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科书不会告诉我们的历史:李商隐的《贾生》
李商隐《贾生》诗选取汉文帝半夜召见贾谊谈话的情节,意为文帝不能知圣贤,仁贤;“不问凡夫问鬼神”揭示了晚唐皇帝以药求仙、废于政事、不能任贤、漠视民生的昏庸特征。
这首诗中的反讽非常恰当,但拓跋扈所用的典故并不符合客观事实。
不得不说,这是一首讽刺古代巅峰时期的诗,意在通过贾谊的经历表达诗人才华未得的情怀。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与之争都在侵蚀着这个庞大的帝国。
他和古代大多数文人一样,科举之路非常艰难,所以渐渐心生不满。因李商隐文才出众,深得牛党令狐楚赏识,李党王茂元也把女儿嫁给他。这场婚姻把李商隐带入了牛李斗争的夹缝中。他考上进士后,不仅没有被重用,反而被排挤。他一直担任地方小官,一生郁郁寡欢。
这首诗中提到的贾生,就是西汉文帝时期的贾谊。贾谊18岁,才华横溢,声名显赫。22岁就写出了一部严谨而发人深省的秦朝兴亡史《秦论》。27岁提出《治安策》,不仅提出了西汉初年潜在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可谓是对时弊的批判。
他的才能深得汉文帝赏识,要求所有文武大臣背诵、学习贾谊的治安政策。贾谊升职加薪甚至比火箭还快,引起了很多权臣和宗室的不满。
由于“治安政策”触及权贵的切身利益,贾谊提出将诸侯安排到封地。再加上汉文帝不断提拔重用他,对权贵来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政治信号,所以贾谊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
汉文帝非常认可贾谊的政治理念。然而,这些大刀阔斧改革时政的政治主张与西汉初年的“与民为政”的治国方针相违背。文帝不是一个愚昧无知的君主。相反,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远见的英明国王。
他的政治观点没有被搁置,隐忍的中国皇帝在等待时机。文帝深知贾谊的政见和对他的重用违背了权贵的利益,会给贾谊带来致命的灾难。于是把贾谊贬到地方做长沙王的老师。
后来,到了汉景帝、汉武帝时期,贾谊的政治主张逐渐得到落实。尤其是汉武帝时期,沿袭贾谊的治国方略,重农抑商,重用儒生,削弱诸侯国势力。我相信贾谊的治国之策,如果没有汉文帝对后世君王的嘱托,未必能用得上。
贾谊的人生悲剧不在于汉文帝,而在于他自己。在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合适的时机来改革当前的政治。改革不仅会遇到很大阻力,提建议的人也会受到政敌的强烈打压。汉文帝让贾谊远离政治中心,是对他最好的保护。
苏轼评价贾谊“志大而量少,知之有余”。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急于求成,木秀就要被林风毁掉。汉文帝对贾谊的贬谪,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影响深远。然而,充满血性和野心的贾谊却没有看到这一点。他不愿意和幼儿园的孩子们玩板球。后来,他因为王曦梁从马上摔下来而自责不已,并在32岁时死于抑郁症。
张爱玲说,“趁早出名”。如果你很强硬,你迟早会出名的。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平和的对待成功和孤独。30岁前名利越成功,抗挫折能力越差,所以过早出名未必是好事。
李商隐为了表达对自己才华不足的愤慨,通过《贾生》这首诗把汉文帝刻画成昏庸的君主,有失公允。毕竟每个上过学的孩子都会背贾生,但不是每个上过学的人都会去探究西汉历史。
他对贾生人生悲剧的分析,带进了太多的个人感情。他把个人事业和贾生相提并论,也有失偏颇。李商隐只是在文学上有天赋,在政治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过人的才能。江山代有文学家,但不是每一代都有政治家。
古代读书人唯一的出路就是走仕途,但是科举做官之路异常艰难。很多文人努力了大半辈子却未能得到一份兼职,所学知识得不到尽用,自然会产生对国家和社会的怨恨。
无论是国王还是个人,都无法突破时代的局限。汉文帝无法大刀阔斧地改革汉初的时政,唐文宗虽然坐在朝堂上,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傀儡命运和国力的衰落。