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装的具体历史是怎样的?

唐装名称的由来与唐朝有一定的关系,在历史上为人们所称道。清代著名诗人纳兰性德曾在笔记本《陆水阁杂记》中记载:“在日本,唐代开始有人去,居民称之为‘大唐街’,今长十里。”“唐”已经成为海外国家对中国的代名词,用唐装称呼“中式服装”的习惯也与海外华人有关。“主要指海外公认的‘中式服装’或泛指中国人的服饰”。如果从国家建构的边缘理论来看,中国服饰的“墙内花,墙外香”现象,应该与海外华人借助服饰的符号系统,对外划定族群边界,对内强化族群认同的思潮有关。

中国第一次强烈的“唐装风”是从2001年在上海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开始的。三个月后,春节期间,以红色和蓝宝石为主色调的唐装风席卷中国。服装界对唐装的款式和结构总结如下:“唐装实际上是由清朝的上衣演变而来,其款式和结构有四个特点:一是立领,上衣前中心开襟,立领式;二、袖子,即袖子与衣服整体无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第三,是一对翻领,也可以是斜翻领;第四种是直角扣,也就是搭扣,由结和扣两部分组成。”

当我们试图还原现代唐装设计者的初衷,或者重新审视原创者对它的定位时,应该不难发现民族服饰背后深层的国际形象塑造需求。大概正因为如此,脱胎于清代满族服饰的唐装,引起了中国民族服饰的又一次讨论、争议和建设走向。正如周兴教授所言,“关于‘唐装’或‘新唐装’的讨论,对直接从晚清服饰文化遗产中汲取资源持肯定态度,相关论点也对服饰文化的满汉融合持宽容和欣赏态度,而关于‘汉服’的一些讨论,则将其原型追溯到。

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