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雪梨的历史渊源

苍溪雪梨也被称为石加利。原来是苍溪县沙梨社区发现的特有品种。陆游晚年写的《怀古蜀道诗韵》认为“苍溪县是最值得纪念的送客之地。豆枯狐兔肥,霜初柿栗熟。酒酸压止梨……”诸如此类。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广元县志上说“最好的梨是时嘉梨,产于苍溪”。明末焦的墓志铭上写着:“良田种梨千株”,“陶将军初景命各军户种之”,并在县城西灰坝军田种梨三百亩。当时苍溪雪梨的种植已经初具规模。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苍溪县令蒋炳山将时嘉梨作为贡品,清廷开始将其作为贡品梨加以推崇。《四川简阳、苍溪、西康汉源之梨》载:“苍溪梨果肉细腻,洁白如雪,洁净如玉,汁多,香气浓郁,味甜,食之爽口无渣。它的美丽品质远胜于其他梨。加工罐装,烹调山珍海味,炼膏润肺化痰,消炎理气,清心明目,健脑增智,有特殊好处。”在浙江农业大学农场的梨品种园,苍溪雪梨在其他梨之上。《陕西果树志》载:“苍溪雪梨果大、肉脆、汁多、味甜、品质高”。《四川果树特刊》载:“苍溪雪梨林经营者应推桃邮石三园”。1947年,蒋介石六十大寿,苍溪县人大代表常送来平均1公斤的大雪梨为他祝寿。

65438年6月至0976年9月,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主任李到该县九龙山、五峰山等地考察,发现20多种梨状沙梨资源,并得出苍溪雪梨是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结论。四川农业大学园艺系主任李大夫在编纂《川梨志》时,曾前往苍溪县方山、九龙山、五峰山、龙亭山等地调研。他还发现有沙梨的原始群落和野生品种,证明苍溪雪梨是由沙梨群落演化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