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为什么叫“长春”?长春有哪些名字和传说?
1644年清军入关后,东北是其龙兴之地,又是满族的故乡,所以在清朝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所以给予政治文化特区,特别保护。所以从康熙到雍正,全面禁止关内民众开荒,限制蒙古、内蒙与东北汉族、满族的交流,互相越界,是为了维护东北。
不了解东北开发历史的人大概不会知道柳条界,更不会知道柳条和一座城市的重要关系。
柳树很容易生长。春天种下后,秋天就能生长,所以长得很快,而且枝条很密,很快就形成了柳条边墙。"
中国东北最早的清代柳条边墙,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人们称之为老方。阿清人杨彬为此写了一本书《刘辩简介》。今天,在伊通县和长春地区残留的柳条边被称为新边。建于1681,清康熙年间。它将近400公里长。
当时长春的大片土地被清政府封给了一个蒙古王子。因为他帮助满清推翻了明朝。
“蒙古人为了谋生,征用他的土地,招募关内流民开垦土地定居,然后收取租金。因此,山东、河南和河北的人带着他们的家人,他们就是这样来参观东方的。”
尽管招募汉人和开垦土地违反了当时清朝的ZF禁令。然而,为了让这片广袤的游牧土地盛产金银,蒙古王子和非法流民一起,冲破历史的阻隔,挖出了这片柳条边。不断聚集在这里的人们开始在柳条外定居。至今,长春仍保留着许多这样的地名——吴、边王。那是在柳条旁定居的关里人的住处。
由于难民涌入,没有管理机构。1800年7月,清政府不得不同意当时林岫在吉林将军的请求。成立了一个叫“主任判官衙门部”的组织。专门管理当时所谓的“外来人口”户籍,以及诉讼、盗窃等事务。
此时长春地区的外国人有2330多人,耕种的农田有26万多亩。这就是柳边边历史使命的终结。面对这一无法回避的事实,清政府表现出了一种政治智慧和巧妙的灵活性。承认现实,向历史潮流让步。
1800年7月8日,主任决定建立衙门,这是长春历史上第一个行政机构。因为它建在一个叫长春堡的小村子里。人们习惯称它为长春殿。长春的名字也由此而来。长春的历史从这里开始。
长春堡距离现在的长春城25公里。那时候长春只是一个叫宽城子的村子。
1825年,长春亭由长春堡迁至宽城子。宽城当时是一个集镇,是当时长春阁辖区内最大的集镇。当时在伊通河边,在交通中心,所以地势比较平坦,也比较方便,所以聚集了一个居民区。那是一个村庄。
当地ZF管理机构迁至宽城子后,长春堂也由会馆升格为政府。原有的村镇不断建设。到20世纪初,市区面积约7平方公里,市内初步形成了功能各异的市场。12大小城门相继建成。宽城子这个名字就退位了,成了长春一个老城的名字。长春成了这座城市的名字。
所以长春这座城市应该叫难民城,因为人先来,先开荒,后建机构,再逐步建成城市规模。"
1907年长春市人口已经达到4-5万,长春也进入了建城初期。
1908年,清ZF在长春设立“吉林西南路衙门”。这是道台衙门旧址。是当时长春的最高政府。占地两万五千多平方米,造价九万多两白银。这是当时长春最宏伟壮观的建筑。
200年来,一段并不古老的历史造就了长春这座年轻的城市。开垦荒地,建造房屋和城市,被军阀压榨,被外国侵略者骚扰,造就了她不屈不挠的性格。如今,这座立在柳条边上的城市,处处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