充满了芳香的味道。这种味道是哪里来的?原来这种兰花散发出清香。
慢慢走近兰花,轻轻嗅嗅,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四肢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一个上午的疲惫顿时消失在兰花的芬芳中。
兰花花瓣娇小,花瓣绽放,轻盈灵动,每一片花瓣都在舞动。萧詧非常喜欢这株优雅而富有神韵的兰花。他轻轻地摘下一朵,戴在自己身上,把它意味深长的香味留在自己身上。他有多爱这朵兰花。
“花不争气”,兰花盛开时,茎在叶丛中若隐若现,与狭长的叶片融为一体,花朵安静而自由地绽放。
不像别的花,它们不拔长茎,也不像别的花一样在枝头炫耀。每次读到这句话,我都感受不到作者的过分赞美,只能感受到诗人的真情实感。这就是兰花含蓄内敛的品质和美德。
诗词也无形中赞美兰花,君子也有这种品德。也可以在《花开无争》中读到“君子当如兰”的含义
“奢秀薇薇霜”兰花在秋霜中生长、开花、枯萎。这首诗表达的很自然,读起来不会有遗憾,也不会因为兰花枯萎而悲伤。
爱花的人大多爱花,但是爱花的心态是很自然的。兰花优雅高贵的品格与养花人的心态融为一体。不要过分惊讶兰花盛开时的曼妙姿态,也不要哀叹花落凋零。
不喜不忧,看不起荣辱,做好自己。这恰恰是一个君子应该有的德行,一个君子应该有的风度。这句话是兰花自然属性的真实写照,但不正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吗?诗将兰花的自然属性与君子的道德进行了恰当的结合,是“君子当如兰”的内在写照。
这首诗更多的是留给后人作为“君子当如兰”的写照和对“兰室”的新理解“园室”来自孔子的家语。
带着善意生活就像进入了兰芝的房间。久不闻其香,便与之融。
“兰芝室”是指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性格修养的提高,良好的环境也能使一个人更加优秀。
这种意境也可以从萧詧的兰花诗中读出。可想而知,在一个养兰花、种兰花的房间里,一个人心中的浮躁或多或少都能被过滤掉,让他暂时忘记心中的羁绊,安静地坐下来。
在这样一个时不时有兰花和沁人心脾的兰花香味的环境中,心中的焦虑和不安可以得到适当的缓解,心态也会变得平静。这样的环境可以集中一个人的精力,聚合一个人的正能量。
兰花的故事与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息息相关,它展示了我们的智慧,传承了我们的品德。有孔夫子的兰花室,“精神若蓝,则不变,心若蓝,则不动”;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易凝聚力;一心之言,臭如青丝”;有王羲之的《兰亭序》,在兰亭代代相传。有山居元和阮籍的脸,有嵇康的《齐若金兰》;还有萧詧的兰花诗。
兰花和它所赋予的品德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点一滴地融入我们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