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退位后,举行“千宴”。为什么很多寿星用了御膳后相继死去?
清代举行了四次千宴,其中康熙五十二年两次,康熙六十一年一次,乾隆五十年一次。嘉庆元年,刚退位三天的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又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宴会。这场嘉庆元年的盛宴,也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皇帝举办的盛宴。然而,宴会刚结束,许多参加宴会的寿星相继死去。那为什么呢?
康熙五十二年,康熙皇帝为了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同时也为了彰显清朝海晏河的繁荣与安宁,决定举行盛大的宴会。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初一,康熙皇帝颁布法令,宣布所有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可以进京赴宴。
3月25日,康熙皇帝在长春园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人。在这次宴会上,为了表明康熙帝和清廷尊老的初衷,康熙帝亲自下令10岁以上20岁以下的宗室子弟,以及太子和孙子,为老人们奉茶斟酒。来自全国各地的7000多位老人参加了宴会。盛况空前,一时成为佳话。
康熙六十一年,为了庆祝自己即将到来的七十大寿,康熙皇帝再次举行了盛大的宴会。由于前来赴宴的人数众多,此次盛宴分两届举行,共有10200位老人参加了两届。年迈的康熙皇帝非常高兴,专门作诗庆贺。康熙帝举行千宴,意在“以帝治天下,执政为仁。”康熙皇帝借此机会,希望你回到家乡,告诉你的邻居:尊老敬老,讲究孝道,讲究礼仪,移风易俗。
乾隆年间,模仿其祖父康熙皇帝举行了两次“千宴”。第一次是乾隆五十年正月在干青宫举行的千宴。当时60岁以上的人有3000多人,包括大臣、官员、军士、平民和工匠。由于人数众多,工厂为千人宴设置了800度的宴会桌。
乾隆在位60年后,即将退位的85岁乾隆皇帝第二次举行千人宴。为了不超过其祖父665,438+0的在位记录,决定将皇位退位给第十五子加拉帕戈斯,并于嘉庆元年正月初一,由乾隆皇帝退位为太上皇。他在宁寿宫内廷举行了第二次宴会。此时,甘龙已经86岁了,和60岁的他有26岁的年龄差距。于是规定参加宴会的老人年龄由60岁改为70岁以上。
这场宴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名叫郭中月的老人。据说当时老人141岁。乾隆皇帝对这位老人的到来特别高兴。尽管老乾隆皇帝已经八十多岁了,但他仍然有很好的酒量。席间,他和所有的老人谈笑风生,开怀畅饮。这场盛宴也是清朝和中国历史上皇室举行的最后一次盛大宴会。但是就是在这个宴会之后,很多老人都死了,那为什么呢?
这场盛大的宴会在正月举行,这是北京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冬季也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来参加宴会的老人都是老年人,尤其是南方人,突然到了寒冷的北方,以至于突然生病去世。
因为当时交通落后,老人们年纪大了,不能骑马去了,大部分都是坐软座轿子或者马车去京城,而且当时的路况也不好。此外,由于天气冰冻、雪天道路湿滑等因素,这些老人在赴宴途中走了一个多月,有的甚至更久,时间长了又太老又累,也是这些老人在宴会结束后死亡的原因。
虽然清廷先后举办了四千宴,但在嘉庆元年的千宴上,参加宴会的老人大多是第一次参加。这些人第一次见到身为天子的乾隆皇帝时,都非常兴奋。很多老人见到乾隆皇帝后痛哭流涕,不停磕头,而乾隆皇帝对老人的尊敬让这些老人激动不已。很多人这也是很多老人在千宴之后相继去世的原因之一。
康熙帝、乾隆皇帝举办千宴,实际上是倡导“扶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两位皇帝都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知识分子更是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尊重长辈,尊重先贤,尊重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应该是文明社会的高尚道德。大宴对于当时社会上的“两不尊”——尊官不尊长、尊钱不尊贤,是一剂强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