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简述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地位的形成和发展?(简单地说.....)请...
这是第2版第13期的主题回顾(1)。
请联系我029-85303873或85308014。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知识梳理: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末期,初步发展于战国时期,在汉代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与佛道的渗透融合,宋明时期形成并发展了一种新的儒家体系——理学。明清之际,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使传统文化思想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了中国主流传统文化思想的永恒生命力。20世纪初,儒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严厉批判,儒学独霸的时代宣告结束。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两千多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儒学的创始
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爱”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衍生出的一系列思想,深刻体现了孔子对普罗大众的关怀。孔子提倡“德治”,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这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重要发展。孔子对“礼”的解释是“克己复礼”,体现了其政治思想保守的一面。
孔子思想是儒家思想体系的基础,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2.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础。
战国时期的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仁政”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要求统治者善待人民,以德服人,赢得民心。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民为重,国为次,君为轻”的思想。荀子在行政上也主张“仁义”、“王道”,提出了“治船惠民”的观点。荀子认为治国应该以礼为本,主张礼法结合。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创始人。荀子百家争鸣,对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儒家学说的体系更加完备。
3.儒学主流地位的确立。
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阴阳、黄老、法家思想,将神权、君权、宗法、夫权联系起来,形成了新的儒家思想体系。理学思想的核心是“天人感应”。他认为君主应该受命于天来统治,应该“屈民而延君,屈君而延天”。君无道,天降谴责,震慑灾害,君须顺天道,实行仁政。“天人合一”、“大一统”等学说适应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使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确立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
虽然汉代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道的迅速传播导致儒学发展出现危机。在与佛道的相互批驳中相互渗透。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有益内容,完成了一个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成为一种新的儒学——新儒家。
宋代程尔和朱逐渐建立了以“理”或“李瑱”为核心的概念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万物应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儒家的社会道德伦理和人的人性中。天人以“理”为原则,“自然理”的核心是“仁”明中叶,王阳明在南宋陆九渊的基础上将“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他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即良知是本心,是“理”。
理学从哲学角度发展了儒学,为封建等级制度创造了理论基础,所以成为官方哲学。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主流,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儒学在批判与继承中复兴。
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明清之际政治经济的大变革,一批思想家强烈反对程朱理学和孔孟之道的教条主义,反对专制主义,主张“经世致用”,重视手工业和商业,主张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明末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圣人”,“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否定儒家经典的绝对权威,反对理学的虚伪。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顾、王夫之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主张以史为鉴,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强调“经世致用”。同时,他们猛烈抨击君主专制,要求个人解放、平等和自由,提出各种限制君主专制的理论和主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以保证各级政治机关的廉洁、决策的正确和国家、社会的稳定。这些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想,对过去正统的新儒家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造就了一代具有深刻新颖的哲学观、政治见解和批判务实精神的进步思想。
6.儒学在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冲击下失去了主流地位。
鸦片战争以来,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为抵御外来侵略,谋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学习西方思想成为近代早期中国思想的主流。这一主流以林则徐、魏源为首,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而陈独秀、李大钊等激进民主派则将这一主流发展到了高潮。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使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时代宣告结束,为民主和科学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然而,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二、总结升华: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某种文化是某种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景甜体系的崩溃。封建经济的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私有制的确立和王公士人的崛起,导致了皇族的衰落,“礼崩乐坏”,频繁的争霸和兼并战争。面对现实的纷争,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主张德治,珍惜人的资源,要求严格的等级秩序。汉武帝时期,边境不安分的王国日益强大,阶级矛盾加剧,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以适应统一全国的形势。董仲舒提出的“春秋一统”、“君权神授”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得到汉武帝的肯定,确立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地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政治统治黑暗,民众思想被八股和文字狱严重禁锢。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社会习俗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为了利润而竞争,从而产生了一批反传统的思想家。李贽、顾、黄宗羲、王夫之否定孔孟权威,主张个人自由,批判封建专制,主张“民本”,主张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反映了社会现实的变化。
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吸收和融合各种思想流派观点的过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荀子作为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可谓百家争鸣。他在主张以礼治国的同时,也吸收了法家思想,主张礼法结合。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是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了阴阳家、黄老、法家思想,将孔子正名的政治观与《公羊春秋》崇尚统一的思想相结合,以适应西汉中期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思想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迅速传播,儒、释、道三家反复论争,相互渗透。到了宋代,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一些哲学成果,逐渐建立起以“理”或“李瑱”为核心的概念体系——“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